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花唄,年輕人用出了新花樣

文/姚淼
編輯/張成
如今的年輕人用花唄,是你熟悉,又不熟悉的。
武漢的匡匡,把敦煌的青鳥圖案設成了花唄皮膚,每天付款時,都能看到不同的吉祥話。今天的是“三餐四季,溫暖有趣”,她決定今天午飯要多吃一點。
杭州的梨子,習慣了不時開啟花唄賬單助手,看看消費進度,距離本月5000元的上限還有多少。進度提醒87%,即將花超,“最近能不花的就不花了”。
天津的阿蘇,把AI生成的花唄手賬分享到朋友圈,這筆53元的咖啡消費,讓她想到了上週二和許久未見的朋友暢快地聊了一個下午。
合肥的小徐,想要給父母更換一臺冰箱,快過年了方便囤貨。最後他選了海爾的一款,在國家以舊換新補貼之外,還能用花唄分期免息,減少資金佔用。
……
自2014年誕生至今,花唄已經走過十年。十年變遷,讓這項原本誕生於支付場景下的配角,慢慢長出了血肉。
這些創新變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成長於一套不斷進化的系統中,更多是對使用者需求的響應,持續生根發芽。
怕花超?
引導年輕人把消費管起來
梨子研究生畢業後,到杭州從事文案創意工作,這已經是第二年了。收入剛剛起步,但需要花錢的地方還不少:搬出合租房、租個屬於自己的小單間;想要給自己添置一臺相機;還想報個培訓班考出咖啡師資格證……
跟父母開口是不可能的,梨子慶幸自己有花唄。這個月的消費,可以下個月再還款,給了她週轉緩衝的時間。雙11品牌商提供的花唄分期12期免息,讓她比計劃更早地用上了相機,開始嘗試小紅書博主的副業。但她也擔心自己會管不住手,花了不該花的錢。
像梨子這樣,有消費信貸需求,但又擔心自己會花超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花唄做過一份使用者調研,超過7成的使用者選擇希望機構透過“提供管理工具,加強告知和提醒,讓自己花錢有規劃”。
可怎麼幫年輕人管起來,引導建立理性觀念?最早,花唄直接在使用者每一筆付款頁面打上“理性消費”的提醒,引來罵聲一片,“買張火車票,買瓶水,買個早餐,為什麼要提醒我理性消費?!這怎麼就不理性了?”
花唄還做過一次業務決策,把年輕人的額度一刀切到3000及以下。使用者罵得更大聲了,“我們辛辛苦苦攢下的額度,怎麼說沒就沒了?”“額度用不用是我的事情。”“額度使用我有規劃,突然降額,資金週轉計劃全被打亂了。”……
2020年底,花唄開始系統思考,如何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讓使用者清晰瞭解利息的收取標準、提供方便的金融工具、引導使用者進行合理的消費控制和還款安排,一旦這些工作做好,使用者的額度管理能力自然會有提升。
花唄陸續為使用者提供了賬單助手、明星來電、花唄週報、額度管理等輔助管理工具。其中賬單助手,是國內首個適度消費管理工具。
用花唄賬單助手管理自己的消費,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
用了賬單助手,梨子會自己設定當月額度的上限,檢視細分類目的賬單分析,能收到動態的大額消費提醒和超值提醒。她覺得按月展示賬單進度很有用,平常分期免息買東西,分攤到每個月沒多少錢,“但架不住會買多,所以一看到未來每個月的賬單就立馬清醒了”。這就是賬單助手在使用者消費過程發揮的作用。
如今,和梨子一樣,在用賬單助手的花唄使用者,超過了2.4億人。
額度能互動,
“我的花唄我做主”
新晉小紅書博主匡匡,大學讀的是法律專業,雖然考到了法律職業資格證,但最終沒有選擇從事法律相關的工作,她想先試試,自己還有哪些可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像匡匡這樣的年輕人,職業選擇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自由化、網路化的特徵,博主、網路主播、工作室主理人、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
他們的收入有時不夠穩定,需要資金週轉。但他們的職業特性,又決定了他們很難拿出工資流水、社保、公積金這些傳統金融風控模式要求的資訊,因而很難獲得信貸服務,即便有,更多也是利率較高的現金類貸款,很難獲得低利率、有免息期的消費信貸服務。
