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身高猛躥165,我總結的新途徑營養更均衡還不費錢

開春我的主題都是圍繞孩子長個兒來的,因為這會兒正是難得的視窗期。
你們都知道芊芊一直特別挑食,所以我一直堅持給她吃鈣,倒沒耽誤長個兒

芊芊今年躥到165cm了,他爸1米8,現在已經到她爸耳朵了(其實我才158cm

雖然我家是各種補劑的受益者,但是這些年,我有一個蕞重要的原則
能優先從食物裡補的,一定是從食物裡補。它跟補劑是一個配合作用,而不是取捨

為什麼我會這麼做呢?
首先,吃食物是人類古老基因裡自帶的,身體本能就對天然食物的吸收率更高

其次,食物的補充,對咱們的身體來說也更全面,是綜合的提高,光提高某一項是不夠的
像我給芊芊喝牛奶就是,不僅能補鈣,還能補充蛋白質
芊芊雖然每天喝一盒牛奶,但不是說就只喝牛奶其他的就不吃了
所以給芊芊吃,我也會優先給她吃那些含鈣高的天然食物,像我家就是乳酪和牛奶搭配著來(如果今天吃夠量了,鈣軟糖就會停一天❗️千萬別覺得多就是好,適量才是好的)

雖然給芊芊吃這些是衝著補鈣去的,但裡面其他的像蛋白質、還有微量元素等,各個方面也能比較全面的補充。
所以,不要光看它裡面的某一類成分其他成分一樣會在咱們身體中發生作用。
包括我減脂吃益生菌,跟那個創始人聊,他說你吃的花樣越多,反而越容易瘦
因為如果你只吃一樣,這樣就會吸收越來越好,其實反而就容易胖,而且打破平衡,免疫力也會下降。
所以回到食物上,我也主張吃的越豐富越好

即便都是給芊芊補鈣她既可以喝牛奶也可以吃乳酪,還可以吃豆類金槍魚等等

所以,食物不僅要考慮吸收效率,同時還要注重豐富性,孩子的健康才能更均衡。

雖然我家每天雷打不動的吃補劑,但食物補的重要地位,跟吃補劑是一樣的。

而且,食補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如果今天我食補吃夠量了,那補劑今天就停了,變相也省補劑的錢了。
我45了的人了,現在的身體真的需要要靠補劑去找補了,雖然食物好,但吃不夠所需的量。
但是,食補我從沒放棄,反而吃的更講究,所以補劑現在都減量吃,如果建議一天吃2粒,我都吃1粒。成人的補劑相對來說比較貴,相當於我和食補搭配並沒有增加預算我爸媽、我閨蜜們也被我拉攏了

所以,即便咱們想給孩子補鈣長個,芊媽還是建議均衡攝取。我首選肯定是牛奶,咱們最好堅持每天給孩子喝一盒。
但今天,我其實想給你們說的是,我家還有一個跟牛奶的好伴侶,就是乳酪
我家大概至少吃4-5年了,雖然達不到天天吃,但是這一年只要想起來了,就會買點吃一陣。
我為什麼要給芊芊選乳酪呢?
因為從補鈣和蛋白質含量看,吃2粒乳酪≈喝1盒200ml牛奶,食補起來更高效。
雖然芊芊特別愛喝牛奶,但有時候早上起晚了著急麻慌的,喝不完一盒奶就趕緊上學了,這時我就會給她帶一個乳酪。
如果家裡沒乳酪了,晚上回來我就再給她吃一個鈣,補足一天的鈣需求。
像我閨蜜喜歡晚上給兒子喝牛奶(以前早上2盒,晚上2盒),因為牛奶對助眠比較好,但wei一就是愛起夜,睡不了整覺。
所以,她就把晚上的牛奶給砍掉了,下午放學拿乳酪當小零食吃。
乳酪雖好,但是坑恨不得比乳酪品種還多

但記住芊媽總結的這3個標準,基本就能避開80%的坑了:

