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GURE 03/31

7天前傳來訊息,亞洲前首富李兆基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97歲。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哀悼和高度讚譽,稱李兆基是傑出的商界領袖、企業家、慈善家,對社會貢獻良多。


因為兒時排行老四,李兆基人稱“四叔”。福布斯2025年度香港50大富豪榜中,他位列第二。跟其他富豪家族相比,四叔顯然低調得多,沒有緋聞,離婚後40年未娶,這些年全家最受關注的僅有他的兒媳,“千億新抱”徐子淇。
四叔給過年輕人不少建議和忠告,八一八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不難看出三個規律——
1、人的智商天資,往往是代際均值迴歸;
2、從來沒有完美的人,就算別人口中的聖人,一樣有他的貪、嗔、痴、慢、疑,但發心善良,配料表乾淨的人,終歸“活”得更久;
3、輝煌與綿長很少兼得,財富未必能保證一個家族長盛不衰,格局和明智或許可以。

稻盛和夫有一句話很殘酷:你憑什麼以為你十年寒窗比得過我三代從商?
因為商業不僅是知識,更是實踐,需要長期甚至幾代人的磨礪。
四叔的父親李介甫早年在廣東順德開設金鋪、銀號,家境富裕,他耳濡目染,從6歲就開始學著做生意。
今年金價狂漲,網際網路上一批年輕人興起“宅家鍊金”,這都是四叔玩剩下的,他12歲就熟練掌握了辨別、熔鍊黃金的技術。


▲青年時期的四叔
1948年,他帶著一千港元離開順德老家闖蕩香港,憑藉驚人的天賦和判斷力,很快如魚得水,其後若干年,與郭德勝、馮景禧合辦新鴻基,並一手創辦了行業頂級的地產集團恆基兆業。
他有多厲害呢?地產設計圖拿來一過目,就能判斷出設計是否合理。什麼地段銷量會好,什麼地段會滯賣,他幾乎都能準確預判。
所以人們都認為,他的真實財富遠遠超過歷次公開上榜的數字,因為他為人處世真的太低調了。
四叔的前妻劉惠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港姐冠軍,他們的戀情郎財女貌,轟動全港,大婚時筵席開了近百桌。


▲人生若只如初見
婚後生下五個孩子——長女李佩雯,二女兒李佩玲,長子李家傑,三女兒李佩儀,小兒子李家誠。
他們是慈父嚴母的組合,除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差異,還是很恩愛。感情變故出現在劉惠娟開始參與集團管理之後,兩人經營理念發生嚴重分歧,四叔曾在自傳中提到,和劉惠娟一起工作的人普遍認為她性格強硬,好勝心重,甚至有點狂妄。他希望她迴歸家庭,但她堅決不肯,最終26年的婚姻結束。
作為旁觀者,很難評判誰是誰非,只能說“合適”比“對錯”重要百倍。劉惠娟移居加拿大,後來的日子一心向佛。四叔沒有再娶,依然住在以前妻名字命名的“惠苑”裡。
媒體報道,他贈予前妻價值數億的物業,並定期去加拿大探望。劉惠娟晚年隱居寺廟,四叔甚至為寺廟捐款1.5億港元。
這怎麼不是愛呢?有些愛意可以長相廝守,有些深情只能遙遙相望吧。
大兒子李家傑受母親影響修行佛法,小兒媳徐子淇與婆婆也很和睦,有時候對於家庭關係來說,空間距離的遙遠,反而是另一種安全和融洽。

四叔兒孫滿堂,曾說“生意可以冒險,但家庭必須穩妥”。


▲2022年,四叔教孫輩們寫書法
他固然是人中龍鳳,重男輕女思想卻極其明顯。
長子李家傑已經62歲,一直未娶,早年初戀被四叔拆散,坊間傳聞就是豪門劇裡“拿著×××萬離開我兒子”的劇情。後來的緋聞女友諸葛紫岐、李美鳳也都沒成正果。
李家傑沒結婚卻抱回三個兒子,徐子淇嫁進門後生了兩兒兩女,於是四叔9年內抱了7個孫輩。一添孫子就給員工發紅包,這樣的老闆人緣能不好嘛?
小兒子李家誠學業一直不如人意,從前在聖若瑟書院讀書,書院創建於1875年,是香港法定的古蹟學校,學生非富即貴,李家離學校只一路之隔,每天上下學仍由司機開房車接送。他各科成績不是F就是U(墊底),僅一門商貿得了A,最終只能把他送到加拿大勞裡埃大學去學經濟,四年課程只學了三年就打道回府,後來公司年報等資料中只說他是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學歷和院校語焉不詳。
相反徐子淇卻是學歷傲人,在倫敦大學取得學士課程,後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得傳理系碩士。能在豪門站穩腳跟的灰姑娘,不可能是低智甜妹。
灰姑娘遇到王子之前雖然落魄,也是公爵的女兒,徐子淇則是中產家庭奮力託舉的精英高嫁女。
據說徐子淇出生之前,父母就已經替女兒決定了未來要走的路。坊間傳聞,她媽媽特意選在吉時剖腹產,她爸爸為讓女兒高嫁甚至遷了祖墳。
徐子淇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讀名校,畢業後進入娛樂圈,父母對她依然嚴格管束,並果斷拆散了她與洪金寶兒子洪天明的戀情。
最終24歲的徐子淇嫁給36歲的李家誠,如願成為“千億新抱”。有八卦說四叔在兒子婚前找高人看過徐子淇的面相,是大吉之相。他對這個小兒媳十分欣賞和喜愛,徐子淇每生一胎,老爺子就獎勵房產和重金。


