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海歸人才與江蘇的“邂逅”之旅

“江蘇這方面的產業鏈非常完備,我們是肯定要落地在江蘇的。”
“產學研協同做得太棒了!”
“看資金扶持最高好像有幾千萬,力度很大了。”
……
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積極發揮歐美同學會“留學報國人才庫”作用,江蘇省歐美同學會於2022年6月啟動實施“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海歸人才產業考察暨創新創業洽談活動(以下簡稱“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進一步加強海歸人才思想政治引領,凝聚海歸人才力量,釋放留學人員活力,推動科技創新創造,服務江蘇重點產業發展。
“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由江蘇省歐美同學會主辦、各設區市歐美同學會協辦,緊密圍繞各地區域產業發展實際和人才需求,邀請有意向在江蘇發展的海歸人才考察創業壞境,瞭解江蘇歷史文化和人才政策,搭建海外學子來蘇創新創業平臺。
考察交流 共話發展
自2022年6月啟動至2024年末,“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深入到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鹽城、揚州、泰州等地,共舉辦了11期,實地參觀考察交流83家園區及企業。
2023年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南京棲霞站
在南京,博士團一行聆聽了創新創業政策推介,海外名校優生代表作了交流分享。現場兩位在寧的海歸創業者代表化身“推薦官”,向師弟師妹們分享了個人在寧創新創業經歷和體會。還赴江北新區、麒麟科創園現場考察了創業街區、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南京資訊高鐵研究院、中科南京軟體技術研究院、中科南京人工智慧創新研究院等。在牛津大學攻讀AI製藥博士學位的趙思邈說,透過活動,不僅瞭解到南京很多給力的產業人才政策,還透過現場考察對接了科投機構,“我們聊得非常愉快,能明顯感覺到對方很瞭解我們技術人員創業需要什麼,對成果轉化、產業鏈、政策扶持也非常精通。”
在蘇州,海外名校優生們先後參加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開幕式、2024“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蘇州·崑山站啟動儀式、全省留學人員工作調研座談會等活動,並參訪在蘇州高校、科研院所、科創基地、展示中心、古城古鎮等單位載體,全方位、多層次瞭解蘇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創新創業環境。活動期間,大家還欣賞了非遺文化崑曲、遊覽江南水鄉典範周莊,沉浸式感受江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2023年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江陰站
在無錫,錫山區委人才辦、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錫東新城商務區、江南大學和無錫學院相關負責人做宣講推介和人才政策講解,牛津大學人工智慧訪問學者做創業經驗分享,帶領海歸學子們沉浸式感受在錫創新創業的便捷性和成長性。“‘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為我們提供了與海外名校優生合作交流的機會,無錫學院也會繼續招才引智,為錫山區高質量發展和無錫產業強市建設進一步賦能增值。”無錫學院相關負責人汪磊說。
在鹽城,舉辦了兩場“海創未來·鹽城海歸人才引進洽談會”,鹽城師範學院、鹽城市濱海縣做人才政策推介,鹽城市亭湖區、黃海新區做產業環境推介。5名博士對接了專案合作意向,4位博士對接了求職意向,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每到一處,海歸博士們都認真聽取介紹,積極交流互動,透過與企業、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深入探討,瞭解行業發展情況及市場佈局。
2024海外名優江蘇行——全球TOP5頂尖名校專場
此外,活動還衍生出另一個品牌活動——“海外留學人員組織負責人江蘇行”,2024年舉辦了“海外留學人員組織負責人江蘇行”研習班、對話“牛津、哈佛、斯坦福”、全英留學人員行前會等活動。截至2024年底,已與43家海外高校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18家國別學聯、67家海外社會團體協會等組織建立聯絡。
“雙向奔赴”
促進優質專案落地
江蘇歷來是留學人員和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其中一部分人才正是因為“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與江蘇結緣。該活動已吸引來自29個境外國家(地區)、204家海外高校的1351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報名,受邀參加人數349人(其中博士佔比90%左右)。
截至2024年11月,“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達成的人才、專案對接簽約54個,其中落地成果25個,實現了城市高質量發展與人才全面成長的“雙向奔赴”。

