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人也要說,牛牛三年級回看,這些興趣班趁早砍!

雞娃群有老母親說,今年做過最大的決定是取消了孩子的四個課外班,分別是圍棋、小主持人、舞蹈、羽毛球,目前只保留了一個,以前週末就跟趕場似的,現在空出大把時間,孩子開心,大人也輕鬆,真香!
如果你的孩子在讀小學,有些班儘早砍,沒有興趣和天賦的課外班,不及時砍掉是勞民傷財。普通家庭最該砍掉哪些興趣班,DeepSeek給我提出了5點建議,大部分是我過去走過的彎路,踩過的坑。
那些被砍掉的課外班,DeepSeek還給了平替方案,至少省下大幾萬,適合每個普通家庭
樂器類
DeepSeek說鋼琴、小提琴等高冷樂器就是收割機,普通家庭最大的智商稅!每年光學費就要1.5萬+,加上考級、比賽、樂器維護,妥妥碎鈔機。除非走專業路線,否則沒資源沒金錢,最後花了大錢,也只是讓孩子能熟練彈出幾個曲子而已。
如果娃沒天賦但喜歡,還能當個興趣,但如果孩子本身抗拒,結果就是爛尾,不如儘早砍掉,少花冤枉錢。
認識的一個媽媽,女兒從大班開始學鋼琴,現在娃上一年級,學了也快兩年了。孩子最初蠻有興趣的,悟性好上手快,老師也誇孩子是好苗子!老母親可激動了,但慢慢的,孩子開始討厭練琴的枯燥,兩年下來也沒見孩子很喜歡,所以去年年底上完課就沒再續費了。算了算,家裡買的二手琴,兩年的報班費用,花了大幾萬是有了
真想讓孩子體驗樂器,DeepSeek給了平替建議,對鋼琴感興趣的,去買個智慧電子琴,網上搜教程,陪練一段時間再說~
又或者留意當地的少年宮,會開一些價效比較高的二胡、古箏類的民樂班,花小錢就能讓孩子體驗不同樂器還有很多小學,現在也開設樂器課或管樂團,可以多關注,感興趣的可以去嘗試,看看孩子對樂器的感受和喜歡程度。
小主持人班
DeepSeek說,三類小主持人班謹慎選擇,承諾“三個月培養小主持”的速成班,往往套路化教學,比如機械背誦稿件;過度宣傳與“電視臺合作”“明星師資”,實際課程可能是非專業老師授課;還有以考級為噱頭,簡直就是誇大的鍍金泡沫。
孩子性格並非靠短期培訓就能改變的,尤其對於內向的孩子,口才班無疑是一種煎熬。生活中那些說話流利、聲音洪亮、邏輯能力強的孩子,大多不是從小主持人班靠模版培養出來的
而是透過大量的閱讀、積極參加各種故事比賽、讀書分享會,日常與家長和朋友、陌生人積極交談等方式培養的。
真想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口才能力,最關鍵的是要注意閱讀的積累,每天堅持閱讀,有輸出才會有輸出,孩子知識面廣,交談自然會言之有物。另外DeepSeek還給了平替方案:
①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類講故事比賽、讀書分享會
②平時父母多和孩子就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或者新聞,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多營造一些“表達”“辯論”的氛圍。
③帶孩子一起看《超級演說家》、《我是演說家》、《圓桌派》、《和陌生人講話》等節目,提升孩子眼界、才華和口才;多聽《新聞聯播》進行磨耳朵,提高普通話標準度。
程式設計類
這兩年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慧的火爆,很多家長送娃去學程式設計班。但DeepSeek卻說,少兒程式設計就是智商稅,程式設計機構常用的吸引話術:
Scratch圖形化程式設計(培養興趣)→ Python(打下基礎)→ C++(衝擊信奧賽)→ 名校直通車。
但實際上,信奧賽升一級獲獎率約等彩票中獎率,一線城市靠程式設計錄取的特長生,一年也只有寥寥幾十人。大多數線下程式設計班,是AI時代的韭菜刀。
