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潮與倒閉潮並存,開大店,關小店與開小店,關大店現象共生,消費升級與降級並進…2024線下母嬰渠道上演著一齣又一齣魔幻現實主義大劇。
隨著家庭對兒童出行體驗的日益重視,兒童安全座椅行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近幾年,兒童安全座椅行業正逐步走向成熟,競爭格局日益多元化,各大品牌紛紛各顯神通搶佔市場份額。那麼,在新一輪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哪些品牌穩居頭部,守住了自己的優勢地位?又有哪些新興勢力憑藉創新實力,成功躋身前列?
近日,櫻桃大賞聯合母嬰行業觀察及母嬰研究院,共同釋出2024兒童安全座椅品牌TOP25權勢榜。榜單主要透過對各個品牌的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組織力、購買力5個維度綜合評估商業價值,透過賦予各維度不同權重,計算得出的綜合評分,據此得出排名。以下為具體排名:

老牌勁旅穩中求進,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縱覽榜單,老牌勁旅們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適應能力和品牌韌性,穩中求進,進一步提升了品牌集中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開拓出新的增長點。
位居榜首的是BeBeBus,在過去一年,憑藉其一貫創新的設計理念、追求卓越的產品效能和全方位的品牌運營能力,從2023年的第二名躍升至第一,成功登頂。據魔鏡洞察資料顯示,2023年11到2024年10月,BeBeBus在淘天平臺總銷售同比增長25.31%,在頭部品牌中增長尤為可觀。
緊隨其後的是寶得適Britax與好孩子Goodbaby,作為兒童安全座椅行業的資深強者,兩者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豐富的產品線以及廣泛的品牌認知度,依然穩居前列。
從排名情況來看,今年榜單前15名的品牌與2023年相比保持一致,僅座次排名有所變動。這也反映出兒童安全座椅市場的穩定性和品牌格局的固化趨勢。頭部品牌透過持續的創新與自我最佳化,不僅成功守住了自己的優勢地位,並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新銳品牌仍有機會,全渠道佈局和破圈是關鍵
在老牌品牌穩健發展的同時,榜單上嶄露頭角的新銳品牌同樣值得關注。即便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創新策略依然能為新銳品牌開闢突圍之路,為市場注入新鮮活力。
以榜單中排名第15位的DearMom、第22位的貝比途為例,兩者在2024年除了鞏固線下渠道和傳統電商平臺的佈局外,更在抖音等新興平臺上實現了新的增長,以全渠道佈局的昇華為品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此外,破圈營銷也是新銳品牌快速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以小米生態鏈品牌qborn為例,藉助小米汽車SU7釋出的熱度,qborn成功跨越傳統兒童安全座椅市場的界限,實現了品牌的跨界破圈。據魔鏡洞察資料顯示,2023年11到2024年10月,qborn在淘天平臺總銷售同比增長高達672.88%。同樣,qrange/啟橙也透過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精準營銷和口碑傳播,憑藉爆款產品“啟橙殼殼椅”迅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期在淘天平臺的總銷售額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103.46%。
對比2023年的權勢榜,2024年共有五個品牌首次躋身榜單之列。這些新銳品牌的不斷湧現,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激發了老牌品牌的自我革新與升級動力,共同促使兒童安全座椅市場的競爭格局健康向上發展。
智慧化、多元化、高顏值,產品維度競爭全面升級
當前市場環境下,消費者對兒童安全座椅的需求已經遠遠超越了基本的安全保護功能。90後、00後父母更加註重產品的智慧功能、審美感受及更多個性需求的滿足,進一步促使智慧化、多元化以及高顏值成為兒童安全座椅產品升級的主要方向。
具體來看,智慧化競爭維度湧現出一系列高科技創新功能,如涵蓋安全狀態監測、生命體徵監測、碰撞預警與緊急制動等的智慧監測功能,以AI為載體的智慧語音互動、智慧溫控等功能,全智慧化座艙成為高階品牌產品佈局的必要一環。
而圍繞具體使用場景與需求,多元化創新點層出不窮。例如提供ISOFIX、LATCH等多種安裝方式,以適應不同車型和安裝需求;設計可調節頭枕、五點式安全帶等,根據兒童成長自動調整,從而延長座椅使用壽命;此外,有的產品還集成了諸如杯架、儲物袋、遮陽篷等附加功能,充分滿足了家庭出行的多樣需求。
與此同時,高顏值更成為兒童安全座椅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時尚設計、個性化定製、環保材料以及IP聯名等,成為年輕父母審美偏好的關鍵詞。
回望過去,兒童安全座椅行業的品牌的較量從未停歇。展望未來,品牌如何尋求新的增長點?2月25日,廣西南寧,由母嬰行業觀察主辦的“出路·新渠道大會&增長品類大會”將重磅來襲,來現場,共謀兒童安全座椅品類的發展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