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得有個好爹…

昨天看了Joe Rogan和川普在YouTube上的訪談,感覺還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看完這個影片有個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成熟社會很多東西,真的是要靠幾代人積累的。
這些積累往往是那些你肉眼看不到的東西,這些隱性的東西才是在成熟社會對你影響最大的。
而且很多東西也只有父母能教你,別人就算是懂也不會輕易教你,因為教會你對人家沒啥好處。

01

為啥突然說到這個事情呢?因為看川普這個採訪影片,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小白從頭摸索有多難。
川普在這次訪談裡面,曾經一次次用超現實這個詞來描述自己的感受,還有後面作為政治小白遇到的困難。
比如他剛剛勝選進入白宮的時候,覺得這個場景很不真實,所以一次次和自己老婆說這個事情。

尤其是當他第一次站在總統臥室的時候,他和自己老婆說你能相信麼?我們現在在白宮,在林肯的臥室。


為啥川普會有這種超現實的感覺呢?因為過去他就是一個生意人,現在突然當了總統,和自己的偶像里根一樣入主了白宮。
作為一個紐約的房地產商人,川普之前從來沒有任何的從政經歷,也很少來華盛頓這邊。
所以川普說,自己一直覺得自己不屬於華盛頓,甚至都沒在這邊過夜過,更別說能做總統入主白宮了。
現在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自己真的選上總統進入白宮了,甚至要在白宮裡面呆四年,這種感受就很魔幻也很超現實。
不過這種超現實的感覺過去以後,後面真的開始坐在美國總統的位置上以後,需要面臨的就是生存考驗。
畢竟作為一個從來沒有政治經驗的小白,他其實根本不知道總統這個職位是該怎麼做的。
你要知道美國曆史上的總統,差不多有92%是職業政治家,剩下的8%是軍人。
比如說在美國,有不少家族都是多年從政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熟悉的肯尼迪家族。
也就川普的偶像里根是個演員,但在當總統之前也曾經做過州長,並不算完全的政治小白。
可以說這些人做到總統的位置上,或者是有家族的經驗可以傳承,父輩可以教給你很多東西。
就算手上沒啥合適人選或者資源的話,家裡的長輩也可以用自己多年積累的資源,幫你找到合適的人選或者相關的資源。
或者是從基層選上來這個過程中,已經經歷了政治方面的鍛鍊,也有自己信任的班底可以組閣。
而川普這個人在過去的七十年人生裡,直到參選的那一刻之前,一直都是個純生意人。
不光自己沒啥政治方面的經驗,就連整個家族也沒啥政治方面的經驗,自然也沒有自己組建團隊的經驗。
現在透過競選當了總統,就算是想學怎麼做總統,身邊都找不到合適又可信的人。

如果非要說身邊有什麼相對可信的人,可能只有自己的孩子,和續絃了好幾次的媳婦。


這時候70多歲的川普就像個寶寶一樣,內心其實是一片懵逼的。但是坐在美國總統這個位置上,又不能顯得自己一臉懵逼。
而且作為已經當選的美國總統,既然做到了這個位置上,就必須把工作繼續做下去,未來還有四年時間等著呢。

後面自己還要任命一堆的人,但因為自己沒啥從政的經驗,他並不知道到底誰適合或者是不適合。


不過工作還必須繼續,每天又會收到非常非常多的簡歷,見很多很多不同的人。
由於自己是政治小白沒有組閣經驗,所以他看了這麼多人也不知道誰合適。
但還是必須儘快任命完成這些人,整個政府才能運轉起來。
所以在這中間,他會遇到很多坑他騙他的人,也會有人故意挖坑讓他跳,但因為不瞭解沒經驗也沒辦法。
時間緊逼著你必須儘快完成政府的組閣,先在白宮這個地方活下來再說,才能談其他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你也可以看出,在你做一件事的時候,自己或者家族有相關的經驗和積累有多重要。

02

我們普通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學習。從小學中學的時候就要好好學習,然後努力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
當然讀書每個人天賦和能力有差異,有的人能考上985211,有的能考上一本二本,有的只能考上三本大專。
不過社會上除了這些你能看到的大學,其實還有不少隱形的大學。

