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助理忽然告訴我,老師,買點黃金吧,通脹要起來了。我剛想隨便買點,想了想,家庭投資,是件大事,還是要跟合法伴侶商量下。
小陳聽完後說,不用吧,別老聽風就是雨。
我又想了想,有道理啊。這麼多年,我從來沒參與過任何投資,每次看小陳在基因和股市裡沉浮,都肆無忌憚發出各種嘲笑聲。我這人是不投資的,原因有二,一是從小到大所有算命的都說,你啊,沒有偏財運,錢都是自己辛苦努力掙來的。二是,也確實如此,錢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是半夜絞盡腦汁,白天搜腸刮肚,這麼噼裡啪啦打鍵盤賺來的。
然而忍不住有點心動,當時對著黃金760多的價格,心想,要不心一橫,給兒女分別置辦一點?等他們長大了,總是有用的吧?
說起來,我從未有過任何黃金首飾。當年畢竟是鐵骨錚錚的文藝女青年,穿金戴銀?俗不可耐。文藝青年基本教材《紅樓夢》裡講,“都道是金玉良緣,我只念木石前盟”……關於黃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結婚時,婆婆提到三金問題,我一口回絕,告訴她:我用不著,從來不帶,何必呢?
我母親當時氣得夠嗆,哪有你這樣的?
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十幾年前黃金代表上一代的審美。那時更流行鉑金,鑽戒,鉑金意味著優雅永不過時,鑽戒是一顆永流傳。現在這兩樣東西,都被扔進了歷史的塵埃之中。我後來還買了點很貴但是不值錢的18k首飾,每次開啟首飾盒,心裡一堵。
如果當時是個庸俗的只喜歡黃金的人,現在會是啥樣的心情?
這事沒法想象。但我想象了很多別的。比如,小孩出生的時候,很近的親戚會送點小的金飾,一個兩三克的小鎖之類。當時為啥我沒心一橫,買個一斤的大金鎖存著呢?又比如,衣櫃裡翻出一件以前很喜歡,花了幾千塊買的外套,立刻悔恨莫及,當時怎麼鬼上身一樣要買這件衣服?如果買的是黃金,現在該值多少錢?這樣買了不怎麼穿的衣服,還有好幾件,如果都買了黃金……
想了半天,那天還是沒買。
等過一個週末,金價已經嗖嗖嗖又漲一輪。這回別提心裡有多後悔,要是上週買了,這周該有多踏實。黃金價格似乎是這樣,世界越是亂糟糟,它越是瘋狂大漲。
眼瞅著已經觀望了上百次,我打算先買一小份。萬一將來小孩有用呢?照理來說,應該買兩小份。但因為害怕吃虧,先買了一份,想再等等,觀望觀望。
果不其然,大師們說得沒錯,在我出手的瞬間,黃金價格下來了。
那是一個短暫的下跌,晚飯時我媽開始對我冷嘲熱諷:這時候買黃金,肯定是大傻子。
她還跟我說起,曾經有一年,她跟鄰居約好要一起去買金條。
後來沒去,因為沒有那個氣魄。
看來她跟我一樣,也沒有偏財運。我們歷數過去和黃金擦身而過的瞬間,她帶艾文的時候,丟過一個金鐲子。補了一個,又一直想多買一個,那年去海南在免稅商店,看到金店排著很多人,因為嫌隊伍有點長,我挽著我媽的胳膊,瀟灑地轉頭就走,也不知道在瀟灑個什麼勁。
錯過這麼多年從未後悔,人類卻在這個四月集體發狂。
黃金啊黃金。
黃金短暫跌了兩天,到第三天瞬間開始大漲,我後悔了,還差一份沒買。有沒有可能,我的兩個孩子之中,有一個人跟我當年一樣,覺得金子這種阿堵物完全配不上他的風采?
或許是這兩天唸叨得太多,大資料巧妙窺探到我已經為黃金著魔。開啟社交軟體,一看真生氣,滿屏都是手裡拿著一公斤金條的人在炫耀,當初多少價入的。有人嘩啦開啟12根金條,說是給女兒存的嫁妝。有人展示整整一個首飾盒的金飾,說是留給兒子娶媳婦用的。
我看著看著,想起《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裡,作者楊苡說到當年自己魯莽成親,公公寫來一封信,客氣表示金飾一定補上。她媽媽看了很不高興,她家是名門望族,那些金項鍊金戒指,是賞賜給下人用的。
我這困擾了半天,只給小孩攢了根金項鍊,還每天生怕錯過世界風雲,到底圖啥呢?
今早開始,又全然切換回了文藝青年風。
普希金寫得真好:
現在你們沉醉它,
這輕浮的生活吧,朋友們!
我瞭解它的空虛,
所以對它也很少眷戀。
對於種種的幻影我已經閉上了眼簾,
……

武漢長沙的朋友們,本週末我要來籤售新書啦,期待跟大家的見面!記得掃碼報名喲。




我的新書《生女有所歸》已上線

成為母親,曾經是一個必選項,現在成為一個選擇題。
本書採取雙女主模式,兩個性格迥異、關係親密的年輕知識女性,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生活,面對生孩子這件事上,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點選購買我的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