寧德時代投了這位80後女掌門,一把出手4億

寧德時4億元戰略投資昇華新材。
作者丨海有夢
鋰電池材料行業又湧現一筆大額融資。
3月11日,全球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以增資的形式,4億元戰略投資了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商江西昇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而昇華新材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富臨精工,這又是一次強強聯合。
01 
江西昇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昇華新材)的創始人叫彭澎,2003 年從中南大學畢業,2005 年獲得英國諾丁漢大學碩士學位,之後歸國創業。
2008 年,她就創立了湖南昇華科技有限公司,組建團隊與中南大學共同研發鋰離子正極材料,並獲得動力材料磷酸鐵鋰的發明專利。
2015年,當磷酸鐵鋰市場尚處技術路線混戰時,彭澎帶著多年科研成果到“鋰都”江西宜春,創立升華新材。
彼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剛進入爆發期,但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市場仍被日韓企業主導。創始團認為,磷酸鐵鋰路線在成本與安全性上的潛力,將草酸亞鐵法工藝作為核心突破口,在313畝的土地上建起首批生產線,實驗室裡的晶體結構研究逐漸走向工業化試產。
到了2016年,主營汽車零部件的上市公司富臨精工,察覺到傳統燃油車市場潛藏的危機,同時也發現了昇華新材的“與眾不同”,隨即以21億元的高價收購了昇華科技100%股權,昇華新材也由此被納入富臨精工旗下。
2020年,昇華新材成為寧德時代時代控股公司江蘇時代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供應商,進入寧德時代供應鏈。
2021年,昇華新材與寧德時代的首次“資本”握手:寧德時代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注資增資2000萬元。雖然當時昇華新材估值僅2.2億元,但聯姻帶來的不僅是資本,更是打通產業鏈的金鑰。
2022年2月,寧德時代對昇華新材追加認購1.44億元。
不過在2024年8月,富臨精工宣佈回購寧德時代及另一股東長江晨道各自持有的昇華新材20%股權。
本次,有人形容這次是寧德時代跟昇華新材“複合”。
02 
昇華新材主攻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與生產,以"草酸亞鐵液相法"獨創工藝破局,核心產品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製造。
這一材料透過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迴圈壽命,解決了電動車續航短、電池壽命低等痛點,同時憑藉高性價比優勢推動行業降本增效。
目前,昇華新材已投產的年產能達到21.5萬噸。其產品供應給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眾多頭部電池廠商,並且在2025 – 2027年間,與寧德時代簽訂了每年至少14萬噸的採購協議。
其中,比亞迪自2020年起就持續採購昇華新材的產品,早期主要採購鎳電池用球形氫氧化鎳,2024年後採購產品轉向碳酸鋰及磷酸鐵鋰材料。
蜂巢能源和鵬輝能源則長期穩定採購昇華新材的產品,有力支撐了昇華新材在儲能及動力電池市場的佈局。
此外,國軒高科近年也加大了對昇華新材第三代高壓實磷酸鐵鋰產品的採購力度,推動了該產品在快充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
從財務資料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昇華新材分別實現營收48.79億元、28.08億元、19.5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88億元、 -10.53億元、8012.29萬元。
03 
2024年中國磷酸鐵鋰材料出貨量達到242.7萬噸,同比增長48.2%,總體市場規模達到970.8億元,同比下滑30.3%。
行業目前存在一些主流痛點,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是原材料依賴與成本壓力問題。正極材料生產成本中,原材料佔比超過60%,碳酸鋰等關鍵資源價格的頻繁波動,直接影響企業盈利的穩定性。
其次,技術迭代帶來的風險不可小覷。高階產品,如高鎳三元材料,研發週期長且技術壁壘高,中小企業在這方面面臨較大挑戰,導致市場上初級產品過剩,高階產品卻依賴進口。
另外,市場集中度較高,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巨頭主導著下游市場,上游材料商的議價能力較弱,為了維持訂單,往往需要深度繫結頭部客戶。最後,回收體系的短板也制約著行業發展,動力電池殘值評估困難,梯次利用標準缺失,嚴重影響資源迴圈效率。
昇華新材能夠在眾多鋰電池正極材料企業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其在低端產能過剩的行業困境中,憑藉高階產品的稀缺性實現了逆勢增長。
一方面,其產品的技術指標遠超行業標準。以第三代產品為例,粉體壓實密度在2.52g/cm³以上,極片壓實密度>2.65g/cm³。相比第二代產品,第三代產品在能量密度、迴圈壽命、充電速度和溫度控制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
壓實密度越高,意味著在相同體積內可以容納更多的磷酸鐵鋰材料,進而提高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提升電池的整體效能。
隨著快充產品應用的不斷增加,第三代“高壓實磷酸鐵鋰”技術有望成為市場主流。目前,由於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電池廠加大采購力度,該產品已經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另一方面,昇華新材在生產技術上也進行了大量投入。早在2022年,就斥資50億元完成“智轉數改”,建成全封閉式磷酸鐵鋰自動化產線。
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利好政策的持續推進,鋰電池產業鏈的需求還會進一步增長。
行業預測,2025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將達到471萬噸,相比2020年的47.6萬噸,複合年增長率為32.6% 。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還參考了宜春市人民政府、鈦媒體APP、 起點鋰電、北極星電池網、 數字鋰電、宜春新聞網等相關內容,一併致謝。圖片源自官網圖片。
鉛筆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產品——媒體VIP會員,核心亮點是:以一頓午餐的價錢,聘鉛筆道為你的年度媒體顧問,1年6次專屬顧問時間,做你媒體圈的貼身朋友。詳情可以檢視連結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贊和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