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Carina,NEEIF芬蘭自然教育認證導師,戶外運動&露營愛好者,小羽毛的媽媽。文章圖片均來自作者,Pexels,Pixabay.
1

敲開自然的大門
2020年初,我和先生註冊結婚,一週後,疫情突然來襲,我們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去享受蜜月。被困在家裡,我們的目光落在了自家的小院子。
也許就是從那時起,我和先生就在不經意間敲開了自然的大門。從沒有接觸過土地的我們開始試著翻土,瞭解植物、瞭解它們與空氣土壤水的關係,甚至開始動手去堆肥。
我印象最深的是,先生學習到了用菠蘿皮製作酵素的方法,於是我們去市場買了兩個菠蘿,可是這樣菠蘿皮的量是遠遠不夠的。有趣的是,當店主知道我們需要菠蘿皮的時候,立刻從旁邊拖出來整整兩大筐菠蘿皮送給我們。這件事情讓我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即使是現在想起來,我還是會忍不住笑出聲。
除此之外,我們還試著自己動手製作基肥,你能想象我們扛著耙子手腳並用攪拌材料的畫面嗎?真的是一種充滿著詼諧的成就感,只可惜當時灰頭土臉的沒有來得及拍照。
草莓

櫻桃

無花果

綠寶

櫻花

菜苗

院子裡陸陸續續搬來了很多“新朋友”,而我們也嚐到了自己種出的果實的味道,很小卻清甜可口的枇杷,看起來非常誘人但其實酸酸的櫻桃,因為產量太少而只能一天吃一顆的草莓,還有長得很慢很慢的番茄苦瓜辣椒。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吃南瓜和小甜瓜時留下了它們的瓜籽,然後試著催芽種植,最後真的長出了果實,這真的可以讓我“吹牛”很久很久了!
漸漸地,我們也想要出門去了解更多關於大自然的知識,機緣巧合就接觸到了露營。甚至在後來補辦婚禮的時候,我們也決定由自己搭建帳篷作為場景來慶祝,先生設計的邀請函也在配合著我們的帳篷場景。後來我們在回顧婚禮的時候,竟然也小小的總結出了我們的生活理念:簡簡單單的場景,自自然然的生活。


2

“媽見打系列”自然之旅
2020年9月,我和先生去上海森林公園參加了一場露營大會。說起來也是很奇妙,本來門票已經售罄,我們正在遺憾無法參加,可就在大會開始的前一天,突然有人轉票,就被我們撿了漏。我還記得那天我正在廚房裡煮豬油,先生突然興沖沖的跑過來“通知”我準備一下去露營,當我還在舉著鏟子原地發呆,先生已經開始收拾行李了,可真是個行動派呢!
接近傍晚我們才從家裡出發,到達上海已經是深夜了,而我那時已經是孕中期了,這也真的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程了,當然,也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媽見打系列”旅程。
第二天,我們早早就來到了現場,雖然前幾天都在下雨,但好在活動當天天公作美,給了我一次非常非常好的體驗。
其實那時的我已經感受到了懷孕帶給我的甜蜜的負擔,即使是在家待著,也會時常覺得疲憊,偶爾也會噁心嘔吐,所以去參加這次活動,我和先生在興奮之餘也是多少有些擔心的。
但我們都沒有想到的是,那一天從始至終我的狀態都非常好,整個人感覺非常放鬆而且充滿活力,雖然很多活動我都不能參與,但場邊一直都有我歡呼雀躍的身影,甚至忘記了自己是個孕婦,直到坐下來的時候才想起自己圓滾滾的肚皮。

另一次必須要說的露營,是2020-2021的跨年。那時我正處在孕晚期,但是基於前幾次露營積累的經驗和愉快的體驗,我和先生最終決定去千島湖的營地參加跨年活動。活動中,我們結識了許多好朋友,大家相互之間彼此幫助,配合著周圍的自然環境,真是相當好的氛圍。
當然,我最感謝的還是我先生,一整夜的時間,先生每隔一小時就會起來給爐子添柴,帳篷外面到處結著冰,而我在帳篷裡可以安安穩穩睡到天明,不誇張的說,第二天早上我真的是被熱醒的,而在我元氣滿滿起床之後,先生終於如釋重負說:現在,我終於可以補個覺了。”

無獨有偶,隔壁帳篷住著一家三口,家裡的先生也是為了妻子和女兒不被凍著而一整夜不停的添柴。後來他與先生說起:“我每次起來添柴看到你們的煙囪也在冒煙,我就知道不只我一個人在幹活。”
當我們終於迴歸於自然,放下了壓力焦慮,本心的純真和善良都會被無限的放大,也因為沒有了城市生活中的科技便捷,人們之間的交往和互動變得更加密切,彼此之間更容易敞開心扉,這可真好。
3

