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類中間商賺差價,
第一批搞錢者已經富起來了。
文|程茜
編輯|心緣
來源|智東西(ID:zhidxcom)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智東西”2月10日報道,一夜暴富的神話正在DeepSeek時代輪番上演!
一邊是真金白銀進了商家的腰包:自媒體博主賣課3小時入賬5萬,辦知識社群報名費7天47萬到手,鍵盤、滑鼠電腦外設銷售額日漲百倍,商家1天掙到100萬……
另一邊是社交平臺上的潑天流量:B站上DeepSeek相關破百萬播放量的影片比比皆是。

B站上DeepSeek相關影片
“智東西”在電商、社交平臺上檢索“DeepSeek”相關詞條發現,借勢掙錢的方式有以下5類:賣本地部署、賬號代註冊服務,滑鼠鍵盤眼鏡直播間加DeepSeek關鍵詞引流,教你快速搞錢的培訓課,山寨域名、App誘導下載騙你充會員,打包免費資源包出售,這些商品、培訓課的價格最低1分錢最高上千元,有的銷量已經上千。
開源免費的爆火模型DeepSeek還沒掙到錢,賣課、賣服務的“中間商”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抖音博主售價1999元的課程“一人公司方法論+deepseek”,在2月5日3小時直播中賣出超5萬元。小紅書上98元的AI辦公應用培訓課程賣出2000+份,狂賺21萬元;付費知識社群知識星球的“高效賺小錢”課程,7天7700人用62元,撐起了約48萬元;咪鼠科技搭載DeepSeek的滑鼠、鍵盤銷量超過23萬個,2月6日銷售額飆升至75萬元至100萬元……
但在這一波熱潮中,靠“資訊差”割韭菜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透過“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忽悠消費者。
有商家在蘋果應用商店買推廣,玩“文字遊戲”誤導消費者下載山寨App充值會員,絲滑進賬1萬元多;很多之前賣項鍊、手機殼的商家搖身一變做起了DeepSeek的生意,幫使用者付費本地部署;更有在商品名稱處新增“DeepSeek”字樣,詳情處卻毫無關聯的“掛羊頭賣狗肉”行為;除了DeepSeek外空無一件商品的店鋪……
2月6日,DeepSeek針對仿冒賬號和不實資訊緊急發聲:貼出了提醒使用者一切資訊以官方賬號釋出為準,並透過正規渠道下載官方正版App,註明DeepSeek官方網頁端與官方正版App內不包含任何廣告和付費專案。
儘管DeepSeek試圖為使用者指明正確獲取資訊與軟體的途徑,以避免使用者遭受誤導與損失 ,但其引發的“割韭菜”亂象仍在發酵。

比DeepSeek先盈利了
現在在社交平臺、電商平臺上搜索“DeepSeek”,文章、產品名稱都少不了“躺著賺錢”、“暴富”、“賺到百萬”這類抓人眼球的詞。
開源、免費的DeepSeek還未盈利,已經有5類“中間商”打著教你用DeepSeek暴富的幌子,掙到了錢。
1.賣本地部署、賬號代註冊服務,文件內容大同小異
本地部署指的是幫使用者將DeepSeek模型下載到電腦上,用電腦顯示卡進行推理。在淘寶、小紅書、閒魚等平臺上都可以看到相關商品,商家會提供安裝包、安裝教程、使用說明等服務或文件,價格從0.01元到1599元不等。
大部分售賣產品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售價不同或許取決於商家是否一對一、手把手教學。售價最高的1599元,其面向的是企業知識庫開發私有化部署,幫企業構建基於知識庫的問答系統,0.01元的詳情頁提到會更新DeepSeek本地部署的相關文件。