比如說你的家世背景,你的外貌智商,你的家庭積累的社會關係。


這些東西每個維度上都有不同的層級,根據你擁有的不同層級,不同的人也會在社會上分成各種層次和圈子。
而且除了這些東西之外,在你的人生中很多時候就像玩遊戲一樣,還需要有很多隱藏看不到的屬性給你加持。
這些隱藏的東西只能是靠父母教你,也就是我們說的傳承。或者說你運氣比較好,意外遇到了貴人給你捅破了那層窗戶紙。
有時候想想,每個人最寶貴的是時間。這可能是對每個人來說,也是相對最公平的東西。
但是同樣的時間裡面,手裡掌握不同資源的人做事和達成目標的效率,卻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東西你如果不會是個小白,就需要慢慢摸索裡面的竅門,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
但如果你不會但你的父母會,那麼他們就可以把多年的經驗傳授給你,減少你走彎路的可能。
比如說你父母是當官的,如果你走仕途就可以給你相應的指導,讓你避免上升路徑裡面的各種坑。
又或者你父母是做生意的,也可以告訴你做生意過程中可能得問題,遇到什麼情況發生,也可以給你相應的資源支援或者指導。
如果你父母也和你一樣,是個普普通通對這些東西都沒啥經驗的新手,那麼他們也給不了你啥指導。
頂多就是你天賦不錯努力考上個好大學,然後找了個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父母對你說聽領導的好好幹,其他也幫不了你什麼了。
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很多東西也只能是父母才會毫無保留的教你,別人就算會也不一定願意完全教給你所有的東西。
舉個例子,在某個行業趕上紅利期賺錢的時候,通常除了父母是沒有其他人願意教你的。
這時候別人自己賺錢還忙不過來,根本沒有教你的任何理由。
通常等一個東西別人來主動教你的時候,那基本上已經算不上什麼小眾的秘密了,很可能是市場上很多人都知道的東西了。
所以賺錢這個事情就是這樣,雖說資訊越來越發達了,但你能從網際網路上看到的所謂賺錢的行業,基本上都是人家玩剩下的東西了。
這些東西玩剩下以後,整個行業可能已經不怎麼賺錢了。但是別人可以拿來再教小白們一波,然後再賺點經驗技巧的錢。
因此往往一個行業到處都有人在教你經驗技巧的時候,這個行業基本已經紅利期過去了,你這時候進場多數只能是買單了。
這種事情別人不會告訴你,通常沒有父母能教的話,可能就是要遇到真懂的貴人,或者運氣非常好你很快摸索出了竅門,不然你就會不停的吃虧買單浪費時間。
因此人生的殘酷之處在於,很多東西不僅僅受到你自身天賦和條件的限制,還有更大一塊是父母的經驗傳承、資源關係、見識或者財富。
這些決定你人生起點隱形的東西,雖然沒辦法直接看到,但是對你的人生軌跡影響很大,甚至是可以影響你一生的東西。
03
想明白這個點就可以明白,川普這個訪談很具備現實意義,這點並不是瞎說的。
因為在這個時間不長的訪談裡面,我們充分看到了家族積累和傳承這個事情有多重要。
你手上沒有現成的資源,你就是需要從0開始積累,這中間會被坑被騙,還會遇到各種麻煩。
中間哪個坑運氣不好沒有闖過去,可能就再也起不來了,雖然老川已經選上了美國總統。
這和多數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情況,其實也是一樣的。
尤其是經濟從過去的高速發展增量很多,到現在進入到中高速甚至未來進入到中低速發展之後更是這樣。
在以前經濟增速很快的時候,因為上升通道增量多容錯空間大,所以很多人可以異軍突起白手起家。
但是越是到了成熟社會經濟增速慢下來以後,你會發現《未來傳承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