把孩子還給自然
2021年2月,我和先生終於與期待已久的小羽毛同學見面了,也許正是因為孕期有很多時間我們都是待在戶外,小羽毛也是個活潑好動的好奇寶寶。
在她56天的時候,我和先生就帶著她去參加了杭州植物園的市集活動,現場的孩子們都非常享受大自然大草坪帶給他們的快樂,而小羽毛雖然還不能用自己的小腳丫去踩一踩草地,但她在我懷裡東看西看,時而揮揮小手時而蹬蹬小腳,也許,她正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感受自然。

活動後,我和先生都明顯感受到她的變化,儘管她還只能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但她卻有了很強的與人交流的願望,我和先生都相信這是大自然帶給她的成長。也正因此,我們決定要了解學習關於自然教育的知識,我們都覺得,
把孩子還給自然是一種特別好的教育方式。
2021年6月,小羽毛的第一個兒童節,我和先生帶著她在青島完成了一次線上馬拉松來慶祝。其實我一直很糾結到底要在哪裡完成這次馬拉松,直到我們經過一片海灘先生提議就在這裡。
我們是在下午完成了這次海岸線馬拉松,我和先生輪流推著小車前進,鞋子和襪子很快就溼透了,而小羽毛一直在呼呼大睡。後來我們才反應過來,原來海浪聲就是小寶寶的催眠曲,而真實來自於大自然的聲音,是無論什麼音箱播放的白噪音都不可比擬的。

而更加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強大的力量的是,當我們在晚飯後再次路過那片海灘的時候,由於漲潮的原因,那裡已經完全被海水淹沒,看不到一點點沙灘的痕跡了。
雖然在課堂上學習過很多關於自然的知識,但當置身於其中親身體驗的時候,還是不由得感嘆自然的神奇與偉大。這也讓我和先生更加堅定了我們對於小羽毛的教育理念,我們要把孩子還給自然。
4

到自然中學習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接觸到穆蘭老師和芬蘭自然教育導師課程。課程提供了很多關於自然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對於既是幼兒教師又是新手寶媽的我都很實用,尤其是貫穿課程始終的現象式學習(PhBL),讓我聯想到我之前在幼兒園的工作經歷。
一次戶外活動時,一個孩子發現了一些蝸牛,繼而班裡的孩子們都跑去觀察蝸牛並對蝸牛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正是一個難得的由孩子們自主發起的現象式學習主題。
我想,如果是現在的我在學習了自然教育導師課程之後,在遇到類似的情景,我會讓孩子們把觀察到的現象作為探究目標,並且把各個學科結合在一起引導孩子們進行學習,請孩子們將各自的個體體驗、觀察和想法融合在一起進行頭腦風暴,從而獲得更多新奇有趣的想法。

同時,作為教師,我也會轉換自己的思維,孩子們基於現象的學習並非關乎產出,而是在探究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構成評估、組員前饋和文件記錄。
整個過程中,我和孩子們會共同學習,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構建新的能力,使之成為一個連貫的思維模型,並且也在學習過程中鍛鍊自己的溝通與合作能力。
在我剛剛結束學習的課程中,芬蘭老師們還貼心的添加了精華筆記板塊,把每節課的重點詳細羅列出來,無論是對於我的學習還是複習都有著非常大的價值。
芬蘭自然教育導師認證課程分為初中高三個階段,依次進階學習。
學習完初階課程後會對自然教育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如果是教育從業者,將課程裡面的實踐活動、自然理念與現有的工作相結合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
中階課程會將自然教育的知識與各個學科的教學相結合,提供自然教育教學的底層思維框架和很落地的實踐活動;
高階課程會提供更深入的戶外教學的活動的指導,芬蘭導師每週會有線上指導,並學習獨立設計一個完整的自然教育專案。
最新一期課程3月2號開課,同樣歡迎喜歡大自然、認同自然教育理念或者同為教育者的你。一起加入這場自然教育知識的發現旅程。點選下方海報按鈕,即可報名。
答疑:每個級別課程都有學習社群,導師答疑,方便同學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有更多行業資訊的交流。
學習內容:初階課程以錄播課程為主,導師英文授課,有中文字幕;課程裡需要實際操作的學習打卡、活動設計等,根據所在城市、社群、自然環境條件等實際情況為主,自主選擇和安排即可。
班次說明:初階課程每月開課一次,中、高階課程每季度開課一次;初、中、高階段的課程需要逐一學習。
課程證書:上完每個階段的課程,都能夠獲得證書。證書由芬蘭自然與環境教育學院(NEEIF)頒發的,證明培訓過並通過了自然教育師的師資認證考試。
學習時間:想要在一年內完成全階段課程的同學,需要在8月份之前至少完成一次初階課程的學習,才能繼續參與今年開班的中、高階段課程。
報名後獲取上課安排 & 更多課程諮詢
請新增全村小助手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