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性產後掙扎:生娃不是痛苦的終點,而是崩潰的起點

成為媽媽,或許是一件充滿期待的事。但成為媽媽的過程,卻不一定如想象中幸福。
事實上,剛剛生產後的那段時間往往與理想育兒生活的幻想截然不同。
這段時間通常被稱為“產後”(Postpartum),它帶來的生理、情緒和心理衝擊對父母來說都是巨大的。
有時,它表現為輕微的產後憂鬱(baby blues),有時卻會發展成嚴重的產後抑鬱症。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初為人母的快樂感覺會逐漸被煩躁、悲傷和懷舊取代……
根據2024年底佳麗雅(Gallia)實驗室進行的年度調查結果顯示,法國近90%的新手父母,無論男女,在迎接新生兒時,既感受到喜悅,也體驗到了深深的疲憊。
31歲的伊麗絲(Elise)就是其中一員。她的痛苦在她的兒子出生後逐漸加深。
“第一個月,大家都會來看你,關心你,主動提出幫助。朋友和家人經常來家裡陪伴。但到了第二個月,一切都變了……我的伴侶回去上班了,我變得更加孤單。這時,幻滅感開始湧上心頭。我開始質疑自己:‘這真的是我嗎?這真的是我的生活嗎?這真的是我喜歡的嗎?我不快樂。’”
有時候,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成為母親的決定。
我開始後悔,我問自己:‘我為什麼要生孩子?現在真的是合適的時機嗎?’我完全無法再享受與我的寶寶在一起的時光,也無法享受照顧他。我只是強迫自己去做,因為這是對孩子好的。比如,我會強迫自己陪他玩,強迫自己對他微笑,以免他察覺我的悲傷,以免他知道我並不想要他。但每當他睡著,我就會哭泣。我無法享受待在家裡照顧他,一切都變成了一種折磨。”
像其他28%的母親,以及7%的父親一樣,伊麗絲最終決定尋求專業幫助,去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告訴我:‘別擔心,這是完全正常的,你正經歷產後抑鬱。’聽到‘抑鬱’這個詞,我反而鬆了口氣,感覺自己終於被理解了。我意識到,自己不是孤單一人,我並不瘋狂。既然找到了問題,我相信一切都會慢慢好轉。”
而在這之前,伊麗絲從未想過自己會經歷這些,因為她本身很喜歡孩子,擁有一個孩子也一直是她的夢想,但事與願違。
在經歷了這一切後,伊麗絲開始主動向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的經歷,然後她發現,身邊有很多女性都經歷過類似的情緒。
的確,近年來,關於產後的真實經歷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討論。各種電視節目、播客、社交媒體和個人故事紛紛揭露,生育不僅是美好的新開始,也可能帶來身心的劇烈震盪,法國有77%的父母都認為,當代社會對產後問題的認知已有所提升。
然而,這遠遠不夠,代際之間的觀念差異仍然存在。
伊麗絲就坦言,“我和朋友們談論這個話題很自然,但和上一代人就很難溝通。比如我的祖母,或者我工作中的年長同事,她們無法理解。在她們看來,生孩子是自己的選擇,選擇了就必須承擔責任。”
不僅如此,母親的負罪感在恢復工作的決定上也揮之不去。
伊麗絲表示,“有很多人對我評頭論足:‘你才休息了兩個半月就回去上班,太早了。你沒有好好享受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光,將來會後悔的。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但我覺得,每個女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感覺來決定。她想回去工作是完全可以的,她想在家陪伴寶寶也是她的自由,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事實上,正是在恢復工作後,伊麗絲才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平衡,並真正適應了新的家庭角色。
近年來,雖然法國社會對產後抑鬱的關注有所提升,但在現實層面,支援體系仍然存在較大缺口。根據調查,97%的父母希望在產後得到更多支援。
伊麗絲對此深有體會:“懷孕時,我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產前課程、母乳餵養指導、醫院和助產士提供的各種講座,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但一旦寶寶出生,我們就被丟在一邊了。我們回到家,一切都結束了。可事實上,這正是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刻,最需要有人來關心我們、詢問我們的感受、關注我們和寶寶的關係。”
“如果我能早點尋求幫助,也許就不會陷入這麼嚴重的產後抑鬱。”
關於這個問題,許多健康專家表示,產後疲憊感常常會持續超過三個月,甚至延續至孩子三歲左右。
因此,法國有一條專門為父母提供心理支援的全國性熱線“Allo Parents Bébé”,這個熱線專門為0至3歲兒童的父母提供幫助,由四名專業心理學家和育兒專家輪班接聽來電。
專家們會耐心傾聽,給予實際建議和鼓勵,在來電者處於極度崩潰的邊緣時,會提供明確的應對措施,甚至會轉介至相關機構,以確保母嬰安全。
近年來,“Allo Parents Bébé”發現,社會對產後問題的關注度在逐步提升,其負責人表示:“社交媒體打破了沉默,讓許多父母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大家終於敢於承認:‘我真的太累了,我快受不了了。’”
值得注意的是,父親的角色也在變化。
“14%的來電者是父親,10%的電話是夫妻共同撥打的。男性正在越來越多地參與產前教育和育兒過程。”
不過,雖然社會的觀念正在逐漸改變,但育兒的道路仍然漫長。希望未來的母親們也能不被指責和道德綁架,獲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援。
-END-
Ref:
https://www.francetvinfo.fr/societe/enfance-et-adolescence/temoignages-je-n-avais-plus-du-tout-de-plaisir-a-avoir-mon-bebe-le-post-partum-enjeu-de-sante-publique-encore-trop-peu-pris-en-charge_7039538.html
文|閃電

「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