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10月亞馬遜Prime會員大促的臨近,賣家們正面臨嚴峻的物流挑戰。
近期,亞馬遜多個倉庫,包括新啟用的ABQ2、PSC2以及多個老倉庫,均報告了超負荷運作的狀態,導致貨物入倉與上架流程受阻,部分倉庫甚至開始限制收貨。
目前,僅UPS和FedEx的貨車被允許在新倉卸貨,而其他運輸車輛則遭遇限制。
不僅新倉受影響,亞馬遜的其他倉庫如衛星倉IUSP、SBD1、LGB8、LAS1、GYR2等也普遍出現爆倉現象。
FTW1、IND9、FWA4等倉庫同樣未能倖免,地板約時間普遍需等待5-10天。此外,美東倉、薩瓦納倉等地區的預約時間也普遍延長至4-8天。

倉庫爆倉導致貨物積壓和上架延遲,許多賣家因此面臨斷貨風險。有賣家反映,自9月以來,他們的貨物一直難以入庫,至今仍未完全上架;還有賣家因貨物上架慢而錯失銷售旺季。
此外,由於入倉時間延長,賣家們還需承擔額外的倉儲費用和物流成本,整體成本上升超過一成。
倉庫爆倉對電商賣家帶來了諸多困擾。貨物入倉與上架受阻,直接導致發貨週期延長,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並可能因延遲交付引發投訴,損害店鋪信譽與排名。
更為嚴重的是,爆倉使得庫存管理變得複雜,賣家難以準確掌握庫存動態,極易陷入斷貨或庫存積壓的困境,進一步加大經營壓力。

與此同時,USPS、UPS等物流巨頭宣佈將於9月或10月開始徵收旺季附加費,以應對貨運成本的上升,這無疑增加了賣家的物流費用負擔。

此外,洛杉磯碼頭的擁堵也給賣家帶來了額外困擾,貨代透露司機提櫃需長時間排隊。面對這些複雜多變的挑戰,業內人士建議賣家採取積極措施應對。
首先,應密切關注倉庫動態和預約情況,合理規劃發貨時間和路線。其次,加強與貨代和物流公司的溝通與協作,確保貨物能順利入庫和上架。
同時,賣家可考慮採用多渠道銷售策略和最佳化庫存管理方法,以有效應對斷貨風險和市場波動。
留意最新變化!

Ps: 本文內容由外貿跨境研究中心、外跨境綜合整理自跨境電商頭條等,轉載請標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