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學期的到來,許多中國留學生已經開始了忙碌的學習生活。近年來,針對海外留學生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從傳統的電話詐騙到新型的網路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圈套。為了幫助大家提高警惕,小僑匯總了開學季常見的詐騙手段,並提供了實用的防騙建議,希望能為你的留學生活保駕護航。
開學季常見詐騙手段
假冒使領館或公檢法詐騙
這是近年來最常見的詐騙手段之一。詐騙分子透過技術手段偽裝成中國駐外使領館或國內公檢法機構的電話號碼,聲稱留學生涉嫌違法犯罪,要求其配合調查,並誘導其轉賬或提供個人資訊。
虛擬綁架詐騙
詐騙分子透過電話或社交媒體聯絡留學生,謊稱其家人遭遇綁架或意外,要求支付贖金。由於時差和距離的原因,留學生往往難以及時核實情況,容易慌亂中上當。
學費或租房詐騙
開學季是繳納學費和租房的高峰期,詐騙分子透過偽造學校郵件、租房網站或社交媒體,以低價學費或房源為誘餌,誘導留學生轉賬。
網路購物詐騙
留學生初到國外,可能不熟悉當地的購物平臺,容易被虛假網站或低價商品吸引。詐騙分子透過偽造購物網站或社交媒體廣告,誘導留學生付款後不發貨或傳送假貨。
兼職詐騙
部分留學生希望透過兼職減輕經濟壓力,而詐騙分子則以“高薪兼職”為誘餌,要求繳納保證金或提供銀行資訊,最終捲款消失。
新型AI詐騙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詐騙手段也“升級”了。詐騙分子利用AI技術偽造聲音或影片,冒充留學生的家人或朋友,以緊急情況為由要求轉賬。

圖為警方破獲詐騙團伙時查獲的作案工具。(圖片來源:中新網)
防詐騙實用建議
保持警惕,核實資訊
-
接到自稱使領館、公檢法或學校的電話時,務必透過官方渠道核實資訊。 -
對於家人遭遇意外的訊息,第一時間聯絡國內親友確認。
保護個人資訊
-
不要隨意向陌生人透露護照號、銀行賬號、身份證號等敏感資訊。 -
在社交媒體上避免公開過多個人資訊,以防被詐騙分子利用。
謹慎對待轉賬要求
-
凡是要求轉賬或支付保證金的情況,務必三思而後行。 -
使用正規渠道繳納學費或支付房租,避免透過私人賬戶轉賬。
租房、購物等選擇正規平臺
-
購物時選擇信譽良好的網站,避免點選不明連結。 -
租房時透過正規中介或平臺,實地看房後再簽訂合同。
提高安全意識
-
瞭解常見的詐騙手段,增強防範意識。 -
與同學、朋友分享防騙知識,互相提醒。
記牢當地報警電話和中國駐外使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遇到危險時及時求助
-
如果懷疑自己遭遇詐騙,立即停止與對方聯絡,並向當地警方、學校或中國駐外使領館求助。 -
儲存好相關證據,如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以便後續處理。
留學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旅程,而防範詐騙是保障這段旅程順利的重要一環。希望每一位留學生都能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和安全。願大家的留學生活平安、充實、精彩。
稿件來源:中國僑網綜合中國新聞網、中國駐外使領館微信公眾號等。
編輯:劉洋
責任編輯:馬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