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才是真正的未來。
作者 | 黎詩韻、張勇毅
編輯 | 靖宇
僅僅在登頂中國和美區蘋果應用商店 24 小時後,國外科技巨頭和監管層,對於 DeepSeek 的態度就發生了逆轉。短短兩天內,這家全球矚目的中國 AI 新秀正面臨著來自矽谷和華盛頓前所未有的壓力。
1 月 28 日,Sam Altman 剛發文稱 DeepSeek 的 R1 模型「令人印象深刻」,美國總統稱 DeepSeek 是「很積極的技術成果」——而在第二天,OpenAI 突然改變立場,對媒體指控 DeepSeekSeek 未經許可「蒸餾」了其專有技術。
美國多位官員也發聲支援這一指控,包括特朗普的人工智慧顧問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特朗普提名的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DeepSeek 利用『竊取』的美國技術和先進半導體,用極低成本建立了強大的人工智慧模型。」Lutnick 當日表示。

特朗普的人工智慧顧問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指控 DeepSeek | 圖片來源:X
而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則聲稱,美國官員正在評估 DeepSeek 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幾周前,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域性(BIS)剛將智譜增列至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智譜成為 AI「六小龍」中第一家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大模型公司。
這一切源自 1 月 20 日 DeepSeek 釋出的 R1 推理模型——它在多個邏輯任務(包括數學和程式設計)上的表現與 OpenAI-o1 旗鼓相當(並且遠超 ChatGPT 各版本),而其執行成本僅為 OpenAI 費用的約 2%。這極大衝擊了國外科技巨頭的價值,微軟、英偉達、甲骨文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等人工智慧相關科技股暴跌,市值總計蒸發近 1 萬億美元。美國監管層對 DeepSeek 的態度也隨之轉向。
在 OpenAI 發出指控的第二天,另一家美國科技巨頭 Anthropic 則直接建議阻止 DeekSeek 等中國公司的創新。1 月 30 日,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發文呼籲美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的晶片管制,以確保 AGI 只發生在美國。
這同樣引起了政府的回應。同日,外媒援引訊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正在考慮對售華晶片實施額外限制的可能性,其中包括 Dario 建議限制的晶片 H20。
兩天之內,美國科技巨頭及監管層對 DeepSeek 的態度由溢美轉向壓制,反映了其對自身「科技霸權」動搖的深層憂慮。隨著 DeepSeek 等中國科技公司日益立於潮頭,大洋彼岸的技術封鎖也從算力、擴充套件到了模型等更廣泛領域。目前的事件或許只是一個開端。
或許,歷史將證明封閉和封鎖並非維持優勢的有效手段,甚至反而可能催生出如 DeepSeek 的巨大創新。開放與合作才代表未來。
而在這個未來到來之前,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公司,或許需要找到長期的應對之策。
01
此次 DeepSeek 的大模型「蒸餾」爭議,起源於 OpenAI 的最大投資方微軟。
1 月 29 日,外媒報道,微軟的安全研究人員發現,DeepSeek 相關人士可能使用 OpenAI 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 (API),未經授權「竊取」了大量資料。微軟已將這一活動通知了 OpenAI。
當日,OpenAI 向外媒透露,它發現了 DeepSeek 使用「蒸餾」技術相關的證據。所謂的「蒸餾」,指透過對更大、更強模型的學習,讓小型模型能夠在特定任務上以更低的成本取得類似效果。相當於「徒弟」學「師傅」。
針對這種指控,DeepSeek 並未做出回應。
談到大模型的「蒸餾」,並不等於竊取,其實是行業的一種常見做法。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AI 實驗室普遍會使用 OpenAI 等領先公司的輸出資料進行訓練。「這意味著它們(新模型)可以免費獲得人類反饋最佳化的成果。我並不驚訝 DeepSeek 可能也在這樣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工智慧博士生 Ritwik Gupta 表示。

大模型的「蒸餾」過程 | 圖片來源:CSDN
Ritwik Gupta 認為,真正核心的問題在於,「當用戶利用資料來建立自己的模型並用於自身目的時,就會存在爭議。」
OpenAI 的服務條款規定,使用者不能「利用輸出內容開發與 OpenAI 競爭的模型」。
「與 OpenAI 競爭的模型」,這個定義有一定的解釋空間。例如 DeepSeek-R1 是一個開源模型,面向公眾開放,而非自己商用,不一定符合這個定義。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OpenAI 正在加速封鎖自己的出口、甚至謹慎釋放自己的技術實力。可以說,它更極致地執行「閉源」。OpenAI 在宣告中稱,中國公司和其他公司一直在試圖「蒸餾」美國領先 AI 公司的模型,OpenAI 將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來保護智慧財產權,包括在釋出模型時審慎決定納入哪些前沿能力。
這不只是公司意志,更是國家意志。OpenAI 稱未來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至關重要,「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最強大的模型,防止對手和競爭對手獲取美國技術。」
1 月 28 日,谷歌前執行長兼董事長 Eric Schmidt 聯合撰寫了一篇文章,文章名為《中國的開源人工智慧會終結美國在該領域的霸權嗎》。Schmidt 表示,DeepSeek 崛起之後,目前全球 AI 領域的權力格局似乎正在圍繞兩個關鍵軸轉移:一是中美之間的競爭,二是封閉與開源模式的較量。
02
這是一個頗具戲劇性的時刻:中國科技公司從過去全球開源的受益者,逐漸變成了開源的反哺者、甚至引領者——從巨頭阿里巴巴、初創公司 Minimax、再到此次爆火的 DeepSeek 等,均透過開源向全球開發者免費開放 AI 模型、反哺全球科技生態。
而大多數美國主要科技公司(除了 Meta 之外),仍堅持閉源,並更嚴格地保密其技術方法。
海外網友甚至調侃 OpenAI 為「CloseAI」。
與此相對的是,DeepSeek 這樣的科技公司,透過開源以及與 AMD、華為等廠商的緊密合作,成為了真正「Open」的 AI 公司。當全球無數開發者得以在本地裝置上部署執行 R1 模型、並由此衍生出各種應用場景用法,DeepSeek 因此獲得了全球開發者的支援、為現在的「爆紅出圈」打下了基礎。
這證明了開放,才是 AGI 時代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即使 OpenAI 現在出來表示「DeepSeek 的研究成果我們更在之前也發現了」,但 DeepSeek 作為率先開源的廠商,仍然收穫了全球各地使用者與開發者最多的掌聲:
將自己走過的路公佈出來,讓其他人可以少走彎路,快速收斂到最優路徑上,開源的意義就在於此。
更重要的是,開源被證明擁有不輸於閉源的價值。
此前,由美國構建的閉源模型(如 OpenAI 的 o3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3 Opus)一直被視為行業標杆。而開源模型(尤其是中國的開源模型)通常被認為落後幾個月。然而,DeepSeek 的 R1 和多模態模型 Janus Pro 徹底徹底改變了這一認知。
當開源模型能在效能上追平閉源對手,這可能會顛覆整個人工智慧行業的生態。其低成本優勢必將吸引更多開發者,最終可能在這場技術角逐中獲勝。

