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空難調查公佈一份初步報告,結果發現,飛機發動機燃油切斷開關被關閉,報告指出,駕駛艙語音記錄器聽到一名飛行員詢問另一飛行員:“為什麼要關掉燃油?”,但對方否認。

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於週六釋出的這份報告描述了印度航空787墜毀前不久駕駛艙內一片混亂的場景。當時,飛機的兩個發動機燃油切斷開關幾乎同時關閉,導致發動機燃油不足。
在飛行的最後時刻,駕駛艙語音記錄器記錄到一名飛行員詢問另一名飛行員為何切斷燃油。“另一名飛行員回答說他沒有這樣做,”報告稱。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報道,起飛幾秒鐘後,這架波音787夢想飛機的兩個燃油控制開關都移到了“關掉”的位置,這導致發動機燃油不足,並開始失去動力。
報告稱:“在駕駛艙錄音中,可以聽到其中一名飛行員問另一名飛行員:為什麼要關掉燃油?另一名飛行員回答說他沒有這樣做。”
起飛時,副駕駛正在駕駛飛機,機長在一旁監視。
報告沒有確認哪些言論是機長說的,哪些是副駕駛說的,以及哪位飛行員在墜機前發出了“mayday, mayday, mayday”的求救訊號。
印度航空客機的機長是56歲的蘇米特·薩巴瓦爾(Sumeet Sabharwal),他的飛行總時長為15638小時,據印度政府稱,他還是印度航空的一名教練。他的副駕駛是32歲的克萊夫·昆德(Clive Kunder),他的飛行總時長為3403小時。
飛機起飛後不久,燃油開關幾乎同時從執行狀態切換到切斷狀態。初步調查報告並未說明該開關在飛行過程中是如何被撥到關閉位置的。
報告稱,幾秒鐘後,開關又切換回“執行”位置,從而啟動了發動機的重新點火過程。
墜機時,其中一個發動機正在恢復動力,而另一個發動機已重新點火,但尚未恢復動力。
在墜機現場,兩個燃油控制開關都處於“執行”位置。
關閉燃油需要操作位於駕駛艙中央的兩個開關,這兩個開關都不是那種容易被意外觸碰或不用力就能開啟的簡單按鈕。
專家表示,飛行員不可能意外地撥動燃油開關。
“如果是因為飛行員而撥動了這些開關,那是什麼原因呢?”美國航空安全專家安東尼·布里克豪斯(Anthony Brickhouse)問道。
報告稱,這些開關的撥動間隔為一秒。美國航空專家約翰·南斯說道:這大約相當於先撥動一個開關,然後再撥動另一個開關所需的時間,他還補充說,飛行員通常不會在飛行中關閉這些開關,尤其是在飛機開始爬升時。
撥動開關幾乎會立即切斷髮動機,它最常用於飛機抵達登機口後關閉發動機,以及在某些緊急情況下,例如發動機起火,報告並未表明存在任何需要關閉發動機的緊急情況。
調查報告還發現,飛機起飛後幾乎立即啟動了一個名為“衝壓空氣渦輪”( ram air turbine,簡稱RAT)的備用能源,表明發動機失去了動力。

報告稱,從機場獲得的閉路電視錄影顯示,飛機起飛後立即展開爬升,一臺衝壓空氣渦輪機(RAT)被啟動。這臺小型風力渦輪機在緊急情況下充當備用電源,通常只在完全斷電的情況下才會啟動。
報告還發現:“兩個推力杆都位於靠近後方(idle)的位置。” “然而,增強型機載飛行記錄器(EAFR)的資料顯示,推力杆在撞擊發生前一直保持向前(起飛推力)的位置。”
報告稱,兩名飛行員在執行該航班前都“充分休息”。報告還補充說,機組人員接受了飛行前呼吸分析儀測試,並“被認定適合操作”。
報告稱,起飛重量“在允許範圍內”。報告還補充說,飛機上“沒有危險品”,也沒有惡劣天氣。報告還補充說,從加油機和用於為飛機加油的油箱中提取的燃油樣本進行了檢測,結果“令人滿意”。在飛行路線附近“沒有觀察到明顯的鳥類活動”。
大多數空難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根據國際規則,初步報告應在事故發生後30天內提交,最終報告預計在一年內提交。
飛機的兩個黑匣子——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和飛行資料記錄器——在墜機後的幾天內被找到。
黑匣子提供了高度、空速和飛行員最後對話等關鍵資料,有助於縮小墜機原因的可能範圍。
此前,機場的閉路電視錄影顯示,印度航空的飛機起飛後上升到約198米的高度,但隨後突然失去高度,化作一團火球撞向附近的一棟建築物。
空難導致260人遇難,飛機上共有 242 名乘客,除一人外全部遇難,地面上另有 19 人遇難。
文章來源:
https://www.cbc.ca/news/world/air-india-crash-investigators-preliminary-report-1.7583430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jul/12/why-did-he-cut-off-what-has-the-report-on-air-india-flight-171-found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