閒魚(左)、淘寶(右)頁面檢索DeepSeek出現的商品
在頁面下方買家評論中可以看到,其售賣產品包含Mac和Windows版本的Chatbox和ollama安裝檔案、影片教程以及使用指南、安裝和執行Ollama的文字教程。
其中Chatbox是支援模型和API使用的AI應用和智慧助手,擁有適用於所有平臺的AI聊天介面。Ollama是一個開源框架,專為在本地機器上便捷部署和執行大型語言模型而設計。

淘寶買家評論附圖(圖源:淘寶)
賬號代註冊相應產品的價格在10元以下,分共享和獨享賬號兩種,共享賬號售價為2.99元,獨享為9.99元。客服稱,共享賬號是多人一起使用。該產品銷量已經超過100個。

淘寶DeepSeek代註冊賬號商品主頁
2.硬體整合DeepSeek,滑鼠鍵盤銷量瘋漲
第三類是將自家硬體與DeepSeek繫結,目前可以檢索到的產品型別包括兒童玩具、智慧眼鏡、滑鼠、鍵盤、大模型一體機。
抖音平臺上最火爆的AI硬體莫過於咪鼠科技的鍵鼠產品,其直播間標題為“接入DeepSeek的AI鍵鼠已售23萬單”。
咪鼠科技主頁的滑鼠和鍵盤標註了“DeepSeek”字樣,前三大產品均已銷量過萬。
銷量最高的是399元的咪鼠M4AI滑鼠銷量達到13萬個,第二是咪鼠MK17 AI小鍵盤,售價399元銷量2.8萬個。這些產品都搭載了包含DeepSeek的6大通用模型和3大專業模型,支援AI問答、AI寫作、製作PPT、圖片生成、音訊撰寫等。

抖音平臺咪鼠科技的直播主頁、店鋪主頁、功能詳情(圖源:抖音)
很多賣伺服器、工作站的商家也在商品標題上標註了DeepSeek字樣。
在抖音平臺上檢索DeepSeek還發現售價699元李未可智慧AI眼鏡,但其詳情頁未出現DeepSeek相關功能,只有主播在講解時提到智慧眼鏡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

抖音平臺李未可直播間、商品頁面(圖源:抖音)
還有接入DeepSeek的宇航員DODO智慧兒童玩具,其主要功能是基於不同模型和使用者進行交流,售價為188元,總銷量超過300個。評論區買家的截圖可以看到,DODO功能頁面可選擇的模型中已經包含DeepSeek。
3.賣培訓課:教你做自媒體起號變現、高效賺小錢
這一波借DeepSeek賣課掙錢的在自媒體平臺上較多,且價格相對其他商品型別也較高。
有很多商品頁面的標題與教你用DeepSeek賺錢,包括怎麼做自媒體、如何快速起號變現、爆款文案如何生成等,其會在標題中新增0粉起號接廣、AI印鈔系統、7天精通小紅書等文案吸引使用者。
其中售價最高的699元“14天小紅書0粉起號接廣,用DeepSeek做自媒體”課程的購買人數為27人,44人購買的“DeepSeek+小紅書點上玩法”,售價589元,這兩大課程目前收益合集分別達到1.9萬元和2.6萬元;
銷量較高的有AI辦公綜合應用影片課以及DeepSeek使用技巧的付費課程,售價98元,已售2095人,合計約21萬元。
這類課程的內容大多為教使用者生成爆款文案、如何選擇定位等方向,與自媒體平臺的性質相關,與辦公相關的應用課程為DeepSeek的提示詞技巧以及AI繪畫、AI影片相關內容。

