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芬蘭的自然教育從學前開始,一直貫穿到高等教育。學生在自然環境中學習、探索自然現象。芬蘭的教育系統注重學生的個人興趣和發展。在自然教育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比如林業、漁業、環境保護等。
01
透過網路平臺看到國內很多做自然教育、營地教育的,那麼目前自然教育在國內處在一個什麼階段?後期在做自然教育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國內的自然教育目前是“小而美”,大家都根據自己的理解發展,目前發展了7,8年,大家也在學習其他國家的自然教育的經驗。
跨省市的自然教育產品這兩年還沒有特別發力,做自然教育沒有特別大的企業,在特殊期間,也沒有哪個企業發展的特別好,但公眾反而對自然提起了興趣,小的企業反而出來了很多,小紅書上有很多博主開始分享。比如一天,半日,週末的自然活動產品比較多,所以盈利還不足以支撐大的企業,但小的品牌是可以的。

盈利可以支撐他的持續發展。很多自主研發的課程,非常多小的機構,比如 5 人以下的小團隊很多,而且活動,產品很多。
所以自然教育行業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行業。加上教培機構出現現在的情況,使得以前擁有學生資源的這些機構不知道該怎麼做,可以更容易地和這樣的教培機構合作。自然教育也越來越被家長們所認同。我認為現在是發展自然教育非常好的時機。
02
如果自然能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家長覺得自己帶孩子去大自然玩兒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接受專業的自然教育呢?
當你去公園,跟孩子一起玩一個小時,你不需要自然教育課程。你儘可以輕鬆地享受以及跟孩子玩耍。但這些課程為你提供更多工具,讓你理解如何具有教學法設計的玩耍,如何為孩子創設有趣的活動,教導他們,以及如何跟孩子度過優質時光。這些課程會讓你更深層次地理解自然教育。
我們不僅僅是討論自然,我們更會談論在自然環境中的教育方法。絕大多數活動是教我們如何做到寓教於樂,在學習這套課程的時候,你會慢慢變得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即便不瞭解自然教育,也很可能會形成與自然的良好關係,並獲得身處自然中的一切好處。去大自然和孩子們一起玩。但是,當你對這些理論至少有一點了解,你就能理解更廣闊的圖景。你理解它背後的科學,就能夠專注於那些重要的方面。
你也會學到很多不同的遊戲和活動,你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做,並知道這些活動和遊戲是如何支援孩子們各方面發展的。你要學習如何引導孩子,如何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主題上,以及如何以良好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同時獲得樂趣。在我們的課程中,我們還教授其他支援自然教育的學習方法,如戶外學習、基於現象的學習法和花園基礎學習,以提供更好的工具與孩子玩要,並教他們瞭解自然世界。
03
孩子們親近大自然可以開發想象力、增加好奇心。這些變化是如何發生的?自然教育是否有好壞之分,壞的自然教育或是家長、老師錯誤的做法是否會適得其反?可以舉例說明一下嗎?
當孩子在自然環境中玩耍時,他們通常需要更多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為在自然界中沒有現成的玩具可以玩。孩子們可以玩松果,假裝它們是老鼠。或者他們可以用天然材料建造建築或發明新遊戲,因為大自然提供了那麼多不同的空問和自然材料,你既可以玩兒在其中,又可以玩兒那些自然材料。孩子們需要在大自然中更多地發揮想象力 培養創造力。
在我看來,沒有壞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的目標是為兒童提供積極的自然體驗和自然知識。那如果當教育者帶著孩子去到大自然,這些卻沒有發生,那麼這就不是自然教育,而是其他的什麼東西。
如果活動沒有經過良好的規劃和教學,孩子們可能會發現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光是消極的。這並不意味著,如果你不計劃這些活動,它就會以糟糕的結果告終。但是,如果你知道一些方法,自然教育的基本理念,如何在活動中保持孩子的興趣,如何引導導孩子,如何讓他們安全快樂,你將增加你成功創造積極的自然體驗的可能性。如果這些經歷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是消極的,他們可能不會喜歡花時間待在自然中,也不會欣賞自然。