1、看外包裝
記住芊媽的挑選原則:優選原制乳酪✅,儘量不選再製乳酪❌
為什麼我特別看重原制乳酪(乾酪)?
首先,蕞大區別就是乾酪含量,原制乳酪奶含量更足(下圖是我網上做功課查到的,給你們參考)
(來自老爸測評↑)
其次,原制乳酪新增更少,營養成分相對保留更充分。
因為原制乾酪除了乾酪含量高,同時新增也更少,營養濃度被稀釋更少
那我選乳酪時到底怎麼看呢?
➀首先,一眼排除做成零食樣子的乳酪。
如果做成片兒的、小棒的、塊兒的,你就看包裝吧,80%是再製乾酪
用這個小技巧,大概掃一眼就能區分,挑的時候不用挨個看字看瞎眼了。
②然後,確認包裝正面乾酪or原制乾酪字樣。
比如這兩款都有乾酪字樣,且括號裡標註原制乾酪,就可以作為備選。
如果英文標識的乳酪,可以看背面標籤的產品型別,符合標準也可以備選。
‼️注意這裡還有個坑
這步一定看正面包裝,別看配料表。配料表往往不會出現“再製”字眼,否則第一步就選錯了

2、看配料表
這塊還是遵循芊媽老生常談的邏輯,配料表越簡單,越乾淨越好
比如這種乳酪成分也蠻簡單,也可以成為備選,但裡面多了個稀奶油成分。
倒不是說新增稀奶油不好,它可能是為了味道更好,但乾酪含量肯定也相應減少了,儘量就避開,優選沒亂七八糟新增的天然乳酪。
尤其芊芊食量小,我恨不得她吃進去的每口都是高營養,儘可能優選乳酪純度更高的

‼️這裡還有個適口性的特殊情況
如果孩子不排斥天然乳酪的味道,就儘量首選天然的。
如果孩子實在吃不慣,可以試試嘗試濃香口感的乳酪。
比如這種乳酪為了適口性,做成了高達乳酪,味道相對更溫和,口感奶香味更濃郁,孩子更容易接受。
⚠️但有一說一
雖然它也是原制乳酪,成分也比較天然,但做成高達乳酪的形式,可能會有新增少量的其他成分。所以要選排位比較靠後的,很可能是微量新增。
而且區別於這種新增膠類的乳酪,高達味道的可能對稀釋營養成分影響更小,像我閨蜜兒子白嘴吃這種能接受,也可以選。
‼️不過這裡也有2個坑要注意
一個是乳糖不耐受一定要選0乳糖的,另一個是儘量選0糖的。

像我家街坊家閨女乳糖不耐受,吃含乳糖的奶製品就拉肚子,就選0乳糖的。


如果不清楚乳酪是否是0乳糖,線下選要看包裝是否有相關介紹,比如這兩種就可以選。
如果是網上選,先看詳情頁是否有介紹。比如這兩種,同時有0糖和0乳糖報告,可以作為優選。
新增糖倒不是不好,但如果孩子不排斥天然乳酪,那麼新增糖的咱還是能少吃就少吃,對預防蛀牙和健康更好。
3、看營養成分表
這塊兒2個重點關注是:鈣鈉比蛋白質脂肪比,比值越高越好
①優選鈣鈉比≥4的
因為乳酪工藝不可避免的加鹽,所以鈣鈉比就看補充鈣的同時,是否吃進去更多的鹽。
比如這款乳酪鈣鈉比≥4,達到市面優秀乳酪的標準了。但這款鈣鈉比高達16,價格大差不差,就優選比值更高的
那這個鈉含量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呢?
我做功課諮詢三甲白大褂,紅色劃線部分是我比較看重的,給你們參考。
像我同學家兒子,吃飯時吃菜多,吃主食少,喝奶也是有一搭無一搭。
我同學就給孩子帶乳酪去學校,當課間零食,吃鈉含量少的乳酪更踏實。
而且,比如這種乳酪鈉含量比小白菜還低,4歲以下的小孩兒吃也沒負擔。
如果像這種乳酪,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前提下,鈉在白大褂建議的數值內,為了孩子吃起來更有滋味,也可以選。
②首選蛋白質脂肪比≤0.8的
其實蛋白質脂肪比,就是看補充蛋白質的同時,是否會過多攝入熱量,說白了就儘量選高蛋白低脂的。
比如這兩款乳酪,蛋白質含量都很優秀,就優選蛋白質脂肪比≤0.8的。
如果像這種乳酪,蛋白質含量在20g/100g以上(雞蛋蛋白質大概是13g/100g),吃2粒乳酪能頂1個雞蛋了。
尤其像我閨蜜孩子體重超重,天天吃雞蛋又吃膩了,這時就搭配著乳酪吃,就優選脂肪含量更低的,攝入的脂肪就更少些。