小紅書平臺DeepSeek相關培訓課
在知識社群平臺知識星球中,也有諸多培訓課直接打出了教你賺錢的名頭。“智東西”檢索發現,目前知識星球DeepSeek相關的星球已經有上百個。
其中一個標題為“用DeepSeek實戰高效賺小錢”的星球2月3日上線,截至2月10日下午其成員數已經超過7700個,入群的費用為每人62元,合計超47萬元,其配套的服務有圖文內容、微信群答疑、專屬直播答疑和實操分享。
4.冒出2600多個假冒域名、198元山寨App
蘋果應用商店中出現了多款山寨的DeepSeek應用,商標和名稱與之極為相似,誘導使用者下載並進行會員充值。
黑貓社群投訴平臺上DeepSeek相關帖子有92條,有使用者投訴稱,在蘋果應用商店搜尋下載DeepSeek,第一個出現的是DreamDesk的廣告,誤以為是DeepSeek下載了,下載完成後使用需購買會員費為28.8美元(摺合約198人民幣)。這種情況可能是該公司向蘋果應用商店購買了推廣位,目前,蘋果應用商店已經無法檢索到DreamDesk。
DeepSeed仍然在應用商店中,其詳情頁提到該App是基於DeepSeek的DeepSeed應用,需要每週6.99美元的靈活訂閱費用。
除了App,還出現了諸多仿冒DeepSeek騙取訂閱費用的域名。
2月6日,奇安信披露的最新報告稱,奇安信XLab實驗室對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3日期間的域名註冊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在此期間共出現2650個仿冒DeepSeek的網站。
大規模的仿冒域名註冊活動從2025年1月26日開始,並在1月28日達到高峰,儘管增長幅度有所減少,但仿冒域名的數量仍在持續增加。
其報告中提到,這些仿冒域名有的可能只是出於商業目的,想借助DeepSeek的熱度售賣有前途的域名或者吸引使用者;但也有不少惡意行為者,利用相似的域名和介面來誤導使用者,甚至傳播惡意軟體、竊取個人資訊或騙取訂閱費用。
5.提示詞合集、全網最全使用教程,銷量不盡人意
第六類商家提供的產品形態多為文件,包含DeepSeek提示詞、使用教程等檔案。這類產品的價格也相對較低,在0.01元~360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類商家在售賣本地部署文件中,也會包含DeepSeek的使用指南等。
這類商品的主頁往往會標註萬字、最全指南、全網首發等字樣。在小紅書平臺中售價最高的為包含入門指南、提示詞合集等全部課程的打包產品,售價為168元,商品頁面還有最便宜的19.99元入門指南,這一購買連結下的銷量為2026人,但因價格不一無法確認其合計收入。不過,大部分出售提示詞合集的商品銷量為0或者1、2個。

淘寶DeepSeek提示詞合集(圖源:淘寶)
這一波DeepSeek掀起的賣課狂歡,與此前ChatGPT、Sora爆火時的情形如出一轍,這也更需消費者擦亮眼睛,在快速接納前沿科技的同時更要謹慎選擇。

靠資訊差藉機牟利
上述這些商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商品主頁透過標註DeepSeek引流,然後附上各類大額數字、販賣焦慮的詞來吸引使用者點選購買,但從產品、課程的使用價值來看,其含金量仍有待商榷。
首先最為直觀的證據就是,檢索DeepSeek出現商家後,“智東西”進入店鋪主頁會發現其之前所售產品與AI、大模型都毫無關係,甚至有此前賣手機殼、飾品的店鋪,搖身一變做起了“DeepSeek”的生意。
還有商家的店鋪主頁,售賣的唯一商品就是“DeepSeek本地部署服務”。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很多商家的做法表現如同臨時在商品主題頁新增DeepSeek,但具體整合的功能在圖文詳情頁並未更新。
其次,其售賣產品中大多數都是開源、免費的,相關的使用教程、提示詞合集等,在社交平臺上都可以查到公開的版本。