張麟博士(圖中)

“透過參加‘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我感受到了江蘇對於人才的高度重視與熱切渴求。從精心安排的行程到與行業精英的交流,都讓我體會到江蘇對人才的尊重,政府與企業積極搭建的廣闊平臺,為我們提供了無數可能。”墨爾本大學博士畢業的張麟2021年參加“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後選擇落地江陰,於2022年創立了江陰墨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基於高通量多組學和影像多模態真實世界臨床資料的結直腸癌智慧化早篩和臨床決策一體化平臺的研發和產業化。
“選擇落地江陰,是我無比正確的決定。這座城市融合了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強勁的現代活力。古老的街巷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蓬勃發展的產業園區又展現出創新進取的衝勁。這裡的工作環境充滿機遇與挑戰。企業擁有先進技術與理念,在專案推進中,我能充分運用所學知識,還能不斷接觸前沿內容,個人專業能力得到飛速提升。”張麟說,江陰的人文關懷也讓我印象深刻。當地組織的各類交流活動,幫助我迅速融入,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交流經驗、分享心得,拓展了人脈資源。我會繼續努力,為江陰發展貢獻力量。
張翼博博士
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理學專業的張翼博博士參加了2023年8月舉行的“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在活動中,我結識了許多優秀的留學歸國人才,對江蘇的創新創業環境有了深刻的瞭解。也因為這個活動,我加入了北京順義區歐美同學會並擔任副會長,進一步擴充套件了資源。”
之所以選擇落地江蘇,張翼博考慮到江蘇各項政策的友好性和生物醫藥產業的優質生態。“這裡集聚了眾多高階人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資本資源,為創新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和園區提供全面的幫助和支援,包括政策優惠、辦公場地、科研資金以及對接資源等,為企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期,張翼博帶領團隊創辦了科學智慧CRO企業——摩爾未來,並完成了商業模式閉環,同時在無錫設立了公司。目前,團隊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團隊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他表示,接下來計劃與行業領先企業展開深入合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生物醫藥領域智慧化發展。
趙曉宇博士
“參加‘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活動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江蘇的創新生態環境日益成熟,為創業者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豐富的資源。透過與來自各行各業的頂尖創業者交流,我深感江蘇對於創新技術的渴望和支援,這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和動力。”畢業於帝國理工學院的蘇州生醫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趙曉宇認為,蘇州的產業環境充滿活力,擁有完善的技術支援和商業化平臺,使得初創企業能夠迅速成長。
“這裡不僅提供了先進的研發設施和辦公場地,還有一系列的市場推廣和資本對接服務,極大地助推了公司快速發展。”趙曉宇帶領的生醫視界團隊的全定量4D拉曼成像技術在精度和速度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功將市面上的半定量拉曼分析推進至全定量分析水準。透過一鍵式分析軟體可以一次性觀測所有可以提純的生物分子和藥物成分,解決傳統藥物檢測和細胞分析效率低、程式複雜、有毒害和成本高昂等問題。
“目前我們公司處於全定量生物分析藍海市場的首位。”趙曉宇表示,未來將繼續擴大研發投入,完成第三代分析軟體和全自動拉曼顯微鏡的開發。同時積極探索與國內外醫院、高校、研究機構合作,將這項技術應用到更多的醫藥研發和臨床診斷中。此外,還計劃進一步拓展到石油石化、半導體等領域,為更多行業提供高效、準確的檢測技術服務。
人才聚,事業興。隨著江蘇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對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長。像張麟、張翼博、趙曉宇這樣透過“海外名校優生江蘇行”落地江蘇創新創業的海歸人才還有很多,這些案例是江蘇不斷最佳化營商“土壤”、強化人才服務的縮影。越來越多的海歸人才來到這裡,為江蘇乃至全國的創新創業生態注入新的活力與動能。
來源 :《留學生》雜誌
文 :王威
今日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