花唄看到了匡匡們的需求,近期上線了一項額度互動管理的新功能。匡匡進入頁面,根據指引上傳她的法律職業資格證,隨即就獲得了500元的提額。雖然不多,但匡匡也很開心,“我還有好幾樣證書呢”。
交材料漲額度,年輕人有了更多額度管理的主動權
花唄的這項互動提額的功能,能夠有效識別、解析使用者提交的多元、碎片化資訊,刻畫信用,提升額度。希望讚賞使用者的每一份努力和成績,送上一朵額度小紅花。
首批開放的使用者,就是匡匡這樣的職場新人群體。首批支援上傳的材料有近20項,除了法律職業資格證,還有教師資格證、導遊資格證、初級會計等職業類證書,以及託福、雅思、多鄰國等語言類證書,以及校、省、國家級獎學金等榮譽類證書。
社交平臺上不少使用者分享自己互動提額的結果
這一改過去花唄額度都是花唄單方面授予使用者的狀態。使用者在基礎額度之上,可以透過互動,提高額度,也可以透過互動,自行降低額度。也就是說,花唄幫使用者管住額度的油門剎車,但使用者可以自己掌握額度管理的方向盤,向金融健康再邁進一步。
花唄分期免息,
消費者和商家都“真香”
小徐喜歡用花唄,則是因為買大件的時候,能夠用花唄分期免息付款。
“突然少了一大筆錢,內心會很emo。”在小徐看來,分期免息的最大特點就是“精打細算”,“我知道,免息不是真正的無息,相當於商家幫我把利息付了,這是一種促銷的手段。但它對於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好事情。”
剛工作的時候,小徐透過分期免息方式購買了電動車,“這傢伙要3000多元,我分了6期,每個月還500多元,買電動車的成本平攤到每個月中,不用一次性支付太多的錢,也可以更好地安排資金使用。”他還補充道,“騎電動車的時候,我時不時會想起這傢伙每個月花掉我500多元,就會下意識告訴自己要在日常開支中省一省。”
像小徐這樣習慣於使用分期免息的消費者,正越來越多。艾瑞諮詢2023年釋出的《分期免息工具價值研究白皮書》調研顯示,使用過分期免息的消費者,超9成認為是省錢工具,超6成即便當下可以全額付款,也更傾向於選擇分期免息的方式消費。
消費者愛用,商家就願意提供。光是今年雙11,成交額過億的品牌中,超八成都為消費者提供了花唄分期免息。224個家電家居品牌,在現貨開賣的頭一個小時,成交就超過了去年全天,與60%的“國補”商品還能額外支援花唄分期免息有著直接的關係,進一步降低了消費者換新的門檻。
今年雙11,消費者發現支援花唄分期免息的商品更多了
和使用者,在一起
花唄“聽”到使用者聲音,誕生的產品功能,還不僅於此。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記手賬的習慣,從而讓自己每天的消費“有記可查”。雖然花唄賬單和花唄週報可以清晰檢視消費記錄,不少使用者給花唄進一步“提需求”:不光有數字,還要有圖片,能夠為大家生活的細節點滴做個美好記錄。
今年花唄上線的小功能“花唄手帳”,將使用者使用花唄在不同場景的消費,用AI生成有精美圖片和文案的手賬,引來大量年輕人在社交平臺上自發分享。
年輕人在社交平臺自發分享花唄手賬
年輕人喜歡皮膚,喜歡接好運,花唄推出了敦煌、三星堆兩款國寶主題的皮膚,使用者可以免費更換,更改自己的花唄主頁和付款碼等外觀。
花唄敦煌、三星堆文物皮膚每天有不同的吉祥話
匡匡就是最先體驗的使用者之一。最讓她驚喜的是,不同文物皮膚上還有不同的吉祥話,“每天開啟花唄,都能看到不一樣的祝福,一天心情都好了”。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希望有更多的文物能登上花唄皮膚,當時還吸引近50家博物館@花唄,線上給自家寶貝“報名”。
匡匡和梨子們覺得,花唄好像還是那個花唄,但又好像和以前不同了,熟悉的是,還是方便,不熟悉的是,似乎花唄比以前更在意使用者會不會花超,分期免息的福利是不是紮實,甚至在意有沒有向用戶提供一些情緒價值。
這或許是“被罵出來”的經驗。幸運的是,犯過錯的花唄,依然是10歲正少年,如果能少一些年少莽撞,多一些平和成熟,擁有創新基因的它,未來的路依然可以長遠。
RECOMMENDED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