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一對夫婦,悲痛欲絕。
他們的孩子去世了。
悲痛之餘,這對體面的夫妻還是認為,該上兒子最喜歡玩的遊戲“魔獸世界”,寫一封告別信。
卻沒想到,發出去的那一刻,鋪天蓋地的回信,湧了進來…
回信連續一週都沒有停止,有的甚至長達四五頁,來自荷蘭,挪威,丹麥,英國…
這對夫婦驚呆了。
原來,兒子馬茨,在魔獸世界裡扮演的角色,名叫伊貝林。
他在這款遊戲裡,一共待了8年,20000個小時。

伊貝林是這裡的傳奇人物,他所在的“星光”遊戲公會,成員之間友誼非常深厚,他們用心存檔下了伊貝林的所有對話,表情,一舉一動…
伊貝林的遊戲日誌,多達42000頁。

後來,這些資料被還原成動畫,並找到和伊貝林聲線匹配的配音演員,重現馬茨在魔獸世界裡的冒險生活——《伊貝林的非凡人生》。

伊貝林出生於1989年,從小生長發育就比同齡孩子要慢,還經常摔倒。
原來,他患上了一種嚴重的漸進性神經肌肉疾病——杜氏肌營養不良症,肌肉萎縮最終會影響心臟和呼吸肌。
這是一種不可逆的絕症。

絕症的日子,伴隨著揮之不去的絕望。
連去遊樂園,不少人來問候他,用著刻意變簡單的詞彙,問一些無聊的問題:你好,你喜歡遊樂園嗎?
他有些尷尬:嗯,我又不是聾子,也不是精神殘疾,不用這樣和我說話…


他抬頭看著這些陣陣尖叫的遊樂設施,一切變得荒誕起來。
大多數人用死亡的恐懼來製造刺激,真正要死的人卻在輪椅上度日如年。

後來,他以極其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卻沒有工作可以做。
他和所有17歲少年一樣,想吃,想睡,想做夢,卻只能想。
他安慰自己:適可而止的夢想挺好的,可以隨時隨地再度做夢。

但在遊戲裡不一樣。
現實中動彈不得?他每天上線的第一件事,就是瘋跑30分鐘。


在現實中越來越瘦?那在遊戲裡就選肌肉最發達的角色。

在現實中是個i人?在遊戲裡他變得健談,大口喝酒,暢所欲言…

一天,他正坐在艾爾文森林裡,和朋友閒聊。
一個女孩卻調皮地走過來,故意拿走了他的帽子。
一切來得那麼簡單,打打鬧鬧中,兩人越走越近,暗生情愫…



正當兩人感情漸濃的時候,女孩卻突然消失了。
而且消失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原來,女孩因為玩遊戲影響成績,父母直接搬走了電腦。
為此,她得了嚴重的抑鬱症,幾乎無法走出房間。
按照常規發展,兩個孩子再次見面,不過一起吐槽爸媽罷了。


卻沒想到,幾天的聖誕節後,女孩收到了一封長長的信。
收信人不是女孩本人,而是女孩的父母:
親愛的羅弗斯夫婦,你們可能不認識我,我是你們女兒利莉賽特的朋友。
我和她的幾個朋友都很關心她,我們聽說她的電腦被沒收了。
我們不知道你們不讓她玩遊戲的具體原因,但你們一定有別的辦法來解決這場衝突,請不要拒絕她,試著達成某種溝通和和解吧。

這一刻,連父母都驚呆了。
他們一向認為,這些網路上的人沒有見過面,根本不是真正親密的朋友,但這個朋友居然可以寫這麼長的一封信,他這麼認真而且誠懇地提出連成年人都沒有勇氣提出的直面與建議…
還寫了這麼多他們也許都根本沒注意到的女兒的優點:智多星,仗義,坦率而真誠,常常衝鋒陷陣,是最有勇氣的那一個…


幾天後,在他們相遇的艾爾文森林,女孩奇蹟一般出現了。
兩人緊緊擁抱…
女孩說:我們就這樣抱著吧,我要畫一張畫。



於是,在虛擬世界裡,兩人抱了一個比現實更結實更久長的擁抱…
這一刻,伊貝林第一次感受到,原來遊戲裡的冒險,也可以延伸到生活裡,我們的勇氣,並非虛擬…
畫被男孩列印了出來,鄭重其事地,裱在了房間裡。


還有一位來自丹麥的母親,在交談中,也逐漸向伊貝林講起心事。
原來,她的兒子患有自閉症,長達4年都沒有辦法走出家門。
他討厭所有人的觸碰,她和兒子已經很久沒有擁抱過了…
她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母親…


突然,伊貝林靈機一動:不如,你讓兒子也試著玩這款遊戲?
男孩一註冊,兩人不打不相識,伊貝林就這麼帶著這個男孩,過關斬將…
把他介紹給自己的朋友,所有人在通關後都自然而然地擊掌,擁抱…

