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威夷在應對無家可歸問題時,迅速興建的“小屋村”(Kauhale)專案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批評,尤其是與基礎設施連線問題相關的高昂運營成本。雖然州長喬什·格林在去年12月曾將檀香山的阿拉納·奧拉·波諾小屋村譽為“充滿希望與支援的社群”,旨在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庇護,但短短幾個月後,該專案卻暴露出了諸多問題。
鄰近居民抱怨發電機噪音和廢氣排放影響日常生活,並且在上週召開了社群會議,要求解決這一問題。而夏威夷州無家可歸協調員約翰·米祖諾(John Mizuno)則指出,未連線公共電網和水網的“離網小屋”將導致巨大的運營開支。

根據獨立評估,阿拉納·奧拉·波諾小屋村每月的能源費用高達2.1萬美元——這是20座小型住宅的總開支。而其中單個100平方英尺的離網小屋,其能源費用約為普通房屋的四到五倍。這樣的高成本令米祖諾感到擔憂,他認為,雖然小屋村作為快速解決方案可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庇護,但缺乏與市政基礎設施的連線會導致不必要的財政壓力。

“我們必須認識到,建設離網小屋不僅僅是一個噪音問題,更重要的是其背後龐大的運營費用。”米祖諾說。“這些費用最終都將由納稅人承擔。”
州長格林為了迅速應對夏威夷的無家可歸問題,宣佈了緊急狀態,並推出了大規模的“小屋村計劃”。然而,在這一計劃中,雖然州政府放寬了競標程式,並指定HomeAid Hawaiʻi公司作為唯一承包商,但這種迅速推進的策略卻帶來了基礎設施接入難題。許多小屋村並未連線水、電、汙水處理等基本設施,導致了巨大的額外開銷。
例如,在檀香山的“中街小屋村”(Middle Street Kauhale),儘管每個床位的月運營成本已高達8,629美元,且所有小屋和公共設施均依賴柴油發電機供電和人工排放廢水,這一狀況顯然無法持續。
“這不是我們期望的解決方案,"米祖諾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如果能夠連線市政水電系統,運營成本可以減少25萬到30萬美元。”他呼籲州政府在未來的計劃中避免類似的錯誤,確保小屋村在啟用之前與基礎設施順利連線。
另一方面,HomeAid Hawaiʻi的執行董事基莫·卡瓦略(Kimo Carvalho)則為當前的做法辯護,認為將無家可歸者儘快安置在小屋內遠比將他們留在街頭更為緊迫。儘管“離網”設計增加了成本,但卡瓦略強調,這一解決方案至關重要,因為無家可歸者在惡劣天氣下的生存條件更加嚴峻。
然而,並非所有的小屋村都面臨如此巨大的開支。一些專案,如位於瓦伊馬納洛(Waimānalo)的“布蘭奇阿姨小屋村”(Aunty Blanche’s Kauhale),其每月的運營成本遠低於中街小屋村,且為82位居民提供庇護。布蘭奇阿姨小屋村雖然同樣不與市政基礎設施連線,但運營成本僅為每月7,000到8,000美元,而每位居民僅需支付每月200美元的費用。
布蘭奇·麥克米蘭(Blanche McMillan),這一專案的領導人,對於中街小屋村的高昂開銷表示強烈不滿:“你們竟然說每人每月要8,600美元?簡直是搶錢!”她強調,低成本和有效運營是確保無家可歸者得到長期幫助的關鍵。
儘管存在許多爭議,夏威夷的“小屋村”計劃仍在繼續推進,格林州長也希望透過增加預算支援,擴大這一計劃的覆蓋面,以期解決更多無家可歸者的困境。米祖諾等批評者則呼籲,為了更高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州政府應當在未來的專案中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規劃,以確保無家可歸者能夠在穩定的環境中獲得應有的幫助。
無論如何,如何在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同時控制成本,確保可持續性,仍將是夏威夷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
ref:
http://civilbeat.org/2025/02/hawai%CA%BBi-spent-21000-a-month-to-power-village-of-20-tiny-ho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