▲2006年徐子淇李家誠大婚
有人猜測,四叔走後,徐子淇終於迎來了她的當家主母時代。也有人不看好,認為豪門之外,雌競者正在虎視眈眈。
大家經常拿徐子淇和郭晶晶對比,覺得郭晶晶的豪門生活鬆弛自在,而徐子淇活得緊繃。其實不管鬆弛還是緊繃,求仁得仁已經是上上籤了,不是嗎?
四叔給孫子孫女們設立了高達數億的教育基金,孫子的成績單親自過目,兒子當初成績沒抓好,於是對孫輩亡羊補牢。



▲李兆基晚年與家人同住山頂豪宅
三個女兒當中,長女李佩雯備受器重,大女婿和外孫女也都在恆基地產內任職。二女兒李佩玲嫁給了華大酒店的二代接班人鄭啟文,據說沒有參與孃家的家族生意,小女兒李佩儀的公開訊息更少,近乎查無此人。想必,選擇生活在聚光燈之外,安安靜靜過著貴婦的快樂生活,正是她們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智慧之處吧。
除了重男輕女之外,四叔應該是神仙爸爸——對自己無慾無求,對子女一擲千金。
他穿衣隨便,還曾被好友提醒過衣著過於簡樸會影響集團形象,這才開始交代秘書,找好裁縫為他定製西裝。他出門坐寶馬7系,卻讓兒媳開數百萬的法拉利。
2019年四叔宣佈退休,商業帝國交棒到兩個兒子手中。為防將來兒孫爭產反目,他明確將核心資產透過家族信託分配給兩個兒子,確保股權平穩過渡,並且早早寫好遺囑,特別註明,若有人爭搶遺產,便一分錢都拿不到。
兩個兒子沒有父親那樣出眾的天資,也沒有同為四大家族接班人鄭志剛那樣的意氣風發和高知名度。但他們的父親,早就為之計深遠,替他們鋪設了一條相對平庸卻平穩的路。

四叔對年輕人有一句著名的奉勸:“經濟未定,不宜早婚。”


“太早結婚便有家庭負擔,要養兒育女,又要供書教學,很難有餘錢。女最怕嫁錯郎,選擇一個不務正業的丈夫就抱憾終生。”都是大白話,但不比許多專家的高論實在得多?
在香港市民眼裡,四叔是慈祥的長輩,願意提攜後輩,他告訴年輕人把眼光放長遠,與其擔心自己買不起樓,不如學懂理財,“不必被一個物業困住你的夢想”,尤其強調年輕人一定要入對行,入對了行才容易賺錢。
他熱心公益,捐地興建老人院,是香港第一個捐地做青年宿舍的地產商,近年來關注“社群客廳”,汶川地震時捐款捐物,疫情期間捐地建方艙。
作為“亞洲股神”,樂意把自己的炒股經驗跟大家分享,更奉勸散戶:不應沉醉股市中,盯著行情荒廢工作。他曾承諾,每當恒生指數突破3萬點,自己就捐出10億元。恒指2017年突破了3萬點,他果然兌現承諾,第二年捐出10億元做公益。
四叔做慈善跟做生意一樣,期望回報高,希望“一兩撥千斤”,意思是善用資金,做那些能夠讓最多人受惠的專案。比如創立基金會培訓鄉村醫生,他認為培訓到一個人,讓其在崗位上有所貢獻,以一家三口計算,受惠人數就以倍計,“選得好,選得正確,收效與回報就會很大”。很多大中小學,都有他援建的教學樓和設施。
商人重利未必是涼薄,用高投入產出比的思維去做善良的事,利己也利人。


▲媒體盤點四叔的“人生六觀”
四叔一生堪稱富豪中的清流,最關鍵三觀夠正,熱愛祖國。就像一位網友所說,“又一次印證,想要命長,就要低調簡潔,不亂世,就像配料表很乾淨一樣。”
以他為代表的老一代富豪們,是在飛速上升的電梯裡撐杆跳,如今週期不同,財富再不會以驚人的速度積累和爆發,一切趨向平緩和理性。
那一代人的傳奇再無複製的可能,但他們的財富觀念和思維模式,一直都有穿透時間的含金量。
在鳳凰衛視一檔節目裡,四叔說:如果可以,願意用九成九的身家即一千億元,換取30年青春。
這話讓人好感慨,有一種“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看盡與悵惘。
於是想到那句哈佛校訓——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厭惡的現在,是未來的你回不到的曾經。
你認為四叔走後,對徐子淇會有影響嗎?評論區說說。
參考資料:
綜合文匯報、上游新聞、澎湃新聞,微信公眾號商務範、伊莎貝拉小星球等。

紫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簽約作者。資深編輯、媒體評論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新榜原創top20作者,深度研究中國女性文化、情感和社會心理。本文經授權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