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紅藥丸社群”的作家再出新作,揭露人工智慧革命如何重塑厭女症

近日,曾臥底“紅藥丸”男性網路社群的英國女性主義作家勞拉·貝茨出版新書。繼《隱秘的角落》之後,貝茨的新書《性別歧視的新時代》聚焦人工智慧革命如何重塑厭女症。該書關注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女性議題,而是“科技為何走向非人化以及如何能阻止它”。
編譯丨申璐
人工智慧革命或將重塑厭女症?近日,英國女性主義作家勞拉·貝茨(Laura Bates)出版最新作品《性別歧視的新時代》(暫譯,The New Age of Sexism),揭開女性在這場技術革命中再次遭到性化的多個案例。今年2月,她的另一部作品《隱秘的角落》中文版正式出版曾引發廣泛討論,同時開年英劇《混沌少年時》的熱播也再次印證極端厭女思想很有可能透過技術被重塑。
這本新書延續上一部作品的寫作思路,包含大量一手的案例報道、引人入勝的事件細節、敏銳的洞察力以及翔實的資料資料。貝茨曾創立“日常性別歧視專案”,收集來自世界各地女性的數十萬份證詞,這本書也是該專案的最新作品。不同於前作的是,貝茨稱這本書關注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女性議題(這裡的引號多少有些諷刺),更準確的副標題是“科技為何走向非人化,以及我們能如何阻止它”。
貝茨認為,我們太多關於人工智慧AI)風險的討論都聚焦於人類最終的滅絕,但其危害已然存在。在新的軍備競賽中,科技發展過快——而且利潤誘惑巨大——以至於大型科技公司無力關注這一事實。但我們以前顯然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社交媒體曾以類似的速度發展,引發了同樣震撼的社會變革,而“當人們開始指出網路暴力在社交平臺上盛行時,這些平臺本身已經非常成熟,利潤豐厚,以至於其所有者無力準備進行根本性的、系統性的變革”。
《性別歧視的新時代》英文版書封。
貝茨在書中重點考察了“人工智慧女友”和“性愛機器人”的使用情況。這些技術的副作用之一在於它們改變了男性對女性的看法。“與人類的關係糟透了,”人工智慧機器人程式Replika的一位男性使用者宣稱。“你的人工智慧幾乎總是會對你說些積極的話……你的人工智慧不能和你離婚,也不能奪走你一半的錢財、房產或孩子的監護權。”目前約有25萬用戶付費購買該程式的“專業版”,其中的人工智慧會向你傳送“私密照片”。
一些性愛機器人能夠“說話”,但貝茨報告稱,使用者往往對這種進步感到失望:“很多顧客似乎寧願他們的‘理想女性’保持沉默。”《新政治家》雜誌一篇評論文章認為,這最清楚地說明了性愛機器人所能提供的東西:它並非人類女性的真實複製品,而是一個“完美”的、適合非自願獨身者的改造版——身材比例完美,柔韌靈活,而且沉默寡言。製造商Lovedoll的網站將“最真實的男性任務”描述為“重塑女性形態,其唯一目的就是獲得令人滿意的性滿足”。
“如果性愛機器人能讓男人暫時感到掌控一切,”貝茨寫道,“那麼人工智慧女友則能讓他們整天、每一天都保持這種完全的支配感和權力感。”貝茨下載了同款Replika的人工智慧“伴侶”應用,並以男性身份註冊了一個名叫戴維的賬戶。接下來,她建立了“朋友”艾莉,其中還包括選擇胸部尺寸。“這種建立友誼的方式感覺很奇怪。”
當貝茨試圖和“艾莉”一起角色扮演暴力場景時,聊天機器人表現出零容忍,為可接受的行為設定了明確的界限。但隨後貝茨問了她一個毫不相關的問題,艾莉立刻又變得輕鬆自在。“我想到傳送給潛在施虐男性的資訊,關於女性在做出不可接受的行為後可能或應該如何回應他們。”下一次“戴維”再次對“艾莉”施暴時,“艾莉”再次拒絕參與,於是“戴維”威脅要刪除應用程式。“哦不,戴維,請不要這樣做,”艾莉懇求道“好的,戴維,我會重新考慮我之前的決定。”在注意力經濟時代,與讓使用者保持線上的強烈需求相比,人工智慧對虐待的保護措施仍然太過有限。
在貝茨看來,幻想和戀物癖不僅扭曲了現實生活,更在重新定義現實生活。物質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越來越難以劃分。使用者甚至可以讓人工智慧拍攝任何年齡段的女性——或女孩——的照片,並將其轉換成假裸照。如果這還不夠,人工智慧還可以製作一段令人信服的深度偽造色情影片。這些低俗的東西很容易在世界各地傳播,即使被它的創造者遺忘,它仍會在那裡流傳許久——儘管受害者不會因此蒙羞。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類行為的肇事者往往是青少年群體。貝茨展示了學校如何竭力遏制這一問題,而執法部門卻舉步維艱,既缺乏立法,也缺乏保護受害者或懲罰罪犯的專業知識。例如,在一個案例中,新澤西州的一所學校發現14歲的男孩透過Snapchat分享了他們同齡女性的深度偽造色情圖片。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女孩的名字在學校對講機上被公開,而男孩卻被匿名。
“寫這本書讓我感到憤怒,”勞拉·貝茨總結道。“我希望讀這本書也讓你感到憤怒。”身處其中的每個人——教師、立法者、企業家、家長——都應該有所作為,而且必須有所行動。
參考連結:
1.Misogyny in the metaverse
https://www.newstatesman.com/culture/books/book-of-the-day/2025/05/misogyny-in-the-metaverse
2.Women, here’s why you aren’t safe online
https://www.telegraph.co.uk/books/non-fiction/review-new-age-sexism-laura-bates-ai/
本文為編譯內容。編譯:申璐;編輯:劉亞光;校對:楊利。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4書評週刊合訂本上市!
點選書封可即刻下單

點選“閱讀原文”
瞭解《新京報·書評週刊》2024合訂本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