原因也很簡單,增量少了以後代表著機會變少了,這時候大家從過去的增量競爭變成了存量博弈。
存量博弈意味著整個社會從過去的增量時代,人人都有可能從增量裡搶上一口。
變成了存量時代,大家比誰在存量領域的積累更多,中間遇到問題以後誰犯錯會更少。
經濟快速增長增量夠多的年代,會給你更高的容錯率,因為高速增長的趨勢可以抹平你中間犯的錯誤。
但是增速慢下來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是殘酷的存量競爭,這時候比的就是誰犯錯更少,誰遇到問題解決更快。
這時候也不會給你很多容錯空間,可能一次比較大的錯誤出現,就會讓你變得很難翻身。
這其實對於那些沒啥家庭背景和資源積累的人來說,是相對不那麼友好的,這個階段想從零到一也會變得很難。
而且存量競爭時代,競爭這麼殘酷增量這麼少。這意味著你多吃一口,別人就會少吃一口。
因此到了這個階段,很多東西願意毫無保留教你的可能更是隻有父母。其他人正常情況下,都不會教你其中真正的竅門和奧秘。
另外就是以前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很多人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增量,透過高考改變了自己命運,這是時代的紅利和產物,現在這個因子也在發生變化。
這些年隨著《學歷貶值的速度越來越快》,完全透過教育改變人命運的年代,已經逐步要過去了
這個階段真正能決定這個人命運的,一半是自己的父母,一半是未來遇到的人,至於自己則是最難決定自己命運的那個。
這裡面父母是相對確定的因素,因為沒有哪個父母看孩子遇到困難,會明明能幫一把但就是不幫的。
但未來遇到的人就要看運氣了,除非你運氣爆棚遇到了賞識你的貴人。
或者說自己運氣很好硬闖過去了,不然很多人的天花板可能就已經在那邊了。

04

其實如果你去觀察成熟社會的話,也會發現很多時候決定你命運的,往往不單單是你自己個體的努力,而是綜合因素決定的.

而且進入社會久了去觀察和你一起競爭的人,也會發現情況各有不同。有些是透過考大學參與社會大比拼上來的,有些靠的是其他領域比較牛逼脫穎而出的。


比如說有人家庭資源很牛逼、上一代的關係網很牛逼,這個人有特殊的背景或者是什麼特殊的技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很容易懂了,比如有些公司會有幾個事業上的合夥人。

除了幾個懂業務天天干活的,可能還有個常年不出現在公司的,但是這個人年底分錢也並不少。


因為這個角色的主要技能不是幹活,而是透過自己上一代積累的資源,給他們公司拿專案。
公司沒了哪個幹活的牛馬,也不能沒有這個拉專案的哥們。畢竟幹活的牛馬可以招,但是拉專案這個事情別人幹不了。
還有個例子是之前見過個老哥,他的主要生存技能就是陪企業的領導們,在空閒的時間打乒乓球搞各種運動。
可以說這哥們業務基本是不懂的,但是乒乓球打得非常好。後面年紀輕輕就做到了這家大公司的工會副主席,能拿四五十萬年薪。
用他的話說,乒乓球這個東西打的好不好不是關鍵。
關鍵是你能打回去球讓領導舒服的接住,然後你還看起來打得很認真是很關鍵的,看過恒大籃球賽老闆上場那個名場面的應該都懂。
你覺得這樣的事情很奇怪是不是,但是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可以說比比皆是。
有些人啥也不會啥也不懂,但就是因為和領導走得比較近,依舊可以日子過得不錯。
而且這個情況並不只是國內獨有,如果你在國外大公司幹過,也會發現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一點都不是啥稀罕事。
原因也非常簡單,你做領導不能和下面走太近吧,不然距離感和威嚴都沒了,但你又要了解下面的情況,防止別人糊弄你吧。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沒有其他,除了自己花時間下功夫收集資訊,就是找幾個自己信任的人幫自己盯著下面的人。
時間長了自然就形成了的小圈子,這裡面有些人可能能力確實不咋地,但是也不是每個崗位都需要能力強的人盯著的。
而且你要知道,在一個大企業裡大多數崗位需要的能力可能並不需要很強。
畢竟大企業制度流程已經很完善了,多數打工人也都是企業的螺絲釘,少了誰也不影響公司運轉。
但你坐在領導位置上,就需要安排一些自己信任的人,幫自己收集資訊瞭解下面的實際情況。
所以你就會看到,很多時候領導上去的同時,這類和他走得近關係好的人也就上去了。
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你未來遇到了某個人,這個人決定了你未來的發展和命運。
因此在成熟社會,多數普通人如果父母不那麼給力,大多靠的就是運氣好遇到了這樣的一個人,才會出現逆天改命的情況。
以前有句話叫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很多人誤會了千里馬和伯樂的關係。
其實這句話說的是成熟社會,如果沒有伯樂把你從有點能力的千里馬裡面挑出來。
千里馬也是很難擺脫像普通馬一樣,天天辛苦拉貨幹活,最後說不定還會年老被宰了吃肉命運的。
所以你說在成熟社會,有能力的千里馬和伯樂誰更重要。要我說二者都重要,而且伯樂的作用更大一點。