有媽媽說,她家孩子Python學了兩年,孩子每年線下課程三四萬,還沒算上課用的硬體費用,結果被公司IT大牛嘲笑,說他是大學才接觸的,小學生沒必要專業接觸程式設計,年齡小的時候,儘早培養好數理思維才是王道
如果只是想帶孩子體驗,看到一個帖子,IT大牛奶爸給普通媽媽的建議,Python基礎班完全可以用微軟Minecraft教育版~
DeepSeek也了一些平替方案,比如機器人搭建,可以去網上淘一些教程或書本(DK大百科的積木創意書),或者直接用好樂高的官網,裡面有1000多份搭建說明書,找一些價效比較高的網課先嚐試,不要一上來就花幾萬報課。
英語外教班
DeepSeek說普通家庭的孩子,沒有出國需求,沒有上國際學校要接受全英文授課的,真沒必要砸錢在英語外教班。
牛牛小時候報的早教班,裡面就有英語班,一週兩節,一節課50分鐘,扣掉生病發燒、特殊請假等,一年下來的英語啟蒙收效甚微,後面機構倒閉,我們還虧了1.2W學費。牛牛英語真正有進步,是我帶著他上英語AI課,每天晚上20分鐘,靠高頻、大量的輸入。
DeepSeek也給了一些英語完美平替。善用各種資源,比如聽英語兒歌磨耳朵,選4-5部英語動畫片,由易到難,每天累積看30分鐘左右,反覆看,做到對臺詞熟悉的程度。
英語動畫片容易一點的,有《Yakka Dee》,每集圍繞一個單詞,看完輕鬆掌握200個單詞,還有《Didi’s Day》,每集兩三分鐘,全部圍繞日常用語:hi、hello、Sun等(這些也是小學低年級必學詞彙),不斷重複,給娃磨耳朵。
當娃搞定這兩部簡單的,可以進階難一點的《Big Muzzy》、《English Singsing》、《Cocomelon》、《Bing Bunny》、《Wow English》等等,資源各大影片平臺有。
還有分級閱讀,特點是體系完整、循序漸進、內容簡單、大量重複,推薦的分級閱讀資源:RAZ、紅火箭、牛津樹等,有音訊,用詞典筆可以點讀,教會孩子標準發音,對不會讀的家長很友好
掌握以上這些的平替,哪怕家長不是英語專業,也不報幾萬的英語班,靠日復一日的持續輸入,孩子的英語都不會差
創意美術班
DeepSeek揭露創意美術班的套路就是流水線作業,固定的教學模版,用在一批又一批孩子身上。孩子給爸媽看的作品,老師會幫忙完成核心部分或者“微調”
我畢業後也做過美術培訓班的老師,線下美術課的套路確實如它所說的那樣。音樂、繪畫等藝術類確實是講究天分的事,即便花了大幾千幾萬塊報班,也培養不了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思維能力。
如果孩子對畫畫這件事,不抗拒但也說不上熱愛,而且家庭經濟一般的,DeepSeek建議換種性價比更高的藝術啟蒙方式更好。比如給孩子準備不同畫材,去網上看一些教程,各種嘗試;收集家裡的各種閒置,發揮創意變廢為寶,易拉罐變身高塔,快遞箱化身恐龍。
給孩子準備高質量繪本、帶娃逛藝術展、看電影、去戶外玩,讓孩子見識美的東西,積累美的素材。如果孩子的畫面單一,缺乏細節,可以透過提問引導孩子思考,畫中的人物或者動物,在哪裡,幹什麼?心情怎麼樣?他們的朋友或者爸爸媽媽呢?孩子就知道怎樣讓畫面和細節豐富起來。
按照這樣培養,就算不報班,孩子的藝術修養絕對會超越同齡孩子。如果孩子決定走專業路線,再找美院畢業的老師做啟蒙,基礎更紮實。
以上五點,普通家長越早知道越好,如果孩子有真正喜歡並有天賦的特長,那就把省下來的錢專注培養。另一方面,像體育類的興趣班,比如籃球、足球、游泳之類的戶外運動,花費不多,孩子喜歡,可以繼續堅持一項,能強身健體,保護視力,也是社交利器。
如果你也嘗試過比較雞肋的興趣班,或者有啥報班平替,歡迎評論區分享,讓姐妹們一起花小錢,也能帶娃找到興趣,挖掘天賦,技能拔高,大家一起真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