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魚還是太全面了

你們AI也是捲起來了。
DeepSeek的熱度依舊高居不下,新的國產AI智慧體又打過來了。Manus,號稱“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剛放出來內測,就引發了一連串熱議。
光看閒魚就知道它現在有多火爆。Manus內測邀請碼,如今售價數千元幾萬元不等,最誇張的報價六位數,足可見多受關注。
感覺閒魚如今已經成為市場行情的晴雨表。想知道某個東西到底熱不熱門,看它在閒魚上的表現就知道。
小米Su7 Ultra也一樣。
釋出會前腳開完,後腳就出現了代搶服務和加價轉單。
車模和杯子都上了熱搜榜,火得貨真價實,不摻水分。
春晚上那位穿著花棉襖、舉著紅手帕跳舞的機器人奶奶,剛給了我們一些大大的震撼。
“以租代買”的機器人業務也馬上打入閒魚,恨不得讓每家每戶都體驗到。
如此看來,閒魚早就跳出了閒餘的範疇,成為了“超一手”平臺。
時下最火的、最流行的、最能引領潮流的東西,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這裡。
總之,想要洞察賺錢先機,刷閒魚就對了。
所以年輕人簡直愛死閒魚了。
這裡完全符合他們對消費的理解——一切都是資源,萬物皆可變現。
上能玩轉AI科技、倒手機器人開發人生新副業,下能出售遊戲存檔攢生活費賺第一桶金。橫豎都能玩出風采,賺得漂亮。
難怪今年閒魚喊出了“上閒魚有錢花”的口號。這口號喊出了生活的真相,直戳年輕人的兩大剛需——錢更值錢賺上加賺
不得不說閒魚真是個神奇的平臺,它能包容地接納一切腦洞,充分滿足了年輕人對“有錢花”的渴望。
光是這些神奇的商品,就看得人大呼有趣。
新聞裡擔心文科專業會走向衰亡,而手握筆桿子的年輕人在閒魚迎來了職業生涯第二春。
對下可以抓牢年輕客戶,給他們改簡歷、改課件、改演講稿;對上能夠拓展銀髮業務,幫老年人寫回憶錄,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更何況,現代人難免會遇到各自的表達困境,常常害怕詞不達意。
或許是緊張的新郎,腦子裡裝滿了甜蜜的過往卻不知從何說明,也或許是不善言辭的女兒,面對家人突然離世,無力從悲痛中抽身。
文字成為寄託,搭建出求婚儀式上的深情表白,也延伸到分離時刻的悲痛陳述。
當全網熱議AI取代人類”時有人已經把技術變成搞錢工具
一份寫滿AI提示詞”的文件售價雖然不高,但勝在銷量甚廣,也能賺得碎銀幾兩,喝幾杯奶茶綽綽有餘。
更精準的服務也有。不少人單單販售AI可用的人機戀指令,用於訓練AI成為理想的虛擬愛人,應對現實裡無法滿足的情緒需求。
不知不覺,AI工具儼然成為年輕人的聚寶盆,“AI代出圖”、“AI表情包”、“AI生成影片”都成了可被買賣的商品。據說有的設計師,靠AI生成動漫頭像模板,實現了月入過萬。
有了年輕人熱氣騰騰的創意加持,AI暫時替代不了人類,反而帶來了蓬勃商機。
還有更多妙趣橫生的。
缺了一半後形單影隻的耳機、喝奶茶時被贈送的鴨子玩偶,以及匪夷所思的虛擬蚊子,由賣家模擬蚊子在你耳邊嗡嗡。
甚至是愛因斯坦的腦子。
他人眼中的荒唐和離譜,成了年輕人的神奇財富。被認為“無用”的零碎物件,在善於發現的眼睛注視下,變成神奇的限定寶物。
神奇的寶貝背後,是一個個神奇的人在挖掘,在探索,在創造。
