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公眾號 育學筆談
編者按:讀這篇文章,讓人心疼到窒息。什麼叫魔丸?誰有資格認定他不屬於這個世界?一個孩子只能做讓父母高興的事,那他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孩子已逝,父母尚在悲痛中,我也不忍再評說。轉這篇文章只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從中思考,真正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

這是一則讓人悲痛的訊息,東北育才資訊學奧賽選手於行健同學墜樓去世,年僅16歲!
近日,各類社交媒體一直在傳於行健去世的訃告,內容如下:

從訃告來看,於行健同學是一名優秀的資訊學奧賽選手,但因為個人壓力等繁雜原因,在4月1日墜樓去世,年僅16歲。
該訃告疑似是於行健好友發出,並且經過了於行健父母的同意及稽核。

相關資訊顯示,於行健從小學習資訊學,在短暫的學習生涯中,多次獲得專業大獎。
因為資訊學奧賽選手資訊都是公開的,在網路上很容易查到,於行健同學確實不簡單!

在2022年的資訊學奧賽中,當時於行健同學還在東北育才學校讀初三,就拿到了非常高的分數,成績排名遼寧省第三。

在2023年的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中,於行健在AI+程式演算法競賽七到九年級組中,以接近滿分的成績排名第一,拿到了金獎,學校還特地為此釋出了喜報。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即便是在高手如雲的育才學校,也是屬於天花板般的存在。

到了2024年3月,遼寧省隊選拔賽名單出爐,於行健總成績排名第三,以A類選手的身份成功入選省隊。

遺憾的是,在2025年3月底釋出的資訊學競賽遼寧名單中,於行健未能拿到入選資格,選拔賽成績不理想,排名靠後。

看完於行健這幾年的資訊學競賽成績的變化,此次落選遼寧省隊,無疑給了他巨大的壓力。
但於行健墜樓是否與該壓力有關呢?答案不得而知,但是其父親釋出的祭文,值得深思。

在父親看來,於行健是一個靈童附體的孩子,從小就表現出了超人的天賦,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於行健又如同魔丸附體。
說白了,這個孩子一開始很聰明聽話,但隨著成長的變化,開始變得叛逆。

當時我們也看到了,儘管於行健在學習上非常優秀,但越來越不開心,尤其是最近幾年,學習變成了一種煎熬。
但為了讓父母開心,於行健還是堅持努力學習,否則也不可能在2023年、2024年取得那麼好的資訊學競賽成績。

在父親的祭文中,還透露了一個讓人痛心的訊息,於行健在墜樓後有一個痛苦的過程,本能地喊出了讓父母撕心裂肺的話:
媽媽,我疼,救我!
不知道大家看完父親的文字是什麼感受,個人認為這個孩子的壓力太大了,父母給予了孩子太多的期待。

儘管這位父親似乎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提供了很多學習方面的支援,但始終未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面對孩子的叛逆,父親認為這是魔丸作怪,卻不知道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需要父母更多地去引導與呵護,讓孩子放慢腳步,主動減少他們的壓力。
客觀地說,學科競賽對孩子們來說壓力巨大,而且這條路越走越窄,到最後都是高手對決,只有走到金字塔頂端才有可能脫穎而出,拿到優先升學的入場券。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少孩子能頂住壓力?
成功的只是極少數,失敗的是大多數,而在成功與失敗的交織中,一旦心理防線崩潰,就會出現不可逆的悲劇。
這件事提醒更多家長,對孩子的期待要適可而止,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一旦發現孩子卷不動了,就要即時幫助孩子放慢腳步,切不可推著孩子往前走!
來源:育學筆談

今日推薦
《大英兒童百科》
“百科書的黃金招牌”
全32冊,3200個知識點
更多精品圖書、雜誌 進本店
進群更優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顧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請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