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曾被多項研究認為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但最新的研究顯示,尤其對於老年人而言,適度的螢幕時間可能有助於延緩認知能力的衰退,甚至減緩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失智症的典型症狀就是認知功能逐步下降,而這項研究表明,使用智慧手機可能對大腦健康有所助益。
本次研究對4萬多名50歲及以上的成人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常使用智慧手機的成年人,其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較少使用手機的成年人更慢。這一結果令人驚訝,因為之前智慧手機的使用曾與“數字失智症”這一概念掛鉤。所謂“數字失智症”,是指長期依賴數字技術可能導致智力衰退,但最新研究未能找到這一說法的支援證據。
相反,研究表明,能夠跟上科技步伐並掌握如何使用應用程式、瀏覽內容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成年人,往往能保持更好的認知能力。對於認知能力可能出現下降的領域,如記憶和方向感,數字科技也能提供有效幫助。例如,使用GPS和日曆提醒功能的成年人,即使認知有所差距,仍能較為高效地自主生活。
然而,科學家強調,單純地漫無目的地瀏覽手機並不足夠,真正有助於保持認知功能的是,積極使用手機進行思維刺激和與他人保持聯絡。因此,這項研究強調了數字技術在幫助成年人維持大腦健康方面的潛力。儘管這項研究帶來了積極的訊號,但研究人員也指出,理解數字科技與大腦功能之間的關係仍處於初步階段。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探討數字技術使用是否真的能夠長期維持認知功能,或者是否認知能力較好的人群更傾向於使用這些技術。不過,無論結論如何,科學家們認為,適度使用數字科技並不一定有害,實際上,它可能比許多人意識到的更有益。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