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大媽拖車領救濟物資,被質疑不是災民是“零元購”

捐贈現場"推積如山"的鞋子、衣服,需要的人可隨意領取。(記者邵敏/攝影)

洛杉磯野火導致無數人流離失所,面對史無前例災難,很多人自發捐贈救災物資;但也有一些人被質疑不是災民,卻在領取免費物品,像是"零元購"。有人爆料,看見華人大媽、大叔拿拖車,在捐贈場所隨意拿東西。
亞凱迪亞跑馬場(Santa Anita Park),最近幾天成為民眾自發捐贈救災物資的場所之一。源源不斷的車輛,裝載衣物、食品、礦泉水等生活用品到此;民眾慷慨捐贈,進入跑馬場的車隊排成長龍。捐贈物資十分豐富,來到現場感受氣氛的華人張先生表示,"你能想到的日常生活用品,這裡幾乎都有。"
很多人在捐贈點挑選需要的免費物資,包括不少華人面孔。一位不願具名的市民稱,看到華人大媽、大叔拖行李箱,隨意拿取各種救災物資,"他們就像過春節買年貨,這些東西全免費。"華人大媽究竟是不是這場大火的災民,目擊者表示並不清楚,只是猜測,"他們看上去很開心,不像剛遭受火災、居無定所的難民。"
更有華人在社群發圖片、影片稱,後悔沒有帶拖車,"免費東西太多,有拖車還可以扛幾箱水回家";"很多盒飯、披薩免費拿,想要多少拿多少";"我就是去看熱鬧,沒想拿什麼,但志願者太熱情,直接發袋子讓我隨便挑"。
類似訊息引來其他華人評論者罵聲,認為此舉丟盡國人臉,"這些人看上去就不是災民,拖著大箱子挑選免費物資,他們拿得理所當然,看著心裡難受。"也有人質疑,"被燒燬房子的大多是富人,他們不會需要這些二手救災物資,也不會來這裡吃免費食物。"
住在伊頓野火(Eaton Fire)附近的華人居民Rachael表示,雖然家在疏散警告區,但受野火影響並不大。父母最近幾天也去跑馬場看熱鬧,因為不識英文,結果拿了一袋貓糧回家,讓家中並無寵物的Rachael啼笑皆非,"我趕緊讓爸媽送回去,告訴他們中美文化環境不同,不能看到免費東西就隨便拿,要留給有需要的人。"
對非災民卻在領取救災物資,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去過現場的林女士指出,此次跑馬場收到的物資超過預期,以至現場標示:不再接受衣服、鞋子等捐贈。"領取者除華人外,更多的是其他族裔,他們也不一定都是災民,我們也不能總把矛頭指向華人大媽"。
"有些人在這場大火中痛失房產、家人,也有人遭受心理上的恐懼和不安,從這個層面說,他們都是災民。"林女士認為,只要這些生活物資確實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而不是浪費,就可以領取,"有人捐贈,有人接受,人們在傳播善意、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癒"。
來源:世界日報 記者邵敏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