這是年輕人的能力,也是閒魚的魅力:他們有一萬種可能把意想不到的東西變成“錢”。
村上春樹勸年輕人,別害怕與眾不同,你生來就不是為了隨波逐流。而當下的年輕人也很好地在閒魚踐行著自己的與眾不同,把這裡玩成了一個神奇的平臺。
於是,很多熱愛在這裡匯聚。
一位網友是《神兵小將》阿嬌的死忠粉,想要收集她所有的周邊。
其中有一款,她前前後後找了三年,線上查了很多交易網站,線下跑遍了玩具批發城、二手商店,依舊一無所獲。她甚至選擇成為玩具設計師,希望有一天能夠入職生產玩具的公司,方便去倉庫裡看看有沒有存貨。
直到閒魚給了她驚喜。那天,她一如既往搜尋關鍵詞,就像到了點要吃飯,發現有個個人賣家掛出了這款手辦,終於得償所願。
都市青年或許在三次元社恐,卻在閒魚組建起無數個興趣烏托邦。那些截然不同的興趣愛好最終都會迴流到這裡,共創出一個被愛的世界。
又於是,有些生命在這裡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一位年輕的模型玩家,從小就患有罕見病。
遊戲和模型承載了他對生活的熱愛,於是他在閒魚上開了一家小店,售賣各種自制的3D列印的小模型。因手藝頂尖、價格便宜,售出幾千件商品,好評率近乎100%
可惜的是,疾病終究帶走了他。
後來是這位玩家的母親,毅然接過了這家小店。
她原本對模玩並不瞭解,看到積壓已久的訂單和積灰的裝置乾著急,只好從零開始,研究學習 C4D 建模膠佬的手藝,現在做工也越發精良了。
這家小店,不僅是母子兩代人共同的事業,也成為了他們隔空理解的橋樑。
年輕人在這裡匯聚一堂,新的梗文化也生長出來。
既然在閒魚,萬物皆可變現,那麼自然,萬物皆可賣掉
於是網友們開始善用“賣掉了”的水印,把公司的賬號賣掉,把社畜的自己賣掉。
把即將一統江湖的momo頭像賣掉,把忍無可忍的比格賣掉,把以一敵萬的蟑螂賣掉。
把微瑕的男朋友賣掉,把不想要的工作賣掉,把不聽勸的老闆也賣掉。
最後連閒魚都差點被“賣掉了”。
年輕人看似耍寶,實則在用“賣掉了”調侃和自嘲,對抗生活的煩惱。
這就是閒魚的現狀,神奇而包羅永珍。
或許閒魚最初源於“閒餘”,但包容性讓它形成了特殊的生態,容納年輕人無限的創意。在集體智慧的澆灌下,無數神奇的寶貝、神奇的使用者得以生長,讓“閒餘”進化為“無限可能”。
事實是,閒魚早已成為年輕人的神奇樂園。
他們熱衷於在這裡體驗那些熱門的、流行的、有趣的內容,就像體驗不同的遊樂專案。
潮流趨勢因此得到哺育,開始茁壯生長。
譬如當下,魔童哪吒的周邊需求量一路飆漲,小馬寶莉的高位卡供不應求。
二次元遊戲周邊上新,也催化了穀子文化不斷火爆
到了春暖花開的現在,四坑需求也同時暴漲。據可靠訊息表示,近期在閒魚釋出四坑類商品,出手機率高一倍,使用者想要回血應該抓住時機。
卡著考研出分的時間,各種考研經驗都被編撰成文,衡量價值,一路暢銷。
正如安迪·沃霍爾所說:“賺錢是藝術,工作是藝術,好的生意是最好的藝術。”當有人一次次把個人經驗掛上連結的時候,正是在用行動演繹這句話。
他們交易的不只是物品或知識,而是對生活的註腳,對消費的解構。
在這背後,不僅僅是年輕人在付出創意和熱愛,更有閒魚透過技術升級和科技加持進行反哺。
去年,閒魚X福布斯中國副業100評選公佈,其中很多副業聽起來讓人啼笑皆非:膽小不敢表白有人幫你陪練;追人沒有頭緒軍師作為後援;只需要50塊,你就能享受“貓咪絕育壞人表演”服務,避免和家貓陷入冷戰。
他們順勢推出了上閒魚搞副業,專門為大家五花八門的副業技能提供展示空間。光是去年雙十一,就有200多萬件副業商品釋出,足可見大家搞錢的熱情。
