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和希望

一位讀者在知識星球裡向我傾訴了他遇到的困境:
他在某地從事某類生產資料的回收業務,客戶主要是工廠,但由於訂單減少,現有客戶的廢品供應量也大幅減少。下游客戶也面臨產品滯銷和價格持續下降的問題,導致庫存積壓。
最近又面臨租金上漲的問題,增加了經營成本,考慮過退出行業。在探索其他出路時,嘗試過擺攤賣水果,但發現果品損耗大,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虧損。他也考慮過找工作,尤其是有朋友建議他回到之前的通訊運營商工作,但由於需要照顧 4 歲的孩子,他希望找到能兼顧家庭的工作。
目前,他的目標是找到一份月收入約 6000 元的工作,同時能夠兼顧照顧孩子,希望等孩子上小學並能自理後再做長遠規劃。他也提到不將孩子交給父母照顧的原因是父母在鄉下有自己的工作,無法全職帶孩子,並且他不希望因為孩子的問題給父母帶來負擔。總體上,他感到迷茫,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走出困境。

我看了之後也沒有什麼良策。最近這一段時間,類似比較消極的資訊也看到不少。
如果要我建議的話:
現在看,要做好一段時間內收入下行的心理準備,耐心尋找機會。當然,做好準備不意味著收入一定下降,透過更精細化的運營,或許能延緩收入下降的時間。
減少資金投入尤其是不必要的資金投入。我觀察到的最常見的一種無效資金投入就是餐飲行業的裝修,想開個店,砸錢裝修店鋪,折騰幾個月開張,沒幾個月又倒閉了。最大的開銷是什麼?店鋪裝修成本,一分錢都收不回來。
避免壞賬。做好營收賬款的處理工作,記住,應收款並不屬於自己的錢,收回來的錢才是。
耐心,要有足夠耐心。即使是想轉行去做別的事情,也不太可能段時間內就見效。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不要做別人告訴你的事。不要聽別人說幾句話就放棄自己最擅長的能力,貿然到一個不熟悉的領域,會承擔更高風險。 
讀書。如果沒活兒幹,不如靜下心來看幾本書。哪怕是再深入研究一下自己所在的行業,也很好。
鍛鍊身體。有個好身體,是最後的本錢。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的是:
悲觀者或許正確,但我們還是要樂觀。機會也總是留給哪些樂觀的人。樂觀者和悲觀者,他們面對的或許是同一個環境,但是他們最後得到的肯定不一樣。無論環境變得怎麼樣,適者生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