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說|彩光加持醫學實驗實訓教學走上快車道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許兆華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直屬的公辦普通專科學校,經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備案,學校升格為醫學本科院校列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學校設定規劃。考慮到傳統網路無法支撐智慧校園建設帶來的高頻寬業務及應用需求,學校新橋校區基礎醫學院樓的網路建設選擇了銳捷極簡以太彩光網路解決方案,為學校提供了基於以太彩光技術的全光網路,良好的支撐實訓教室高頻寬、易擴充套件的網路需求。
基礎醫學院的實訓教學在醫學教育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我校自2022年起在新橋校區建設基礎醫學院樓,旨在實現教學與實驗實訓的一體化,既滿足當前專科教學需求,又為未來的本科教育和科研發展預留空間。網路建設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實驗實訓室需要
面向未來的“資訊高速公路”
在我看來,基礎網路就如同公路,而各種應用則像是在道路上行駛的車輛。車輛能否順暢行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道路的質量和設計。所以說,基礎網路為應用層和管理層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是整個資訊化建設的底座。
新橋校區基礎醫學院樓佔地16230平方米,涵蓋生命科學館、解剖、生理、病理、形態學等實驗實訓室及辦公區。實訓教室作為醫學教育和技能訓練的關鍵場所,對網路有著特殊的需求:
• 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支援高畫質影片教學、線上資源訪問和遠端協作;
• 穩定的網路連線:確保教學活動,特別是即時操作演示或遠端指導的連續性;
• 充足頻寬:支援學生和教師的電腦、醫療裝置等多裝置同時線上;
• 可擴充套件性:適應技術發展和教學需求的變化,便於未來的升級和擴充套件;
學校原有的網路方案是否可以適應實訓教室的建設需求呢,明顯,答案是否定的。原有網路,多業務或大流量業務上線時,需進行復雜的網路頻寬計算和裝置更換,耗時耗力,擴充套件性差。網路發生故障時,需要進行逐個排查,運維工作複雜,故障定位和恢復慢,影響運維時效。
實訓教室需要面向未來的網路方案。所以我們把視線投向了“光”,經過深入研究,我們發現,結合了以太技術的成熟度和彩光網路的前瞻性的極簡以太彩光網路方案,正是實訓教室需要的“資訊高速公路”。
承載實訓教室的“彩光快車道”
極簡以太彩光網路方案最初打動我的點是“彩光技術”,其實通俗點來說,光纖就像一條高速公路,而不同的波長的光訊號就像是不同顏色的車。在沒有使用彩光技術的情況下,每輛車都需要單獨的車道來行駛。這樣,如果有很多汽車要上路,就需要很多車道,這既昂貴又不高效。但是有了彩光技術,就像是在一條多車道高速公路,能夠讓不同顏色的汽車共同行駛,但它們不會相互干擾。
基礎醫學院樓正是透過在樓棟側部署應用了以太彩光技術的透明匯聚裝置,搭配靈活適配的入室交換機,實現了1:1入室獨享萬兆頻寬,高效支撐實訓教學的展開。還有一點,透明匯聚裝置是無源設計,不需要供電,免維護,減少了弱電間維護的“大麻煩”。
光纖直達教室後,實訓教室場景下的智慧教室中的智慧網路教學控制系統、教學督導與巡課巡考、多媒體教學主機、電子班牌、網路時鐘顯示系統、無線AP接入點、教學終端裝置透過網線直接連線室內的交換機,不要從弱電間拉線部署,不僅簡化了佈線,後續新增業務也只需要在教室內擴充套件就行。
我感覺,彩光技術就像是光纖通訊中的“魔術”,它讓網路傳輸變得更加強大和高效。其實,不僅僅是在實訓教室,彩光方案還承載了基礎醫學院樓裡的生命科學館及辦公區的業務。尤其是生命科學館作為一個高科技教育展示平臺,集成了流線型演示大屏、VR體驗和數碼互動體驗等多媒體互動裝置,彩光網路以其高頻寬、高穩定、低延遲的特性,保證使用者互動的即時性、為學生和其他參觀者提供沉浸式的學習參觀體驗。
智慧運維護航“彩光快車道”
我們對網路的要求不僅僅是頻寬本身的要求,運維管理也是我們非常看重的。我們資訊中心目前只有9位老師,每位老師都需要對接不同的事項,比如網路業務、電教業務、一卡通業務,還有日常運維等相關業務,每個崗位僅設定1-2人,各崗位人員還分散在不同校區,大部分老師都得身兼多職,可想而知運維管理的壓力很大。之前學校網路出現故障,排查恢復工作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
這次新橋校區的整體網路建設中,我們的運維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首先是剛才提到的透明匯聚無源,免運維,同時還可騰出更多的弱電井空間,作為他用。其次入室交換機裝置搭配SDN控制器,支援即插即用、零配置上線。不止如此,SDN控制器還支援鏈路、裝置、環路故障視覺化管理,故障節點視覺化告警,故障定位和恢復從原來的2小時到2分鐘,大大提升了我校網路運維管理的效率。往年我們會收到一大堆的網路問題的反饋,今年就少了很多,我們的網路服務質量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彩光快車道”上
奔赴醫學教育的未來
新橋校區的網路建設不僅僅集中於基礎醫學院樓,我們與銳捷合作,開展新橋校區的整體網路建設,而新橋校區“彩光”網路的建設只是探索和應用前沿技術,不斷最佳化網路架構其中一環。此外,在有線網路的基礎上,我校無線網路採用802.11ax技術標準,基於場景需求部署放裝AP、高密AP、面板AP、室外AP,保障無線網路覆蓋質量的同時,搭配WIS無線網優平臺,大幅提升無線使用者訪問體驗。我校還是安徽省第一家全網採用新一代802.11ax無線技術的高校。
網路不僅是資訊傳遞的媒介,更是知識交流的橋樑。在網路建設中,探索和應用前沿技術,不斷最佳化網路架構,提升運維效率一直是我們網信人的不斷追求。隨著新橋校區基礎醫學院樓網路建設的圓滿完成,我們不僅見證了技術革新給教育帶來的深遠影響,更體會到了高效運維管理在其中的關鍵作用。從“彩光快車道”的構建到智慧運維的實踐,每一步都是對醫學未來教育模式的深思熟慮和精心佈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