使用容器 App 等方式,已經可以實現完全在手機端側執行 DeepSeek R1 模型 | 圖片來源:X
海外社交媒體上頻繁出現這樣的「反思」:AGI 時代,依靠著開源與合作,中國同樣有機會比美國更先到達 AI 領域的下一個節點。
Eric Schmidt 在文章中呼籲,美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閉源模型,為了保持競爭力,還必須支援一個充滿活力的開源生態系統的發展。「開源和閉源競爭很可能會找到一種自然的平衡,為不同使用者帶來一系列不同的產品和價格點。」他說。
OpenAI(以及一眾 AI 大廠)和 Deepseek(以及期待更多 AI 新銳)的理想狀態,更應該是一幅太極圖:閉源對開源、充裕對短缺、外擴對內修、大力對靈巧……看似相剋,實則相生。
只有兩者互補、而非對立,才有利於人類通向 AGI 之路。因為後者會帶來對抗,而前者則能形成合力。
03
在對 DeepSeek 的讚譽之後,大洋彼岸的科技巨頭與政府迅速轉變態度,核心是在政策層面加速「封鎖」。
1 月 29 日,在 DeepSeek「蒸餾」指控之後,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美國官員正在評估 DeepSeek 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30 日,Anthropic 的 CEO Dario Amodei 直接發文呼籲美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的晶片管制。他認為 DeepSeek 的成功並未降低美國晶片算力的價值,相反在通往 AGI 的道路上,未來仍需要數百萬塊晶片、數百億美元(至少)。只有繼續加劇出口管制,才能保證美國的技術單極「霸權」。
同日,外媒援引訊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正在考慮對售華晶片實施額外限制的可能性。報道指出,限制措施將涉及英偉達公司的 H20 晶片——這正是 Dario 在文章中建議要限制的晶片,過去由於其訓練效率較低,它被允許出口。據訊息人士透露,關於限制措施的決定很可能不會很快做出。
DeepSeek 還面臨著來自現實物理層面的挑戰。據網路安全公司奇安信的專家證實,自 1 月 28 日起,該公司遭遇了來自美國 IP 地址的持續網路攻擊,包括 DDoS 攻擊和密碼破解等多種形式。兩天後,攻擊暴增百倍。

1 月 28 日,深度求索(DeepSeek)官網顯示,其線上服務受到大規模惡意攻擊 | 來源 DeepSeek
這些事件背後折射出的深層事實是:隨著 DeepSeek 等中國科技公司的崛起,其極大地衝擊了國外科技巨頭,並動搖了美國長期以來的「科技霸權」。後者似乎想沿用過去的技術限制和封鎖手段,維持其主導地位、阻止這一程序。
如果說過去主要封鎖的是算力,現在則是同時封鎖算力和模型。
但歷史可能會證明,試圖透過技術封鎖來維持優勢的做法終將失效。就像過去對算力的限制一樣,這種封鎖不僅無法阻擋創新,反而催生出了 DeepSeek 這樣的巨大創新。
或許在邁向 AGI 的征程中,開放,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更何況,開源模型不是 TikTok 那樣依賴網際網路的線上服務,它自帶「跨越封鎖」的屬性:如今不僅是高效能主機的使用者可以在端側執行 DeepSeek R1,有開發者甚至研究出了使用本地 App,讓蒸餾後 1.5B 大小的 DeepSeek R1 能夠完全離線端側執行在 iPhone 上。這意味著它很難被真正封鎖。
「美國的競爭優勢長期以來依賴於開放科學、以及產業、學術界和政府的協同合作。我們應該重新擁抱開放科學的可能性,讓其再次成為推動美國 AI 發展的動力。」Eric Schmidt 稱。
科技從業者的普遍觀點是,矽谷科技公司應該追求科技「領導力」而非「霸權」。因為後者必然引發抵抗,產生離心力,難以長期維持。而前者能促進合作,凝聚向心力,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矽谷當前確實擁有科技「領導力」,但若一味追求「霸權」地位,反而可能失去這一核心優勢,最終作繭自縛被更多具有創新思想的創業者反超。
開放,才是真正的未來,DeepSeek 就是最好的代表。



熱點影片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