05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觀察,所有的社會從高速發展進入到中高速甚至中低速發展,都會經歷中間的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經濟高速增長增量很多,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努力奮鬥的階段


這個階段只要你勤奮敢拼就可以翻身,歷史上這個階段往往發生在戰爭之後開始重建的七十年裡面
近代史上二戰以後發展起來的趕超型經濟體,比如說隔壁的日本韓國,還有我們國家都經歷過這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高速增長期過了,在第一階段抓住機會的那些人,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積累了龐大的財富和社會資源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社會急劇拉開差距,普通人沒有進入啥新興行業趕上紅利期,白手起家也會變得很難。
也就是因為從經濟高速增長增量更大的階段,進入到經濟增速放快取量更大的階段,這時候傳承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實四五年前我們講《拼娃的正確姿勢》和《未來傳承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第二階段了。
這也是為啥當時我們會說,這個階段真的不要指望孩子,父母多積累資源多努力會更重要。
畢竟如果在當時那個機會更多的時代,你自己都沒辦法積累更多的資源和財富,到你孩子那代人會更難。

第二階段再持續一段時間之後,社會發展就會進入到第三階段,這個階段大家徹底認命了。


這個階段多數人從出生開始,基本上就有了自己的定位。如果沒有意外進入到某個高速增長的新興行業,基本再怎麼折騰也折騰不出花來。

基本上你出生在什麼家庭起點如何,中間受到了什麼教育,成年後你父母的人脈資源如何,差不多就決定了你未來的路。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國這種模式,多數孩子在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做分流,一部分讀職校做藍領,一部分讀大學做白領。
這個階段學校畢業以後,如果從收入的角度看,不管你去做藍領還是白領,其實差異並不大。
這時候很多普通家庭看到教育投資沒啥回報,也就不願意在教育上繼續砸錢了。
大家基本都是讓孩子順其自然的讀書,未來能做藍領做藍領,能做白領就做白領。
反正大家收入生活差距也不會太大,天賦不夠非要走讀書這條路也沒啥意思。
未來我們也會逐步進入到這個階段,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尾聲:
當然了,我們說這個不是說讓大家放棄讀書這條路,如果你的家庭起點很低,好好讀書考個好學校依然對你來說是不錯的路徑。
認真走好這個路徑,可以讓你畢業以後找工作的時候,會有更多一點的選擇。
起碼目前在我們國家只是發展到了第二階段中後期,這個階段很多白領收入雖然不如藍領,但依然是更好的選擇。
不信你去問問工地上的木工瓦工鋼筋工,他們獲得高收入要付出多少辛苦,又有多少公司會給這些人提供五險一金各種保障。
而且如果你確實在讀書上有天賦,情商又比較高的話,說不定從事辦公室白領工作以後,能遇到什麼不一樣的機會。
比如說遇到個賞識你的領導,他上去你也就跟著上去了,做工地藍領就比較難有這個機會了。
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去做了白領也不是你的人生就有了保障,還是要努力尋找第二職業曲線做備胎。
畢竟後面十來年,我們都會有每年一千多萬的大學生畢業,這意味著白領這個賽道的供給是過剩的。
其實之前我們在《年會不能停》裡面也聊過,這個情況可能會持續十年甚至以上,這意味著白領這個賽道未來會越來越卷。
另外未來還會有個越來越明顯的機會,就是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增量變少之後,人們可能不願意繼續各種捲了。
但是在精神領域和興趣愛好方面的追求,可能更願意投入時間和花錢了。

雖然你在資源或者背景這類需要積累賽道上不一定勝出,但是可能在某個小眾的興趣愛好領域能勝出呢。


這個階段還是要在精神文化,或者是興趣愛好這個領域多做探索和琢磨,說不定就能在這個賽道有所收穫了呢。
我個人覺得這可能是對普通人來說,最有可能勝出的賽道了。
之前我們在《另闢蹊徑》和《中年失業的終極歸宿》也講過這個事情,這裡就不多說了。
防槓宣告:本篇只是個人的一點片面的、靜態的、相對不成體系的一些看法。
個人水平有限,不排除觀點存在偏見和錯誤,大家很多東西沒必要爭論,求同存異就好了。
點選關注下方賬號,獲取最有用資訊和投資趣聞,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驚喜!!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