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戰新
“杭州六小龍”爆紅後,全國各地興起了一股“研究杭州、學習杭州”的潮流。
但杭州,絕不是想學就能學的。
表面上看,杭州提出的概念“產業鏈招商”“建鏈、補鏈、強鏈”“最多跑一次”“投早投小投科創”“耐心資本”“生態賦能”,似乎耳熟能詳,可能十八線小縣城的招商幹部,也能說上一二。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城市說得天花亂墜,但執行效果大打折扣,讓企業家寒心。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城市,鳳毛麟角。
魔鬼藏在細節裡。今天給大家分享4個杭州招商的“秘訣”,看看杭州政府招商,牛到什麼程度。
杭州招商,99%的城市根本學不會。

政府辦公室給企業用
杭州對企業的愛護,刻在骨子裡。
2006年,“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應邀拜訪杭州市科學技術局。交談過程中,局領導得知“丁香園”辦公位不足、部分員工只能居家辦公後,主動提出願把本單位五樓的閒置辦公室,租給李天天團隊使用。租金價格極低,相當於免費。
這件事情,對李天天的觸動極大。
要知道,“丁香園”當時只是一家小微民營企業,要錢沒錢,要背景沒背景,命運多舛,前途未卜。但是,杭州幹部非但沒有輕視他們,反而把他們當作了“自家人”。
兩年後,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丁香園”資金鍊近乎崩潰。科技局再次出手,幫“丁香園”拿到了100萬的銀行貸款,救人於危難之中。
窺一斑而知全豹。透過“丁香園”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杭州政府對民營企業、初創企業有多力挺。
你說,這一點能學嗎?99%的城市根本學不會。
正是因為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所以杭州才會被稱為“民營經濟之都”。2023年杭州市場主體達到167.8萬家,這意味著,杭州1237萬的常住人口中,大約每7個人就有一位“老闆”。

硬剛“遠洋捕撈”
杭州發達的民營經濟,有時會引來一些外來的“覬覦者”。
近年來,由於財政收入增長放緩,有些地方就打起了浙江企業的“歪主意”,跑到浙江來搞“遠洋捕撈”。
為了保護本土企業,杭州市上城區九堡派出所曾釋出一條讓人看了熱血沸騰的公告。標題就很霸氣——“外地公安不得非法入企辦案”。
最後一段話也意味深長,“如發現杭州市以外的公安機關,在沒有九堡派出所或上城區公安分局民警陪同下,非法入企辦案的,請立即:110報警+錄影取證”。

這就讓轄區的企業,理直氣壯地自我保護,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浙江檢察機關也全面展開護企行動,幫助123家企業解凍賬戶資金7000餘萬元、解封房產6套、解除扣押汽車20輛。今年浙江兩會期間,浙江甚至把“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中。
你說,這一點能學嗎?99%的城市根本學不會。
浙江和杭州如此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保護民營企業,給企業家們十足的安全感。浙江也堅持,會為所有合法經營的民企,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企業需求“分鐘級”響應
為企業服務,不但要在特殊時刻保護企業,更應在平時做好企業的“店小二”。
2023年,杭州一家做消防無人機的企業老闆,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杭州某產業園的主任提出了借消防車的需求。沒想到10分鐘後消防隊就把電話打了過來,消防隊長表示:你什麼時候用,我就什麼時候開過來。
這還不算啥,還有比這更誇張的。2023年,一家做AR眼鏡的杭州公司,被評上了餘杭區獨角獸。該企業創始人按照提示,在網上走成了申領300萬元補貼的流程。
八分鐘後,這筆錢就打到了企業賬戶上,一分都沒少。
如此高效且貼心的服務,打動了這兩位老闆。如果在他們老家,民營企業是很難接到消防車的,可能要開好幾個會議才能確定;政府的補貼就更難拿了,不要說企業的300萬了,就是人才補助的幾千元,可能都要等幾個月才會發下來。
這就是效率差距,別的城市要好幾天甚至好幾月才能辦好的事情,在杭州只要幾分鐘就能搞定。
你說,這一點能學嗎?99%的城市根本學不會。
全國網友都知道,浙江有個超級APP“浙裡辦”,有求必應,秒辦秒批,比《西遊記》的觀音菩薩還要好使。開啟社交平臺,我們能看到很多關於“浙裡辦”的好評。
有個東北網友,講述了自己在杭州辦戶口的經歷:當時,他少帶了一份原檔案,只有影印件。按照流程,“浙裡辦”工作人員立即給東北有關部門打電話核對。電話那邊的人囉裡囉嗦、推三阻四,把“浙裡辦”工作人員惹怒了,發出靈魂拷問“你們就是這樣為人民服務的嗎”,然後就幫東北網友辦了證件。
急企業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杭州政府的服務,令很多人感動。

