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在閒魚就能幹跨國貿易,我一定好好學外語

監製:框子
最近,我發現我的朋友們,都在用一種我沒見過的表情包。
比如↓
比如↓
比如商品不是你想賣,想賣就能賣
大家一發出來,都是一副秒懂的樣子。互相發的有來有回,就我像是個局外人。
而且這些表情包也都太奇怪了吧。
看起來像是聊天,但氛圍又很詭異;看起來都是中文,但是有一種荒誕文學的效應。
直到一頓考據,才發現,這原來是從閒魚上來的。他們的創造者,大多是最近摸上了閒魚社群的老外。
我越翻越發現,太怪了,老外簡直在閒魚上創造了一種怪核文化。
而閒魚上這種又怪又好玩的對話,現在已經是很多社交平臺上的流量密碼。大家不生產梗,只是老外聊天的搬運工。
而老外們出的洋相遠遠不止這些。比如~
其實,開槍梗的誤會,是機翻英語中,shoot既有開槍也有拍照的意思,可能是鑑於當地開槍的機率大於拍照,翻譯程式調皮了一下。
但是類似的機翻抓馬事件依然層出不窮,在閒魚上老外的機翻梗已經被玩壞了。
比如轉譯後情感過於飽滿,就買件衣服,結果精神狀態直追瓊瑤電視劇裡的可雲。
也有的老外“正得發邪”,讓你懷疑自己在和一個濃眉大眼的NPC對話。
“太慷慨了!”,“我會提出購買請求並參考我們的聊天”。
上次聽到這種語氣,還是8歲在中央六套看譯製片,史密斯先生,我要狠狠踢你的屁股。
還有的機翻腔過於機械,好似人工智障驗證碼,我也不知道具體什麼價,黃龍江一派都帶藍牙。
於是乎,這一股“我在閒魚很想你”的風,自西向東,藉著機翻的風力,越來越強勁。讓人不免感嘆:洋相還得洋人出。
而作為一個深耕土味和抽象文化短影片的惡趣味衝浪人,這已經成了我最新版本的網際網路消遣。
但也許是機翻笑話鬧太多了,有的外國人也開始學會偽裝了。
覺得自己很聰明,怕被發現,那就偽裝成“本國人”。隊長別開槍,是我!
然而一個不小心,把吧唧(badge徽章)說成了XX,直接社死。
雖然前面的表述出了洋相,但是最後那句“那就遺憾了。”倒是挺合適。你好,再見。這好物沒買上,狗路過都有遺憾。
由於這段對話過於逆天,帖子引發了6萬+網友的互動評論。
除了機翻之外,閒魚上現在還有更有樂子的玩法,可以說整個社群對老外的開發程度不超過10%。有網友在評論區化身福爾摩斯,根據語法,逐字分析討論這位“本國人”到底是哪國人。
比如那種對話不多,看到喜歡的就就直接化身“直拍俠”的豪放派。
點開對方主頁一看一看IP,一般都是兩個字:美國。燈塔不語,只是一味下單。
這位長得酷似《黑袍糾察隊》裡士兵男孩的美國大哥就是典型。
拍到了寶貝之後,還不忘在網上炫耀一番自己的機翻中文“感到我的水平終於接近有用的功能。”
自己負責自信,把沉默和尷尬留給每一個看客。
歐美偏豪放,日韓偏婉約。
當美國人還在為自己的機翻中文無障礙交流下單而沾沾自喜時,韓國人已經學會了走情緒價值路線。訂單未動,聊天先行。直接一頓誇誇套近乎。
一頓情緒價值輸出後,其實就是要個ccd。
之所以前面說這麼多,一是為了小刀一下,二是怕對方一看自己ip是韓國,怕麻煩就不交易了。
如果這個外國人不僅直拍豪爽,還鍾愛時尚或者甜美小眾的Lolita服裝,那對方很可能是來自戰鬥民族。別問,問就是反差,心有薔薇,猛虎插花,太帶派了老弟。
皮褲套棉褲,必定有緣故。隨著大量外國人湧入閒魚,也讓大家不免好奇。為啥?
為什麼這麼多外國人“不遠萬里”,不怕機翻語言麻煩,執意要來到“閒魚大陸”消費逛街呢?
價效比永遠是國際通用的省錢美學。經我觀察老外購買偏好的蛛絲馬跡,感覺閒魚最開始對他們造成吸引,渾身螞蟻在爬,是因為價效比太誇張了。
便宜好用簡直是咱們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購物需求,而相比較於外網的高價商品,外國人來閒魚一看價格後肯定蚌埠住了。
另一方面,閒魚上老外買的東西很多我們都沒見過,甚至沒想過。老外們硬是生生憑藉著熱情,愣是摸到了閒魚上來。感覺就好像沒有他們在閒魚淘不到的。
所以我看到閒魚不僅是價格讓老外直呼“真香”,而商品的豐富程度更是蓋了帽了老baby。
比如國內有不少娃圈的手作達人,會有外國人來買一些特色手作。
越是這種稀缺且有獨特性的商品,往往越是這個時代“有錢有閒”的外國中產們趨之若鶩的新鮮好物。
有外國的JK愛好者在閒魚買到了心儀的JK後,在網上洋洋灑灑地分享自己的購物經歷。
頗有外國版的“這就是,我要的滑板鞋”的那股興奮感。時尚時尚最時尚,跳舞肯定棒。
見過了太多小眾冷門的精品好物後,甚至我看到有外國人直接在外網上交流諮詢,詢問在閒魚上購買設計師高定的經驗。
同時,有很多“只展不賣”的有趣商品的展出,讓外國人有一種逛賽博大集的感覺,對於只聽過斯卡保羅市集的他們,這就屬於是賽博大觀園。
老外們湧入閒魚,咱們社群使用者們的態度是友好且歡迎,甚至大家紛紛參與到了這種樂趣中來。
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因此就有中國網友熱情的用中英文雙語版寫了一個“外國人吃谷指南”,中英文雙語介紹,詳細的告訴外國人怎麼在中國買到稱心的穀子。
讓人看完後忍不住反問:啥叫商品輸出?啥叫文化輸出啊!然後來一個戰術後仰,深藏功與名。
而那些湧入閒魚的外國人,除了看到了或淘到了很多價格不貴還稀罕的好物,更重要的是和中國的網友們有了更深層的互動和交流,讓中外友誼持續升溫。
比如有位用機翻中文買了稀有穀子的日本女生,為了對賣家表示感謝,還約賣家一起喝Jump cafe,並手寫了一張祝福語。
小小的穀子,讓兩個原本陌生的人成了朋友,一個商品溫暖兩個靈魂的交易,肯定是值得的。
也有遠在加拿大的外國網友知道中國賣家的品味更高,而選擇在閒魚上淘貨。
閒魚上寶貝多的秘密,看來已經藏不住了。
與此同時,老外也在逐漸閒魚化,從小刀一下到給我個最低價,砍價學得迅速又精髓。“小刀一下”、“包郵嗎親?”這種經典話術張口就來。
甚至有外國買家說出了“我是學生送我吧”,中文水平進步明顯,機翻軟體都覺得汗顏。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湧入閒魚,我都更擔心閒魚社群的野生絕學也被更多外國人學會。
對此我只想說:
求求你們千萬不要再教外國人砍價了,
設計/視覺:Lvv
北京銀行是怎麼成為“壓歲錢金融帝國”的?
縣城風小手辦,「拿捏」多少中年男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