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罵傻X不會道歉!”男子飯店勸阻吵鬧小孩反遭辱罵:別讓教育缺失毀了孩子

點選上方藍字,把叔設為星標,就能第一時間看文

後臺回覆“晚安”,送你一張特別推送,好夢

作者:醬姨 
來源:她晚(ID:tawan718)
  電影《超脫》中有這樣一句臺詞:
“應該讓那些想當父母的人,先上課學一學怎麼當父母。”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性格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這場考試中,拿到的成績卻是不合格。
“男孩飯店內大聲喧譁,男子出面制止反遭辱罵,被男孩吐口水,與母親理論再遭怒懟……”
這是一則被熱議的新聞的大致描述,其中當事男孩的無禮,再加上母親不作為的態度,引起了無數為人父母者的深思。
事情發生在安徽蕪湖。
正值傍晚,文先生在一家餐館內就餐。
坐在文先生隔壁就餐的是一對母子,男孩看起來五六歲的年紀。
吃飯時,男孩一直在大喊大叫,不停地吵鬧,但男孩的母親卻全程無動於衷,並未制止。
餐館本就面積不大,男孩的行為已經影響到其他客人就餐了。
出於好意,文先生提醒了幾句,讓男孩保持安靜,不要吵鬧。
沒想到文先生話音剛落,男孩竟然直接對文先生罵了一句:“傻X”。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侵刪
如此無禮的表現讓文先生震驚不已,他找來男孩的母親理論,希望能夠獲得一個道歉。
但男孩的母親不僅沒有道歉,反而直接與文先生吵了起來。
影片中,文先生對男孩母親說:“他罵人了給我道歉怎麼了?”
可對方竟然直接說:“會罵傻x,不會講對不起”。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侵刪
這樣蠻不講理的話語徹底激怒文先生,雙方爭執了近半小時,而後母子二人直接離開飯店。
這一幕被圍觀群眾拍下後發到網上,迅速引起了網友們的憤怒:
“家長不管的話,以後進了社會會有人來教的。”
“子不教,父之過,簡直太沒素質了!”
是啊,倘若說孩子太小不懂事,但家長的素質低下,便是將家庭教育的缺陷暴露無遺。

這兩天,廣州地鐵上發生的一則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7月30日,一名女生髮布影片,稱自己乘坐地鐵時被一名男孩偷看了裙底。
女生表示,自己當天是參加了一個活動,因此打扮得較為隆重,還穿上了自己喜歡的洛麗塔裙子。
乘坐地鐵回家時,女生旁邊站著一對母子。
地鐵行駛途中,那名小男孩突然趴在地上,用手撐著地面,從下往上看。
由於裙子比較華麗,所以最開始,女生以為男孩是對自己的裙子好奇,因此也沒制止男孩的行為。
可仔細觀察後女生髮現,男孩的目光並不是在看裙子,而是在看自己的裙底。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侵刪
女生覺得不妥,便小聲提醒了男孩一下,男孩也就沒再看了。
可過了一會兒女生髮現,男孩又再次趴在地下偷看自己的裙底,女孩只得再次提醒。
但這樣來回三四次之後,男孩都並未收斂,女孩開始有些生氣了,男孩的母親也注意到這件事。
女孩提醒男孩的母親,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希望她能教一下自己的孩子。
可對方並沒有制止,而是直接指責女孩沒有素質,並表示:“穿成這樣不就是給人看的嗎?”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侵刪
雙方爭執的聲音有些大,女孩覺得會影響到其他乘客,便索性坐到了旁邊的空位上,不願再與男孩母親計較。

本以為事情到此便結束了,但沒想到女孩的退一步換來的卻是對方的變本加厲。
當女孩安靜地坐著玩手機時,男孩的母親卻突然衝了過來。
她先是指著女孩的鼻子,用一些不堪入耳的詞彙對她進行辱罵。
接著,直接從下往上地將女孩的裙子掀開,女孩裙內的隱私全都一覽無餘地暴露在大家的目光中。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侵刪
女孩嚇了一跳,接著拿出手機開始錄影取證。
在影片中,女孩問男孩母親:“你覺得掀我裙子是一種正確的行為嗎?”
男孩母親反問道:“有什麼不正確的?你既然敢這樣穿,為什麼別人不能看?”
見對方態度強硬,無奈之下女孩只得選擇報警處理。
女孩表示,自己選擇報警,只是為了獲得一句道歉,並要求對方支付自己回家的路費。
可男孩母親從始至終都並不覺得自己有錯,只想賠償女孩200元車費,外加一句輕飄飄的道歉。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侵刪
最終,經過警方的多次調解,男孩母親出具了一張書面道歉信,並向女孩賠償了車費與精神損失費,事情才算得到解決。
但透過此事,又再一次讓大家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行為,本質上反映出的,是父母的品行和素養。
“熊孩子”的背後,其實是“熊家長”的不作為。
關於如何教育孩子這件事,是父母需要認真學習的課題。
倘若過分寵愛,一味縱容,無疑會讓孩子缺乏敬畏之心。
但若是過分嚴苛,時刻掌控,也會適得其反。
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的家庭環境,讓無數網友直呼“窒息”。
喬英子的母親是補習班老師,父母離異後,喬英子便跟著母親一起生活。
母親將全部的愛都傾注到喬英子身上,這種愛甚至變為了一種極端的控制慾。
喬英子必須每天喝母親熬的藥膳,志願只能填清華北大,被限制了一切興趣愛好……
在母親看來,自己的行為都是出於愛,是對英子的保護。
可她從不知道,生活在這種高壓下的喬英子已經無法喘息,甚至患上了抑鬱症。
最後,喬英子終於無法忍受爆發了,對母親喊出那句:“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歡喜》,侵刪
令人心疼,發人深省。
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寫道:
“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需要教育的看似是熊孩子,實則是那些不負責任的家長。
孩子成長的背後,投射出的是家長的成長。
我們總說,要為孩子創造出良好的教育環境。
於是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地點是學校,但其實,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最好的教育,不是過分溺愛,不是過分苛責,而是潛移默化,是“潤物細無聲”般的教導。
幫孩子扣好德行的扣子,讓孩子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這才是真正“為了孩子好”。
共勉。

作者:醬姨。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一飲三百杯的當代奇女子,這裡是新時代女性生活指南,與千萬女性一起做最颯的自己!微信公眾號:她晚(ID:tawan718),轉載請聯絡“她晚”授權。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關注莫問大叔(ID:mowends),一起做個有風度有溫度有深度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