高薪高學歷的“強悍”招商戰隊
最近,一位叫程燦的90後招商科長,上了網路熱搜。在接受杭州媒體採訪時,他袒露了自己的工作“秘訣”:
我一直覺得企業有“厭蠢症”,我們不能做那個蠢的人。作為創業者,肯定不希望碰到一個不懂專業或者不做前期工作的這麼一個聊天者。

正因如此,程燦每次去科技企業拜訪之前,都會做大量的功課,學習相關科技知識,瞭解企業的狀況,預判企業的需求,再擬定一份方案。這樣當他出現在辦公室時,企業家就不需要說任何廢話,可以直接提訴求,提高溝通效率。
但凡是跟政府打過交道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幹部有多難得。
而杭州這樣的幹部可不止一個,而是整整有一大批!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杭州每年都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等頂級名校招聘一大批研究生,把他們派到發改委、經信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人社局等關鍵部門。
光是餘杭區2018年招聘的公示名單,這樣的碩士博士就有48個之多:

為了吸引名校生來杭州,杭州政府給出了非常豐厚的待遇,年薪少則30多萬元,多則50萬元。這個薪資相當誘人,房價比杭州高一倍的北京上海都未必能給這麼多。
此外,杭州市每個月都會邀請院士專家來幹部們講課,講授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前沿知識;還定期組織年輕幹部去金融機構、企業、工廠考察調研,掌握最真實的產業資訊。
既有理論指導,又有實戰經驗,杭州年輕公務員很快就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幹部。
正是有了這些幹部,才會流傳出這樣的招商佳話——“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分享了一個故事:
“杭州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飛了1萬多公里,來到我們波士頓辦公室的。那一下午,考察團沒有聊杭州有多好,而是在聊腦機介面技術未來的發展。”“顯然他們做了大量功課,我非常感動,感覺千里馬終於遇到了伯樂。”
為了打消幹部的後顧之憂,杭州建立了容錯糾錯系列機制。2024年1至10月,全市實施容錯糾錯(含備案)事項43件,對89人實行容錯免責或減責。
你說,這一點能學嗎?99%的城市根本學不會。
幹事創業,關鍵在人。杭州有一批尊重企業、聰明好學、敢闖敢幹、高薪高學歷的“強悍”招商戰隊,何愁大事不成?

結語
以上四個秘訣,我公開寫出來,但99%的城市都學不會。不信,你可以對照一下:
有多少局長會主動把辦公室讓給一個小微民企?
有幾個派出所會為了民營企業去得罪外地同僚?
有幾個部門願意為民企的非常規需求加班幹活?
有幾個城市能持續高薪攬才,給年輕幹部免責“兜底”?
這些事情之所以很難做好,不是因為缺錢,也不是因為缺人,而是缺思想。
很多地方都有“官本位”觀念的影子,很難設身處地為民營企業著想,更別提主動服務和熱情相助了。
正如王陽明所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資料
1、《年薪最高50萬 餘杭再次面向清華、北大、海外高校招聘》,杭州網,2019年6月21日
2、《杭州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招聘公告》,杭州市投資促進局,2025年3月19日
3、《杭州到底吸走了深圳多少優質企業》,湖畔自留田,2025年3月25日
4、《浙江省政府智庫出手,解密“杭州六小龍”何以扎堆出現》,富貴門,2025年2月17日
5、《每天279人奔赴“未來城市”,揭秘數字經濟催生的“青春引力”》,每日商報,2025年3月13日
6、《和杭州政府打交道要喝酒拉關係嗎?在杭東北創業者:真不用!》,華東局,2025年3月3日
7、《為何是杭州,從這幾件事說起》,央視新聞,2025年2月17日
8、《贊杭州“恐蠢畏不知”的招商官員!》,建勳說服務,2025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