‼️注意這裡還有個坑

比如這種低脂乳酪,乍看脂肪含量很低,但配料第1位是脫脂乳,營養成分會大大降低,這種儘量也避開。
以上就是我做的關於怎麼選乳酪的全部功課了👆
我和閨蜜給孩子,現在吃的就是這種,而且我們陸續吃了四五年了。
這個乳酪還是紐西蘭草飼奶源,好上加好了。
它還是天然乳鈣,相比其他合成鈣吸收更好,就是頂頂的了

這些年我也給你們推薦過,今年我再次給你們推薦,是因為它有個升級。
它出了高達濃香款,適口性更高了,我周圍的閨蜜孩子們80%都能接受了。
如果孩子不喜歡白嘴吃,其實咱們稍微換個形式,孩子馬上就愛吃了

先給你們看看我這幾種吃法,後面我會教你們做的原則你們直接套公式就行啦
如果乳酪懶得研究了,可以入芊芊同款👇⻓按圖⽚識別【jin限群內福利品】(已在福利社群的妞,不用重複加哈,全群同步滴)
如果自己選我前面總結的經驗你們可以參考我踩過的坑你們選的時候可以提前規避下哈
下面芊媽再手把手教你們怎麼做,以及做的過程中會影響口感的重要細節:
  • 讓孩子愛上天然乳酪的簡單吃法
  • 小圓乳酪的其他優勢
1、讓孩子愛上天然乳酪的簡單吃法
①直接白嘴吃
如果孩子能白嘴吃,蕞好還是直接吃,這樣是蕞省事兒的。
如果不喜歡白嘴吃,也可以借鑑我的做法,給孩子舉一反三去套用(我也出徒了

②串串兒當水果乳酪串吃
也可以和水果串兒混著吃,用水果的香甜,壓制乳酪的奶香。
如果還是覺得味兒重,可以淋點兒孩子愛吃的酸奶。
③切片夾餅乾or漢堡、壽司裡吃
做早點時切片放餅乾或漢堡裡,學餐廳做法,孩子大多都能接受。
④加熱放餅乾or麵包裡吃
還可以放餅乾里加熱融化,乳酪的澀味會變得很弱,奶香味更濃。
2、小圓乳酪的其他優勢
自有全程可視透明化乳酪工廠,十萬級淨化標準乳酪車間,並透過多項認證。
獨立小包裝,外出帶方便。不需要切開密封儲存,即便消耗量不大也沒壓力。
如果乳酪懶得研究了,可以入芊芊同款👇⻓按圖⽚識別【jin限群內福利品】(已在福利社群的妞,不用重複加哈,全群同步滴)
如果自己選我前面總結的經驗你們可以參考我踩過的坑你們選的時候可以提前規避下哈
END

另外,我每週會在圈裡分享我最近的家居、收納、裝修(對,我又開始裝修了

)以及我的小日子。

感興趣的妞,可以長按識別👆加芊媽小助手,她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同步我髮圈的內容~~
下面芊媽的服務號【芊媽的i陪娃小店】,可以接收到訂單查詢一鍵聯絡客服等服務。(直接單擊👇關注後,右下角可一鍵聯絡客服
🛒本週芊媽推薦好物

👉我開春入的這件天絲羊毛打底衫,揉了好幾遍眼睛才確信這價格是真的(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閨蜜帶娃特別愛累氣色又差,原來她該補的不是睡眠而是它(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點開芊媽的公號名片👇
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只會寫乾貨,而把你們弄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