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圖片▲立即瞭解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12306四天崩了3次,感覺車票比演唱會還要難搶啊!”
“提前10天高速就堵上了,到底誰在放假啊?”
從1月14日開始,2025年的春運正式拉開帷幕,為期40天。
相比2024年,今年春運提前了12天,假期長度也有了微調——不同於往年的元旦放3天、春節放7天,這次是我國首次執行元旦放1天、春節放8天制度。
然而天公不作美,1月25日至27日的返鄉高峰,一場大寒潮席捲了幾乎全國所有省份。此前的晴暖天氣急轉直下,迎來劇烈降溫和大風雨雪。區域性地區累計降溫達到了20℃,數十條高速和新疆等地的多條鐵路被迫停運。
據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預計,今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將達到90億人次,同比2024年增長約7%,再創歷史新高。90億的數字,比全世界總人口還多10億,無愧於“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動物遷徙”。
其中,公路、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72億人次、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均將創下新高。

旅客已坐上高鐵列車等待出發
那麼,除了我們已習以為常的“搶票”“堵車”衝上熱搜之外,今年的春運還出現了哪些新趨勢和趣事呢?

買票流
每到春運,一張張小小的車票都是千萬歸鄉人的牽掛。
今年鐵路5.1億人次的運力,比去年又增長了5.5%,也就是差不多用40天的時間,把美國+俄羅斯+韓國的全部人口都搬運了一遍。
如同往年,12306系統持續面臨著超大流量訪問的考驗,尤其是在一些熱門方向和車次的開售點,會出現訪問流量瞬時激增的情況。
從1月10日早上9時起的3分鐘內,12306App每分鐘登入訪問量達到三天前的7倍,是去年春運同期的10倍。
1月11日,售票量突破2155萬張,創下了歷年春運單日售票的歷史紀錄,平均一分鐘售票近1.5萬張。同日,12306的風控系統還拒絕了近4000萬次異常登入——正是這些異常訪問,耗費了大量資源,導致了線上的持續繁忙甚至“崩潰”。
據鐵科院介紹,這些異常就像機器人一樣,能在1秒鐘內進行多次連續操作。為此,12306用了30多種風險防控措施,來識別區分“異常”,以確保正常訪問不會被誤傷。

鐵路春運售票進入高峰期,開票即售罄
雖然官方人員沒有把話說得直白,但顯而易見,這與我們耳熟能詳的第三方“搶票神器”有關。
去年小巴曾在有關春運的文章中科普過,大家以為的搶票“科技與狠活”,不過是請了一個“數字黃牛”幫忙買票,如同官方一直強調的,12306是鐵路唯一官方售票平臺,從未授權第三方。
實際上到了今年,12306也推出了自己的“自動提交購票訂單”服務。簡單來說,旅客可以提前填寫購票資訊並支付票款,系統會自動排隊幫他們搶票——雖然做不到完全保證成功率,但能透過大資料提升便捷,進一步限制“吹牛的黃牛”。目前,這一功能已在京、津、滬、蘇、浙往返川渝的長途區段車票中開始試點。
除此之外,學生和務工人員預約購票等新功能也先後上線。
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鐵路里程達到了16.2萬公里,同比增長了1.96%。而今年春節,鐵路客座能力進一步提升了約4%。看起來,最佳化提效顯然是鐵路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

返鄉流
如同以往,春運的返鄉與返工潮汐特徵明顯:節前以特大城市、省會城市向周邊城市及主要勞務輸出省市遷徙為主,節後則反向流動。
從區域上看,粵港澳、京津冀和長三角三大城市群是淨流出核心地區,淨流出量分別達到2554萬人次、2229萬人次和1281萬人次。再算上川渝,這四大經濟圈之間的人口流動構成了六條核心人群移動通道,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中的六條主要軸線高度一致。
很顯然,四大圈裡的其他三大都涉及多省市,唯獨粵港澳大灣區皆屬廣東。90億次的流動裡,廣東一省就將遙遙領先貢獻約11億次,佔全國總量的約12%,“外來勞務流入第一大省”的稱號名不虛傳。
有趣的是,這次大量香港居民選擇來深圳過年吃住一條龍,這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更進了一步。

春運期間,京港澳高速交通擁堵
流動5億人次以上的省份還有3個,分別是福建(6.1億)、河南(5.3億)和湖南(5億)。後兩者一直是勞務輸出大省,而僅有4200萬人口的福建,其商貿繁榮程度或許比印象中的還要更高。
北京大學還透過大資料分析發現,河南省在人流潮汐變化上,明顯有別於全國其他地區。一是河南省城鄉間的流動總量相比2024年大幅增長;二是老鄉們多在節後選擇留在本地,繼續參與年俗活動,不再急於返工。
這些變化打破了傳統的季節性務工模式,返鄉高峰也推遲到了正月廿二。同時,河南省的自駕出行比例高達90%,這些現象表明,中原地區城鄉之間的聯絡日益緊密,城鎮與鄉村正逐漸打破以往的孤立狀態,形成了人口、經濟和資源雙向流動的新格局。
此外,早在除夕前10天,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的高速公路就出現了大堵車,許多網友對此感到好奇,紛紛詢問“怎麼這麼早放假”,難道大家都是提前回家的“大聰明”?
如此現象,可能與近年來“靈活就業”的趨勢有關。2024年,我國靈活就業人數已接近2億人。其中,外賣騎手從2020年的470萬人增長到了700多萬,網約車司機也從290萬人漲到了750萬——相比於“坐班族”,靈活就業群體往返的時間相對更加自由。

