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久等,今年首批土味艾草青團終於登場!富春江心島上新鮮採摘的野生艾草,由桐廬傳統山村小吃非遺傳承人特別定製,手工製作,耗時又費力。

所有嘗過我們土味艾草青團的人都對它念念不忘;年剛過,就迫不及待地催著我們趕緊上架。
說到嘴饞,小飛君可比你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尋覓野生艾草,我們甚至包船,直抵富春江心的小島,才帶回今年的新鮮艾草青團。

只可惜現在不少田地都噴灑過農藥,能吃到完全用野生艾草、不用麥苗粉替代的青團,簡直就是那個久違的媽媽味道。

我一口氣入手了三十多款市面上爆火的網紅青團逐一試吃,結果都沒能讓人驚豔。
最遺憾的是,野生艾草日漸稀少,說不定哪天就會斷了蹤影。2025年用新鮮野生艾草製作的青團,抓緊時間嚐個鮮吧!
甜口的芝麻、豆沙青團,鹹香青餃,每袋都是6顆,2袋只要49元~
如果需要我們也有10個裝的連結哦👇

富春艾草染碧,匠心捏春入團
如今到處都是網紅青團,小飛君一口氣挑了市面上三十多款來試吃,結果一輪下來,還是那種老派做法、用野生艾草葉做的青團最讓人驚豔。
畢竟是傳承多年的本味手藝,禁得起時間考驗,兒時的記憶也在這一口鮮香裡重現。

坦白說,那些用麥苗粉、艾草粉,甚至色素做出來的“網紅”青團,最多隻能算糯米糰:又甜又膩,外皮還軟,一年四季都能買到,和節氣關係不大。
正宗的青團,必須用艾草手工製成,這才是記憶中專屬春天的味道。

為了嚐到這稍縱即逝的美味,我們今年特意和桐廬傳統山村小吃非遺傳承人米粿叔提前約好。
他們家做的青團雖然樸實無華,卻傳承了最正宗的老味道。
別看只是採艾草、炒料、揉皮等步驟,光是包團就足夠耗時,再熟練的阿婆,一天也只能捏出兩百多隻,完全沒法和機器量產相比。

與那些依靠艾草粉或色素上色的網紅青團不同,米粿叔始終堅持地道做法:親自採摘野生艾草,將其搗碎融入團子,使青團散發自然的青草香。

我們還前往富春江中心那座小島,只為採摘野生艾草。

當下這時候,野生艾草正處於嫩芽期,水靈靈地散發著淡淡清香;用它搗碎做成的青團,自帶鮮活的春日氣息,完全不是流水線產品可比的。

我們用最原始的方式摘下一大籃野生艾草,準備回去做青團啦。

米粿叔處理細嫩的艾草,需要先用石灰水浸泡24小時,再大火熬煮去掉澀味,漂洗後才搗出漿汁。
甜口的芝麻、豆沙青團,鹹香青餃,每袋都是6顆,2袋只要49元~
如果需要我們也有10個裝的連結哦👇

艾草三重奏:青·糯·鮮
相比直接用艾草粉或榨汁上色,我們更講究工序,選用手工汆煮搗爛的做法,雖然耗時,卻能最大程度保留艾草的原香。


把艾草搗成碎末後,與蒸熟的水磨粳米粉混合並充分揉制,便能做出韌性十足的糰子皮。
粳米做的青團外皮彈牙又不黏口,香氣更清爽,還比糯米更易於消化。


不黏又柔糯的外皮備好後,先團成半個拳頭大小的凹形,再放入各種甜、鹹口的餡料,封口後放進蒸籠蒸熟。

青團的餡料各式各樣,其中豆沙餡與芝麻餡最有傳統風味。
翻炒通常要兩三個小時,時間不足會浮油且口感油膩,炒過了又會焦苦。

鹹味餡料是這兒的獨特風味,米粿叔把雪菜、豆腐乾、筍絲、蘿蔔、豬肉一同翻炒成餡。
一口咬下去就能體會到雪菜的鹹香與筍絲的清脆,汁水充盈,怎麼吃都不會膩。

蒸制時先在鍋底刷上一層薄油,就能避免粘鍋。
只需等青團從草綠色逐漸變得圓潤飽滿、碧綠通透,油亮發光,頓時讓人食指大動。


先將汆熟搗爛的艾草與水磨粳米粉攪拌均勻,揉成半拳大小的圓團,再塞進甜或鹹口的餡料,最終上蒸籠蒸熟即可。


淡淡的艾草香恰到好處,不會遮蓋住餡料的風味。

愛吃甜的人最鍾情豆沙、芝麻這兩款餡,入口細膩順滑,還能嚐到它們本身的天然香氣。

鹹口可以試試鹹青餃。把雪菜、豆腐乾、筍絲、蘿蔔、豬肉切成小丁後,少油翻炒成餡。
一口咬下去,既能品到鮮脆與柔糯的對比,又能感受鹹香與鮮味的融合,真的讓人一吃難忘。

堅持傳統工藝,不新增任何防腐劑、色素,真材實料的鮮艾草對身體確有益處。

我們的艾草青團都是現做現發,不含任何防腐劑。收到後記得及時冷凍儲存。
由於粳米粉源自大米,蒸熟後時間一長就會變硬,就像隔夜飯一樣,屬於正常現象。
想體驗軟糯彈韌的口感,還是趁熱吃最為美味。

做法也很簡單:如果你嫌麻煩,直接隔水蒸,不用解凍,等鍋裡水開後再蒸10到15分鐘。
或者更懶一點,用微波爐叮也行,同樣不必解凍,把青團放盤中並加蓋,高火2分鐘就好。
鹹口的艾餃還可以煎著吃,更能激發香氣。
自然解凍後,小火慢煎大約8分鐘,等外皮金黃焦脆、內裡軟糯鮮香,那滋味真是絕了!

食材全部是天然的,沒有那些五花八門、不知所云的新增成分,乾淨又健康。
甜口的芝麻、豆沙青團,鹹香青餃,每袋都是6顆,2袋只要49元~
如果需要我們也有10個裝的連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