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鐵王座」之爭:3萬億時代,誰主沉浮

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未來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寧波銀行與江蘇銀行的巔峰對決,將決定城商行“鐵王座”的歸屬。而北京銀行與上海銀行如何變革圖新,同樣會是值得期待的行業焦點。(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文 | 新金融琅琊榜 · 董雲峰 <<<<
今年8月末,寧波銀行披露半年報: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資產總額30337.44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
這是繼北京銀行、江蘇銀行與上海銀行之後,第四家總資產達到3萬億的城商行。它們也是最早入選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的4家城商行。
從最新市值來看,這4家城商行同樣了佔據前四強。不過,資產規模最大的北京銀行,僅僅排在第三位,反倒是體量墊底的寧波銀行市值第一。
城商行的這種反差,是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在國有大行裡面,工行總資產最大,市值最高;在股份行裡,招行總資產最大,市值最高。
本文基於2024年中報資料,圍繞戰略重點、業務結構、淨息差、不良率等維度稍作展開,僅供參考。
1. 戰略重點
北京銀行以“數字京行”戰略體系為引領,打造“兒童友好型銀行”“伴您一生的銀行”“專精特新第一行”“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的銀行”“投行驅動的商業銀行”“成就人才夢想的銀行”“人工智慧驅動的商業銀行”。
江蘇銀行推進“做強公司業務,打造行業專長;做大零售業務,聚焦財富管理;做優金融市場業務,建立領先優勢;加速數字金融發展,提升科技價值貢獻;深化區域佈局,推進綜合經營;實施ESG戰略,推進可持續發展”六大業務發展戰略。
上海銀行聚焦精品銀行戰略願景,致力於成為面向企業客戶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面向城市居民的財富管理和養老金融服務專家;依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場領先交易服務商;依託傳統銀行優勢、獨具特色的線上金融服務提供商。
寧波銀行實施“大銀行做不好,小銀行做不了”的經營策略,深耕優質經營區域,從客戶需求出發,推進專業化、數字化、平臺化、國際化經營,聚焦大零售和輕資本業務的拓展,不斷打造多元化的利潤中心。
整體上,當前北京銀行更強調科技賦能與數字化,江蘇銀行與上海銀行都將公司業務放在了首要位置,寧波銀行更突出差異化與多元化。
2. 業務結構
戰略願景是一回事,實際經營狀況又是另一回事。
上半年,北京銀行總資產較江蘇銀行多了接近2000億元,營業收入反倒少了60億元;寧波銀行資產規模墊底,營業收入卻逼近北京銀行;上海銀行資產規模排在第三位,營業收入卻大幅落後。在淨利潤方面同樣如此,江蘇銀行居首,上海銀行墊底。
從業務結構來看,三家銀行的對公業務依然佔據大頭。其中,上海銀行批發金融業務(對公+資金)營收佔比達到71.95%,利潤佔比達到86.80%;零售營收、零售利潤的佔比分別為27.87%、12.84%。
相形之下,北京銀行與江蘇銀行的零售色彩更為濃厚。上半年,北京銀行零售營收127.42億元,佔全行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5.85%;江蘇銀行零售營收142.15億元,佔比34.15%。
與北京銀行相比,江蘇銀行的零售實力更勝一籌。截至今年6月底,江蘇銀行零售存款餘額8029億元,零售貸款餘額6346億元,零售AUM規模1.39萬億元;北京銀行零售存款6993億元,零售貸款規模突破7114億元,零售AUM突破1.15萬億元。
寧波銀行的業務結構相對均衡,其對公、零售與資金業務呈現出“三駕齊驅”的態勢,營收佔比基本都在1/3左右,彰顯了多元化的經營特色。
3. 淨息差
淨息差是商業銀行的生命線,其重要性在當下環境裡進一步凸顯。
在總資產不敵北京銀行的情況下,江蘇銀行的營收卻高出一截,正是在於更高的淨息差。上半年,江蘇銀行淨息差為1.90%,為4家城商行之首,放在全行業也屬於優秀水平。
寧波銀行亦然,其淨息差為1.87%,較北京銀行高出0.50個百分點,令該行在總資產相差接近1萬億的情況下,營收相差不過10億元出頭。
在行業裡,上海銀行的淨息差一直處於偏低水平,這不僅在於其大本營是中國金融業最發達、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也與其以對公為主、零售偏弱的業務結構有關。
對公並非天然意味著低息差,江蘇銀行的對公業務佔比並不低,然得益於江蘇省雄厚的民營經濟基礎,在客群上更為下沉,有著更厚的息差空間。
上半年,江蘇銀行發放貸款及墊款平均利率為4.98%,上海銀行僅為3.89%,相差超過1個百分點。這麼大的“天坑”,很難用存款成本優勢去填補了。
北京銀行的貸款收益水平與上海銀行相差無幾,但淨息差不算太落後,這要歸功於優秀的負債能力。上半年,北京銀行客戶存款平均付息率1.88%,為4家城商行最低,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分別為2.18%、2.00%、1.96%。
4. 不良率
息差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利潤,主要取決於壞賬。
如前所述,江蘇銀行與寧波銀行之所以盈利能力更強,不僅在於更高的淨息差,還在於更低的不良率。
其中,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不良率為0.89%,撥備覆蓋率357.20%;寧波銀行不良率更是低至0.76%,撥備覆蓋率高達420.55%。
這奠定了寧波銀行長期作為城商行市值領頭羊的基石,因為不良率還關乎投資者對一家商業銀行的信心。自2007年上市以來,寧波銀行已經連續17年不良率低於1%。
北京銀行與上海銀行的市值表現,之所以大為遜色,也是在於此。6月末,北京銀行不良率1.31%,撥備覆蓋率208.16%;上海銀行不良率1.21%,撥備覆蓋率268.97%。
這樣的表現並不算差,只不過寧波銀行與江蘇銀行過於拔尖了。
5. 結語
規模當然重要,但規模不是萬能的。
作為“天選之子”,北京銀行與上海銀行的經營策略相對保守,導致淨息差偏低;這本身無可厚非,真正致命的是,既沒有吃到更高的淨息差,還揹負著更高的不良率,導致盈利能力一般,估值平平無奇。
更高的淨息差,往往意味著更高的風險偏好與壞賬壓力。江蘇銀行與寧波銀行的非凡之處在於,賺到了更高的淨息差,同時維持著更低的不良率,更高的估值也就順理成章。
從最新資料來看,截至10月24日收盤,寧波銀行市值1746.65億元,市盈率6.66倍;江蘇銀行市值1669.97億元,市盈率5.48倍。
兩家銀行的市值較量已然進入膠著狀態,寧波銀行憑藉市盈率優勢暫時領先,江蘇銀行依託規模優勢步步緊逼。無論任何一方,優勢都不穩固。
到這裡,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未來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寧波銀行與江蘇銀行的巔峰對決,將決定城商行“鐵王座”的歸屬。
而北京銀行與上海銀行如何變革圖新,同樣會是值得期待的行業焦點。
REVIEW
推薦閱讀

在看”點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