漸漸地,男孩發現,現實中無法擁抱的他,似乎在遊戲裡不那麼彆扭了…
伊貝林趁機鼓勵他:你今天很棒!獎勵你500金幣,如果你下次也能繼續和別人坦率地相處,那我就繼續獎勵你!
男孩又驚又喜,漸漸地,自閉的他總是可以和男孩吐露很多心事…

直到有一天,伊貝林把男孩帶到了母親面前。
兩人第一次在上古遊戲裡稍顯示卡頓的擁抱,卻是現實世界中終於流動起來的情感,母親激動得熱淚盈眶…

伊貝林是如此細膩地看見每一個人,如此溫柔地握住他們的緊張,焦灼,在這個古早遊戲裡,伊貝林的名聲口口相傳…
所有人都來到這家伊貝林開的私家偵探社,訴說現實中無法言說的困擾,苦惱…


有人離婚了,伊貝林在深夜,默默陪對方釣魚…
有人說,哪怕我告訴他要去看一場電影,他也會記得問我電影好不好看,比現實中的朋友還像朋友…

有人說,我總是可以和他聊一些很蠢的事情…
有人說,我總感覺他就是我們家的一員…


伊貝林總在深夜11點上線,因為這是大多數人忙完生活後,在遊戲裡上線的時間。
漸漸地,大家也因為伊貝林緊緊團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這是魔獸世界最敞開心扉的一個社群…
星光俱樂部成員,甚至萌生了要線下相聚的念頭。
於是,這些來自挪威,荷蘭,芬蘭,英國,捷克共和國,來自世界各地,職業各異,年齡各異的人,相聚丹麥。
大家一起吃飯,聊天,角色扮演,拍照,古早網際網路是真·地球村,拉近了所有人的距離…
更是伊貝琳那位心儀女孩的第一次獨自出國。
但沒有等來伊貝琳。


大家都特別盼望伊貝林能來,但他永遠拒絕。
只是在聚會結束後,所有人發的照片裡,不停地點贊。


他第一次看到,原來心儀的女孩長這樣,是那麼美麗,恬靜…
如果說遊戲中的無所不能讓他感到強大,那麼這一刻,他彷彿又自卑地坍縮到那個小小的輪椅裡。
他再一次痛恨自己:如果我沒有生病就好了。


那天,他在遊戲中寂靜無人的雪山上,躺了很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遊戲也變得和現實一樣無力。
他的身體,的確是越來越虛弱了。
原本為遊戲定製的鍵盤,竟然連咫尺之間都夠不著了。
和朋友一塊打怪,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打。


他甚至呼吸斷過一次。
本以為要死了,白雪皚皚的一片,是那麼像遊戲裡的雪山…
直到睜開眼,是方寸病床。



17歲的男孩,也不過是17歲的男孩,再假裝成熟,也無法承載雪崩的挫敗,無奈。
他開始變得暴躁,惡語傷人。
大家完全不認識這個伊貝林了,社群裡甚至分為支援和反對伊貝林的兩撥人,吵了起來…


來自丹麥的那位母親,始終不相信伊貝林是這樣的人,當淚水與淚水曾經相連,此刻暫時冰封的冷漠,怎能解釋這一切?
她接連追問,直到她問出那句:你是去醫院度假了嗎?
伊貝林沉默了足足五分鐘後,大概說了10個“不是”,隨即說了一句晚安後,下線。
猜對了。


本以為伊貝林會再度沉默。
但說謊,為什麼遠比被怪物打敗更難受…
這個善良且柔軟的男孩,終於忍不住,對著這位丹麥母親,坦白了一切:
我得了杜氏症,我只有手指能動,別可憐我,這件事情只有你知我知,我怕我自己不再重要了…


但怎麼可能不再重要?
被伊貝林幫助過的人,有的人戒了酒,有的人重新回到學校,有的人和父母達成了真正的溝通,有的人第一次擁抱,有的人第一次感受到愛…


當曾經心儀的女孩得知情況後,斬釘截鐵地說:
對我來說,你始終是你,沒有任何改變。
肌肉萎縮症,就是一個看著自己身體不斷坍縮,灰飛煙滅的疾病,卻有人告訴你,你一切如初…
沒有什麼比這一句,更有分量。


於是,他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用部落格,取名《生命沉思錄》,記錄起自己的生活…

越來越多人得知伊貝林的情況。
直到生病後期,他依然眷戀著這個遊戲,哪怕手指已經無法很好地控制,哪怕無法打一個怪,哪怕在遊戲中也步履遲緩,他依然願意,躺在艾爾文森林裡,摸摸那裡的青草,聽聽水聲…
這些朋友依然願意,陪他以最慢的速度散步,什麼也不說,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這裡佇立著一塊伊貝林的墓碑,和現實中一模一樣。


伊貝林曾經說過,真正的冒險,是讓他人的星空更加明亮…
在《生命沉思錄》裡,他說:我出生的那一年,柏林牆倒塌,彷彿柏林牆是因我的出生而倒塌的。








為點亮他人星空的伊貝林,點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