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的瓜,越來越炸裂了

宗慶後的瓜,越來越抓馬,越來越炸裂,越來越有意思了。
前天,鳳凰網財經剛報出來,除宗馥莉之外,宗慶後還有6個孩子。
然後,昨天,宗慶後的親弟弟宗澤後就否認了,說不存在未公開的兄妹,“只有杜健英這三個,如果還有的話現在還不跳出來爭一口?
宗澤後還拿出了家譜的上的記錄,來回應傳聞。
另外,據宗澤後所說,宗慶後去世時,宗馥莉僱傭大批水軍為其父親造勢,什麼“布鞋首富,一妻一女都是出自她手,沒想到她塑造的美好人設最後毀在她自己手裡”
如果這些傳聞還不足以改變整個事件的走向的話,那下面這個新聞就厲害了。
據騰訊新聞《一線》報道,宗慶後未在香港滙豐銀行為三位子女設立信託
之前就有傳言稱,宗慶後曾經在集團內下令,計劃在香港滙豐銀行設立該信託,但是信託設立流程暫未完成
而騰訊新聞從香港滙豐銀行確認未設立相關信託計劃,更加確信了這一傳言的真實性。
從三位子女向香港高院提交的起訴書來看,截至2024531日,他們所說的滙豐銀行賬戶被轉走了108.5萬美元。
然而,這份起訴書並未明確提及該滙豐銀行的賬戶,到底是信託旗下的賬戶,還是其他類別的賬戶。
按理說,如果信託存在的話,信託裡的錢要被轉走,要獲得包括信託旗下公司的董事們在內的授權才可動用。
具體到這個案件,如果宗慶後確實在滙豐銀行給三個子女設立了信託,那麼這個信託裡的錢要被轉走,得獲得香港滙豐旗下的信託主體的允許。
也就是說,按照三個子女的說法,自己信託裡的錢被宗馥莉轉走,必定是宗馥莉聯合滙豐搞的鬼。
那麼,他們應該把滙豐和宗馥莉一起告了啊。
但他們只告了宗馥莉,並沒有將香港滙豐旗下的信託主體列為被告。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如果這個說法為真,那麼整個事情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在此之前,坊間說的都是,三個孩子聲稱,宗慶後給三個人在香港開設了信託賬戶,每人7億美金,一共21億美金,已經給了18億美金,還差3億美金沒到賬。
但是,宗馥莉未經授權轉移了110萬美元,他們要求法院釋出禁令,阻止宗馥莉進一步處置信託資產。
對吧?我也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
現在,按照騰訊新聞的說法,娃哈哈確實有18億美元在香港滙豐銀行,但卻不是信託基金。
而且,三個子女也並沒有“拿到了”這18億美元,而是“盯上了”這18億美元。
所以,更不存在所謂3億美元的缺口。
為了證明這個信託的存在,三位子女拿出了郵件截圖、錄音承諾、助理證詞和資金流水等。
據新浪財經訊息,他們表示,宗慶後生前曾於 2023 年透過企業內部郵件系統指令下屬在香港滙豐銀行(賬戶尾號7890)設立專項信託,為三名子女各預留7億美元資產,相關郵件截圖(經香港公證人認證)及 2024年1月賬戶內18.2億美元的資金流水已作為證據提交。
但宗馥莉及其律師團隊也不是吃素的。
一方面,他們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第8條 “設立信託應當採取書面形式”,但原告拿不出宗慶後簽署的信託契約,或董事會決議等法定檔案。
另一方面,他們提交了娃哈哈集團2023年海外業務預算報告,證明這18億是公司用來拓展東南亞市場的儲備金,110萬美元轉賬是支付越南工廠裝置尾款,還有完整的合同及發票佐證。
一面直擊信託設立的程式死穴,一面將18億美元資金性質牢牢鎖定為 “公司資產”,防守做得極為嚴密。
很明顯,在信託這一局,宗馥莉佔了上風。
以現有的資訊來看,三位子女並未實際獲得18億美元,甚至連賬戶的臨時控制權都未完全掌握,他們僅申請凍結罷了。
所謂 “18億已存,差3億” 的說法,更像是他們為了在輿論和訴訟中佔上風,而故意製造 “宗慶後未履行承諾” 的印象。
這件事,最終結局的關鍵,就看法院如何認定 18 億美元的性質,到底是公司資產,海慧寺信託基金,以及DNA鑑定結果是否支援血緣關係。
我看和訊網的報道,有律師認為,在沒有委託書、僅口頭承諾、無書面檔案的情況下,可能違反《香港信託法》第5條“明示信託必須以書面或行動確立”的規定。
而有的律師則認為,原告需證明信託安排意願真實且已履行。“香港法院可能依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根據資金流向、委託人真實意願及行為等實質內容,認定信託有效。”
如今,雙方爭議已延伸至證據效力層面 —— 
原告申請傳喚 2024 年離職的娃哈哈前財務總監王某出庭作證,而被告方則對原告提交的郵件進行筆跡鑑定申請,認為 “發件人簽名存在篡改痕跡”。
最終鹿死誰手,得看法官的“剪刀”怎麼裁了。
但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法律上來說,宗馥莉的反擊都更嚴謹,更紮實,更可信。
宗慶後去世後,合法遺囑裡的繼承人是宗馥莉。私生子想要分到錢,就得證明“宗慶後生前單獨給我們留過一筆錢”。
而信託,就是最容易讓這筆錢“獨立於遺囑”的理由,因為如果信託成立,那這筆錢就不屬於遺產,而是他們三個人的。
無論是主張信託基金,還是要分娃哈哈股權,本質都是“搶遺產”的不同策略。
這場豪門大戲,註定要撕開很多醜陋的真相。
現在,宗慶後生前努力維護的形象已然倒塌,娃哈哈的財務問題也值得懷疑,甚至,宗慶後家族是否涉嫌侵吞國有資產,都可能會被重新審視。
至於我們這些外人,看戲沒問題,輿論監督也很棒,至於完人塌墳後,再捧大小姐,大可不必。
The End—
加個好友吧
別失聯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