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跑出250億超級獨角獸,深扒背後產業鏈

作者丨直八
近日,福建廈門殺出一個超級獨角獸:海辰儲能,向港交所發起IPO衝刺。
海辰儲能成立於 2019 年,公司專注於鋰離子儲能電池的研發和生產,近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它曾入選 “2023年全球新能源企業 500 強”,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三。據2024年胡潤研究院資料,海辰儲能以25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上榜,排名全球獨角獸第270位。
我們來看看,儲能電池賽道還有哪些新機會?
01 

全球排名第三

海辰儲能創始人是吳祖鈺,福州大學化學碩士,曾在寧德時代擔任工程師。期間,他作為第一發明人申請了多項專利,涉及儲能領域的集流體、極片及電池等。
2019年12月27日,吳祖鈺創立了海辰新能源(海辰儲能的前身),專注於儲能鋰電池業務。2020 年,在廈門建設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為產品研發和生產奠定基礎。
2022 年,公司發展加速,推出 314Ah 儲能電池和 5MWh 液冷儲能系統,進軍美國、德國市場,拓展海外業務版圖。2023 年,公司推出業內首款 1,000Ah +長時儲能電池,併入選“2023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 強”。
2024 年,公司推出∞Power 6.25MWh 2h/4h 儲能系統、∞Cell N162Ah 儲能電池等新產品,開始在美國佈局生產基地。在鋰離子儲能電池出貨量上,海辰儲能的全球市場排名第三,是寧德時代的有力對手。
02 

產業鏈拆解

海辰儲能的核心業務裡,儲能電池收入佔比較高。2022-2024 年,儲能電池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2%、78.0%、61.6%。
該行業的上中下游分別為:原材料與裝置、電池製造與整合、應用場景與客戶。
2-1 上游:原材料與裝置
原材料決定電池能量密度、成本與安全性,裝置影響生產效率及一致性,二者共同支撐電池製造核心環節。
2-2 中游:電池製造與整合
儲能電池中游包括電池製造和系統整合兩大環節。中游環節決定電池效能一致性、系統效率及安全性,是連線上游材料與下游應用的核心樞紐。
2-3 下游:應用場景與客戶
下游環節透過場景化定製(如集裝箱式儲能系統)、商業模式創新(共享儲能、虛擬電廠),將中游電池系統轉化為可盈利的能源解決方案,是儲能價值實現的最終環節。
03 

儲能電池賽道全景

3-1 什麼是儲能電池
儲能電池是一種透過電化學反應實現電能儲存與釋放的裝置,核心功能是將多餘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按需釋放。
3-2 儲能電池的主流應用場景
日常最常見場景包括4類:①家庭儲能:搭配光伏系統儲存多餘電力,夜間或停電時供電(如歐美家庭普及率超 30%);②工商業峰谷套利:工廠 / 商場利用低價谷電充電,高價峰電放電,降低電費(節省 30%-50% 成本);③應急備用:5G 基站、醫院等備電(保障通訊 / 醫療持續執行);④電動車補能:社群充電樁儲能調峰,緩解電網壓力。
3-3 儲能電池的分類
按電極材料,儲能電池常見分類有:鉛酸電池,成本低但能量密度低;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高、迴圈壽命長;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但安全性稍差;還有鎳氫電池,效能較好但成本較高,常用於一些特定的小型儲能裝置中。
3-4 儲能電池的市場規模及增速
據 EVTank 資料,2024 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 369.8GWh,同比增長 64.9%。另據估算,2024 年全球儲能行業市場規模約 630 億美元,相比 2023 年有大幅提升,市場需求旺盛,中國在其中佔據重要地位。
3-5 儲能電池所處的發展階段
已經經歷技術驗證期、市場引入期,進入高速成長期甚至成熟早期,並且形成巨頭。對新晉玩家來說,具有一定壁壘。儲能電池行業標準也在逐步形成,如2018年就實施了《電池儲能系統併網資訊互動技術規範》。
04 

儲能電池上游

4-1 核心材料與輔助材料
儲能電池上游核心材料包括決定電池效能的正負極材料、傳導離子的電解液及隔離正負極的隔膜。輔助材料有集流體、粘結劑、導電劑等,它們在電池中起到收集電流、增強電極結構穩定性等輔助作用。
4-2 生產裝置
儲能電池上游生產裝置包括攪拌裝置用於混合原料,塗布裝置將漿料塗覆在集流體上,輥壓裝置壓實極片,分切裝置切割極片,卷繞裝置卷制電芯,注液設備註入電解液,化成裝置啟用電池,檢測裝置確保產品質量。
4-3 上游所處地位是否強勢
儲能電池上游材料與裝置環節地位較強。在毛利率上,六氟磷酸鋰等材料毛利率超電芯,附加值高。從集中度看,部分關鍵材料企業集中,掌握話語權。技術上,企業研發投入大,積累了大量專利,透過專利與研發塑造了技術壁壘,讓其在儲能電池產業鏈中佔據優勢地位。
05 

儲能電池中游

5-1 核心部件製造
包含儲能系統的四大核心元件(電池組、BMS、PCS、EMS),直接決定儲能系統的效能和功能。
5-2 輔助系統與整合
包括溫控、消防等保障性環節,以及系統整合商對整體方案的整合。
5-3 中游所處地位是否強勢
儲能電池中游子環節地位有強有弱。電池組企業如寧德時代等,技術實力強、專利多,在產業鏈中有較強話語權,且因成本佔比高,地位重要。PCS 企業陽光電源等在技術和市場份額上有優勢,地位也較強。但EMS、溫控系統等環節,因成本佔比低、企業競爭較充分,地位相對較弱。
5-4 可能引發變革的關鍵因素
技術上,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技術突破可推動發展;政策方面,風光強制配儲、峰谷電價差拉大等政策,刺激市場需求。使用者需求上,電網調峰調頻、分散式發電等需求增長,促使企業創新。生態系統上,寧德時代等巨頭憑藉技術與資金優勢,引領產業發展方向。
06 

未來1-3年新機遇

6-1 長時儲能技術突破與應用
未來 1-3 年,長時儲能需求迫切,液流電池等技術受關注。全釩液流電池憑藉長迴圈壽命、高安全性和靈活擴容優勢,迎來發展契機。如 2024年 1-8 月,46個液流電池儲能專案啟動,投資超 730 億元。相關企業可聚焦技術研發與成本控制,為風、光電站及電網提供長時間儲能服務,助力能源穩定供應。
6-2 戶用儲能智慧化升級
隨著分散式光伏普及,戶用儲能市場增長。未來,智慧化、整合化戶用儲能產品需求將增加。產品能智慧匹配家庭用電與光伏供電,實現峰谷電價套利、停電應急等功能。像特斯拉 Powerwall 這類產品已獲市場認可,國內企業可借鑑,推出高性價比產品,吸引追求能源自主的家庭使用者。
6-3海外新興市場拓展
海外新興市場對儲能電池需求大,尤其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地。這些地區電力基礎設施薄弱,能源供應不穩定。我國儲能電池企業具備技術和成本優勢,可針對當地需求,開發適配產品,如小型離網儲能系統、用於微電網的儲能電池組,助力當地改善電力供應,開拓新市場空間。
6-4:儲能電池回收利用
退役儲能電池數量增多,回收利用市場興起。企業可構建回收體系,透過梯次利用,將電池用於低速電動車、備用電源等領域;或拆解回收鋰、鈷等金屬,實現資源迴圈。格林美等企業已佈局,未來1-3年,更多企業有望參與,降低成本,減少汙染。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圖片源自AI圖片。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贊和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