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機殲36再次試飛,預測7年內服役,空中霸主已現雛形!

3月17號,成飛對殲-36進行了第二次試飛。這次沒有殲-20作伴,起落架也收起來了。
說明殲-36進入了常態化試飛階段,還看到了三臺發動機同時啟動,意味著已經開始測試最高飛行速度等航速指標。
殲-36兩次試飛的時間間隔非常近,才2個多月。比殲20當年的速度快了一個月。
殲-36採用了三發動機設計,讓全球軍事專家都感到震驚。
三發設計不僅讓殲-36在速度上達到了極致,還大幅提升了武器的掛載能力。更重要的是,三發設計讓戰機在飛行中能夠靈活調節動力,既能高速飛行,又能完成高難度機動動作。
能在極小的半徑內快速掉頭,這種機動性在以往的第五代戰機上是難以想象的。
按殲20的經驗,一款新戰機從試飛到服役,最多七年就夠了。現在技術更先進,殲36的週期可能會更短。
照這個速度推算,2030年正式服役一點不誇張。從目前的技術表現看,殲-36不僅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還有更大的作戰半徑和更長的續航時間。
殲-36的服役將徹底改變空中力量的格局,美國的F-22和F-35,在殲-36面前都是弟弟。
美國那邊也注意到了,美的“戰區網”第一時間報道了殲36的試飛,還特意分析了那張側檢視。
美國專家直言,中國國防工業的實力太強,能像流水線一樣生產先進裝備,資金和技術都不缺。
反過來,美國的六代機還在概念階段,吵來吵去沒個結果,進度差得不是一星半點。殲-36的保密程度好像沒有那麼高了。
兩會期間,港媒記者問到空軍副司令王偉,說國產六代機讓人振奮,王偉中將笑著說:“你們都看到啦!”
誰能想到,早在二十年前,我國就開始預研六代機了,光成飛一家就提出過8種方案,並對其中4種進行了低空飛行驗證,殲-36只是其中之一。
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是“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製一代,生產一代”,作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我國才能在世界範圍內率先首飛兩款六代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