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北京的中小學開學了。身邊的家長們也終於恢復到了正常的生活模式,連帶著讓我們辦公室的活躍度也降低了一些(暑假期間同事們會時不時帶娃來上班)。
不過對於帝都的家長們來說,這次的新學期有一點特別。那就是北京教委發了個《最佳化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在校課間時間指導意見》,從小學到初中,義務制教育階段的每天的課間休息時間都做了“最佳化”,小課間從10分鐘休息時間變成了15分鐘。
我找身邊的朋友、同事們要了一下他們收到的新時間表,雖然中小學之間、不同學校和不同年級之間會有差異,但基本上大部分的小課間長度,都從10分鐘改成了15分鐘。舉個例子:

但我在標題中的“多”打了個引號,或者說,用最佳化而不是增加來形容這次的變化。是因為小課間多增加的這些時間,主要是從大課間挪過來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北京家長在評論這次變化的時候,用“朝三暮四”來打趣。

不過還好,“最佳化課間”雖然是這次上熱搜的內容。但實際上北京教委此次《指導意見》中,也有一些我覺得會更有實際作用的要求:“豐富課間內容”、“穩妥落實推進”,尤其是最後一條“強化監督檢查”,要求各區教委負責監督禁止拖堂,杜絕不讓孩子出教室等情況。

各區教委要進一步規範教育教學秩序,嚴禁拖堂和提前上課,不得隨意縮短學生課間活動時長,不得對學生課間活動設定不必要的約束,堅決杜絕課間禁止學生出教室的問題,建立學生課間時間調整的檢查反饋機制,形成工作閉環。透過多種形式做好向家長的宣傳解釋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援,主動接受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所以至少能看到,北京教委也知道,這個問題並不是簡單可以靠“朝三暮四”就解決的。
其實需要教委這樣下指導意見來糾正,就已經說明了,目前中小學生缺少課間活動問題的嚴重程度。
去年這個時候,我曾經在文章中做過一次調查,請各位家長投票說明一下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課間活動情況:
結果只有25%的家長說可以自由出教室在校園中作戶外活動,37%可以出教室但不能到戶外。更有20%的家長說孩子在教室內的活動也有限制。

所以這才是目前課間活動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 很多孩子在小課間並沒有機會外出到操場作戶外活動,那多5分鐘就能有本質區別嗎?
當然這裡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有些是因為班級樓層高,有些是因為孩子年級小有安全顧慮。但的確有很多時候,是因為上課拖堂,課間佈置練習而導致失去了戶外活動。或者更直接,只是因為學校或者老師怕麻煩,就禁止學生出教室或者出樓活動(我自己前些年的經歷就是這類)。
而想解決這個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指導意見就能做到的。它會涉及到的,可能又是那些我們唸叨過無數次的,教育改革的深層次問題。
但我個人僅僅從一個普通家長的角度出發,只是很樸素地希望孩子能有一個更健康的身體,以及和我小時一樣,那些課間和同學們嬉戲運動的快樂回憶。
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學校,相比一年前,有了什麼變化?—— 孩子的課間活動,是更豐富自由,還是沒有變化,還是有更嚴格的限制了呢?

特別說明:因為微信又……“改版”,現在如果沒星號的話,基本就很難看到我們的文章推送了,所以勞煩大家將我們公眾號設成“星標”。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