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設計可攜帶更多燃油,臺軍事專家揭殲-36未來可能用途

 解放軍第6代戰機殲-36多次進行試飛,被拍攝到許多照片與影片,而上月初一段該機低空降落的影片更引起矚目。對此,中國臺灣資深軍事專家施孝瑋研判,由於採用類似魟魚的外型設計,可攜帶許多燃油,殲-36被製造出來的用途,可能是要進行區域拒止。
    施孝瑋表示,3臺發動機的耗油量一定會非常大,殲-36雖然破天荒的配備了3臺發動機,但該機採用飛翼式設計,使得它的油量和掛載量能夠達到最大。
    施孝瑋接著說,殲-36被製造出來的用途,可能是要在第一和第二島鏈之間,對美軍航母、或是未來臺海衝突發生時的美國援軍,進行區域拒止。他解釋,過去解放軍認為,可行的區域拒止是以彈道導彈和遠端反艦巡航導彈進行,如以轟-6轟炸機攜帶長劍-10、鷹擊系列等導彈對菲律賓海的目標進行打擊。
    不過,如果多了一款像殲-36這樣可以從大陸東南沿海基地起飛,穿越第一島鏈後又可多飛行1000至1500公里,機載武器又可以達到區域拒止目標的飛機,這相當於讓解放軍又多了一款區域拒止武器。施孝瑋指出,由於要攜帶大量燃油,殲-36體型又大又胖,該機魟魚般的外型正符合相關需求,整個翼身融合的機身可以裝足夠的油料。
    正如施孝瑋所言,殲-36擁有巨大的翼展,內部燃油比殲-20多得多,最大航程將突破6000公里,作戰半徑大於2500公里,具備在第一島鏈外作戰能力。另外,殲-36配備有巨大的內建彈艙,可以容納霹靂-17以及遠端空面武器,再配合2500+公里作戰半徑,可對關島和第二島鏈內的艦船目標實施遠端隱蔽突襲,在一定程度上可發揮隱身轟炸機功能,將成為解放軍區域拒止能力的一款重要裝備。
    鑑於當前密集試飛進度,殲-36有望在2030年之前正式服役,而美國F-47戰機目前還處於PPT階段,就連完整的CG圖都沒有,中國空軍無疑將會率先擁有第六代戰機,將美國空軍遠遠甩在身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