此外,教授錯誤的自然知識可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但教育者仍然不應該過於關注自己的自然知識。
教育者應該有開放和熱情的心態,和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如果你不能回答某些問題,承認自己不知道,然後跟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你不應該胡編亂造,因為那樣你可能會教一些錯誤的資訊。慢慢地提高自己對自然的認識是一個很好的想法,這樣當你和孩子們一起在自然中的時候,就會感到更有信心。
04
我們平日談的多是芬蘭自然教育多好多好,請問在本地研究者看來,哪些地方也存在不足?以讓我們借鑑,避坑。
我們在實踐自然和環境教育時確實會遇到一些挑戰。自然教育中最常見的挑戰來自於這幾個方面——
日程安排過緊:教育者感到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計劃自然教育教學活動
專業知識不足:教育者認為自身缺三足夠的專業知識,自身能力不足以支撐他們進行自然教育教學
興趣不足:並不是所有人都對自然感興趣,因而設計策劃自然教育活動的重任,就落在了少數對自然感興趣的教育者肩上
教育者有時候也面臨兒童視角相關的難題,他們認為自己無法從兒童的興趣出發策劃活動,難度很大。另外,地理位置的欠缺,比如附近沒有可以進行自然教學的場所和惡劣天氣都是自然教育的挑戰。但只要對教育者進行足夠的教育培訓,大多數這些挑戰都是可以克服的。

環境教育面臨的挑戰是多種多樣的。環境教育中,我們還教授今天的自然環境面臨怎樣的處境,以及每個人在環境保護中產生影響力的可能性。
但不幸的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面臨的問題、每個人應該怎樣做、以及怎樣看待可持續性的生活方式,都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事實,還需要關注價值觀念和情感問題,而這些通常都是比較棘手的。
05
《自然教育導師認證課》內容是結合了芬蘭教育部門或芬蘭公立學校實施的自然教育課程內容,還是金穆蘭老師自己獨創的結合國內的教育需求的課程內容?
這個課程的主創是瑪麗安娜老師,我和其他三位芬蘭大學的老師為輔設計的課程。對瑪麗安娜老師的一個簡單介紹:瑪麗安娜老師從事自然教育23年,環境教育基金會的理事 ,芬蘭自然教育協會的理事等等。她還曾經在芬蘭的軍隊服兵役,作為女性她喜歡突破自身,勇於嘗試。
其實自然教育在芬蘭是很普及的,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芬蘭孩子的午覺就是在室外睡覺的。而一般在幼兒園,小朋友都要在戶外活動起碼2小時。而我的小女兒就對自然界的事物非常熟悉,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自然教育的理念是滲入在生活和學校中的。不單單是芬蘭國家教學大綱規定的。

在芬蘭教育中,所有的科目都可以在自然中進行。自然教育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這個課程是具有芬蘭特色的自然教育課程。
課程分為初中高三個階段,依次進階學習:
-
學習完初階課程後會對自然教育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
學完中階課程會將自然教育的知識與各個學科的教學相結合,提供自然教育教學的底層思維框架和落地的實踐活動
-
學完高階課程會提供更深入的戶外教學的活動的指導,芬蘭導師每週會有線上指導,並學習獨立設計一個完整的自然教育專案
推薦上課人群
熱愛自然和戶外,想要成為自然教育導師的成人
想要自己帶孩子走進自然,跟大自然建立聯結,提升教育體驗的父母
想要將自然教育知識融入到教學裡的在校老師;中高階會有現象式教學以及自然教育跟多學科的結合應用
想要更加系統地學習自然教育知識,成為一名更加專業的自然教育導師,參與高階課程會有芬蘭的導師每週線上指導+獨立設計專案
對芬蘭的自然教育感興趣,想要了解更多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