旅遊流
今年的春運,學生流、探親流、務工流和旅遊流交織疊加,也將為全國交通運力帶來一場年度大考。
春節不只是過年,更是旅遊旺季。相較於去年,今年遊客出遊意願更加高漲,國內和出入境遊都有望全面開花。若能調休,上班族可以選擇“請2休11”“請4休13”的拼假模式,開啟一場酣暢淋漓的出遊。
2024年,也是民航全行業扭虧為盈的一年。運輸週轉量、旅客量、貨郵運輸量都趕超2019年10%以上。許多航空公司,都透過降價來吸引旅客,這股勢頭也延續到了春節——出入境航線機票預訂量超112萬張,同比增長37%。
購票平臺顯示,部分春節機票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下降,比如從北京到珠海的機票,便宜了600元,還有從上海出發前往三亞、哈爾濱、成都等地,最低只要200多元,一些航線的最高降幅達到了80%。
從目的地上看,冰雪“頂流”哈爾濱熱度依舊,預訂再漲32%,昆明、福州、廈門等避寒遊城市,也持續受到北方遊客的青睞。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遊客
出境遊方面,更寬鬆的簽證政策,讓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四小時飛行圈”國家成為預訂最熱的海外目的地,許多國家的春節並不在當地的公共假期之內,因此旅遊人數較少,價格波動也不大。
相比傳統,小眾旅遊目的地的熱度也顯著上升,考慮到高性價比,許多遊客避開了熱門路線,轉而追求“個性化”。比如,同樣適合冰雪遊的吉林延吉,機場的客流增長超過了90%,位列春運十大“黑馬”機場之首。廣東佛山、內蒙古通遼、安徽阜陽、山東菏澤等地的機場客流增幅也在50%以上。說不定,這些城市中就會誕生下一個“淄博”“天水”。
入境遊方面,由於免籤政策從72小時、144小時延長到了240小時,且新增了21個免籤口岸,訂單量同比增長了203%。這意味著,今年將有更多老外在中國親身體驗春節,其中,長沙、張家界等地是他們的熱門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下載小紅書並玩得飛起的“TikTok難民”,也已經有部分“打飛的”來到了中國,而中美網友對賬的話題下,哈爾濱文旅、文旅北京、廣東文旅、安徽文旅、山西文旅、湖北文旅、四川文旅、河北文旅紛紛曬出自己大氣磅礴的英文宣傳片。

圖源:小紅書

高速流與充電流
毫無疑問,春運期間壓力最大的還數自駕人和高速路網。
從結構來看,90億人次的出行中,自駕高達72億次,佔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80%。
此外,順風車、租車等方式,也成了新的出行選擇。資料顯示,春運首周全國順風車需求增長近八成,其中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需求量最大。
如此龐大的規模,也讓高速公路的單日車流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最繁忙的三天分別是返鄉高峰的臘月廿七(26日,週日)、返工高峰的正月初六(2月3日)和正月十六(2月13日),其中,正月初六會成為“峰值段中的峰值”。

與假期同步,2025年春節高速公路免費時間為1月28日(農曆除夕)0時—2月4日(初七)24時,共計8天。
流量的爆發,與汽車產業的高歌猛進有直接關係。當下,全國的汽車保有量已達到了3.5億輛,即平均每4箇中國人就有一輛車。
整個2024年,中國汽車的總銷量達到3144萬輛,同比增長4.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87萬輛,同比暴增36%,佔整體比重也從2023年的32%來到了41%。
預計2025年春運期間,“綠牌車”的日均流量佔總流量約為五分之一,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自然而然地,如何解決“充電焦慮”,成為了出行車主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有關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保障情況,交通運輸部門一方面指導各地加快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建立重大節假日高速公路充電繁忙服務區排程保障機制,最大限度滿足充電需求。

電力工人檢查返鄉路上的充電設施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含停車區)累計已經建成充電樁3.3萬個、充電停車位4.9萬個,較2023年底分別增加1.2萬個、1.7萬個,已建設充電設施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佔比從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除少數高海拔服務區外,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在加快快充、大功率設施應用方面,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廣泛應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設施,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還建設了600—800千瓦的超充電站,儘量滿足短時快充的需求。
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還準備將移動充電機器人引入到高速服務區,以期實現從“人找樁”到“樁找人”的轉變。

智慧充電機器人助力春運
如此盛況,即時同步與大資料也不會缺席——交通部提醒車友們,可以透過高速公路可變情報板、導航App、“e路暢通”小程式等,提前瞭解充電設施裝置的使用狀況,錯峰充電。
最後,希望各位在旅遊訪親的同時注意出行安全,也注意保暖防護。
提前祝大家新春快樂,一路平安。

本篇作者 | 袁一音 | 責任編輯| 何夢飛
主編 |何夢飛|圖源|V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