Chatbox下載頁面(圖源:Chatbox官網)
DeepSeek的聊天功能是免費且開源的,使用者只要在網頁搜尋DeepSeek,就能直接用手機號註冊使用。
此前有諸多使用者反饋註冊失敗,其原因可能是DeepSeek爆火之初,受到了大規模惡意攻擊,從而使得註冊過程變得繁忙。即農曆大年初二,奇安信XLab實驗室監測發現,針對DeepSeek(深度求索)線上服務的攻擊烈度突然升級,其攻擊指令較1月28日暴增上百倍。XLab實驗室觀察到至少有2個殭屍網路參與攻擊,共發起了兩波次攻擊。
最後,上述售賣的課程、產品,有很多博主、自媒體平臺內容創作者,已經通過錄制短影片、開直播的方式公開發布,如DeepSeek的使用指南、如何寫提示詞、如何不卡頓使用等影片和文章。
有使用者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提到,她曾經花199元購買了“靠DeepSeek起號”的課程,但用過之後才發現所謂課程教授的內容都非常基礎,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很多都是網上能查到的資訊,所謂的一些爆款技巧也是很籠統的,沒什麼參考性,感覺這個錢花得不值。”
隨著DeepSeek的火爆,AI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上述商家利用普通使用者對AI知識的欠缺和對新技術的好奇與擔憂,宣揚不切實際的應用效果,並向消費者兜售高價課程、虛假投資產品,會影響AI產業的長遠發展。

DeepSeek緊急發聲
這一波用DeepSeek搞錢的亂象,在DeepSeek緊急釋出聲明後稍顯平靜。
2月6日,DeepSeek緊急釋出宣告,獲取DeepSeek模型服務,請認準官方網站,透過正規渠道下載,並指出DeepSeek官方網頁端與官方正版App內不包含任何廣告和付費專案。
在DeepSeek釋出宣告之前,售賣相關本地部署產品的價格達到了上萬元,不過現在在相關平臺檢索已經看不到高價的產品了。有商家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因為本地部署DeepSeek對使用者的電腦配置有要求,所以上萬元的定價中包含了配套的硬體設施。

電商平臺上本地部署服務(圖源:澎湃新聞)
還有在抖音平臺上,一搜一大把的教使用者月入百萬、炒股掙錢等的影片,都已經下架。
縱觀整個大模型產業的發展,此前ChatGPT、Sora爆火時這類賣課熱潮也曾連番上演,但從結果來看,每次賺得盆滿缽滿的都只有最先蹭流量賣課的人,真正有人靠這些課程賺到錢的少之又少。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想要快速準確分辨用DeepSeek“割韭菜”的現象並不容易。
首先從技術角度來看,仿冒域名的網站與正版極為相似,普通使用者很難辨別,且因為AI相應技術發展迅速,其技術更新迭代快,商家可能會迅速利用新功能設計新的“賺錢”套路,從第三方的監管角度和使用者本身來看,監管難度和分辨難度也更大。
其次,從市場層面來看,新的技術爆火,大眾對相關知識和應用有強烈需求,再加上商家故意販賣焦慮,透過誇大宣傳的手段推銷其賺錢課程等,都容易矇蔽使用者的眼睛。社交或者電商平臺的處理節奏,相對於新套路的出現較為滯後,無法從根源上杜絕這種情況。
最後從法律監管層面看,目前AI領域的知識付費監管尚不完善,且利用AI可能進行虛假宣傳的界定標準和懲處細則也不明確。再加上部分涉及割韭菜的行為涉及境外主體,追蹤和打擊這類行為的難度更大。
不過,這一產業鏈條直接相關的使用者,不僅要擦亮眼睛,還要增強維權意識,購買到劣質課程後應積極採取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

DeepSeek的爆火使其不再僅僅是科技領域的專業話題,而是成為大眾廣泛討論的熱點。它以一種更為直觀和具體的方式,讓那些原本對AI知之甚少的普通使用者開始關注這一技術。這一方面可以加速AI的普及,讓更多使用者加以瞭解;但另一方面這也給了諸多透過販賣焦慮割韭菜人士可乘之機。
面對這些亂象,消費者更需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在決定參與任何與AI相關的學習、投資活動之前,一定要透過官方渠道、專業媒體等,多瞭解AI的真實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