後來,AI技術也被接入。
一邊,是用大資料模式搭建信用分體系,讓使用者的資質清晰可見。
另一邊,連發布商品也不用操心,只要上傳一張圖片,AI就能即可一鍵生成文案;如果使用者太忙,AI還能全程託管,從回覆資訊,到智慧調價,到提醒發貨,全權代勞。
從每一年春暖開花時“閒魚富蘇季”,到雙十一時的“狂賺節”,閒魚動不動就搞活動,發福利,也是變著花樣支援年輕人追求愛好,培養興趣,鼓勵他們尋找商機、創業實踐。
就在剛剛過去的“三八婦女節”,閒魚還熱鬧的搞起了【富女節】,3月8日-10日,上閒魚搜“富女節”,就能領專屬富女證,贏至高3888元富女津貼。
過節日不一定要花錢買禮物犒勞自己,讓錢包鼓起來、讓精神富足起來,也是很好的獎勵。
我們覺得攢錢很辛苦,壓力特別大
閒魚用五花八門的神奇活動,努力幫大家把副業搞得風生水起。在這裡,我們不用勉強自己去適應別人,而是可以透過交流和溝通,去發現彼此適應的交易物件。
年輕人實現了更快樂的“有錢花”生活,同時讓閒魚進化為更神奇的文化社群。
閒魚的神奇,由神奇的人、神奇的寶貝共同孕育。
恰逢其時,閒魚為年輕人創造機會,年輕人在閒魚創造價值。
相輔相成,於是雙贏。
有資料提到2024年活躍在閒魚的年輕人搞副業平均賺了3660.5元,這一年,945.4萬年輕人在閒魚釋出副業,人群規模大幅提升,00後佔比高達40.8%
平臺日均交易額突破10億,上億年輕人已經在閒魚賺到了。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人在這裡發現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我們不一定要苦大仇深地工作,完全可以體面又快樂地站著,把錢賺了。
更重要的是,當下的閒魚不只是斷舍離的工具箱,而是野蠻生長的試驗田有人出售“人生的碎片時間,有人把考研筆記包裝成“知識盒子”。
每筆交易背後,都是一場微觀的消費革命:年輕人不再為商品買單,而是為情緒價值、社交認同和個體敘事付費。
他們藉助閒魚重新定義了價值體系。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定義自己的“有用”:生活在小縣城的使用者,能借助閒魚跨越網路,收入反超一線白領;還在讀書的學生,也可以靠著各種小技能,攢下第一筆旅遊基金。
新的消費規則得以重新建立:
“我不認同普世定義的物品價值,我只為對味兒的事和對味兒的人買單。
年輕人拒絕被定義,於是重新定義價值他們厭倦標準化,於是發明新規則
閒魚樂於接納他們用反常規的方式,重塑消費市場的底層邏輯消費從“佔有”轉向“體驗”,價值從“新舊優劣”轉向“情感濃度”。2025年,中國的閒置物品交易有望突破3萬億元,龐大市場背後是迴圈經濟的進一步升級。
歸根結底,閒魚的神奇,本質上是年輕人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外化。
他們將他人眼中的雞毛蒜皮變成重要的生產元素,以鬆弛卻體面的姿態應對生活,掀起了新的消費革命。這場革命必然是顛覆性的,因為它關乎一代人如何用創造力,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找到消費的終極意義。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