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寄存”的英語為啥是leftluggage?

侃哥的第 2211次原創

最近有網友提問:

如果你坐高鐵、坐飛機稍加留心,就會注意到這個英文說法——left luggage(或 baggage):

有人可能會懵圈,left 不是“左邊”嗎?left luggage 是“左邊的行李”?跟“行李寄存”有啥關係?

我們再捋捋裡面的邏輯關係:
Left 這裡不是“左邊的”的意思,而是 leave 的過去分詞。
Leave 除了做不及物動詞表示“離開、離去”,還可以做及物動詞,表示“讓某人/物處於某種狀態”。
比如:
1.Leave the lights on.
讓燈保持開著的狀態——別關燈。
2.Leave the door open.
讓門保持開著的狀態——別鎖門,給我留門。
3.Leave me alone.
讓我保持一個人的狀態——離我遠點,讓我靜靜。
再回到“left luggage”,就是“被留下來的行李”,即“行李寄存”。
咱們中國人看到“left luggage”會感到不好理解,是因為思維差異。咱們是“動詞思維”,而老外是“名詞思維”。
比如我們對“行李寄存”感到很熟悉,因為它強調動詞“寄存”;但對 left luggage(被寄存的行李) 感到不熟悉,因為它強調名詞“luggage”。
再舉個例子,咱們逛商店經常看到“打折”的牌子——打8折、打7折或打5折…這都是“動詞”,咱們很習慣很熟悉;但在國外,打折資訊都是這樣寫的:
國外“打五折”的寫法是 50% off,突出的是名詞“50%”,後面再加個 off,這也是名詞思維。
再來看:
這是啥著名的“閒人莫入”的牌子,“閒人莫入”是動詞思維,而“Staff Only”就是名詞思維。
再如“油漆未乾”的公示語——Wet Paint 也是名詞思維,而中“油漆未乾”是動詞思維。
所以,我們寫英文時,去除"中式感"的一個方法就是把動詞轉化為名詞,比如"我看不穿你的心思",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翻譯為"I can't see you through",雖然也可以,但更為地道的說法是"I'm not a mind reader",是不是瞬間感覺地道了?

請多品品英文中這種名詞化的思維,提高語感。大家還能舉出哪些中文動詞思維、英語名詞思維的例子?歡迎評論區聊聊。
侃哥外刊精講·第20季
第10課預約
↓↓
【超值福利】

想提高口語和交際能力
想要學會最地道的表達?
想要一次玩轉俚語?
課本上不會教你的地道俚語都在這裡!
美語寶典:
配套圖文音訊解析例句侃哥精心整理打磨
輕鬆學會地道俚語 英語學習之路遊刃有餘

【0元搶位 先到先得】
✔️美語寶典課程
掃碼免費領
👇👇👇
200節趣味俚語課程
詳細音訊講解分析
趣味插圖助記
例句解析
實戰對話
額外收穫單詞講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