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殺回來了

一組資料。
中國電影市場女性觀影使用者佔比,已從2017年的50%上升至2024年的58.4%。
資料來源:燈塔專業版《2024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下同
2025年春節檔,女性購票使用者進一步提升至63.5%
女性已成為國內電影消費市場的主力。
與此同時,我讓deepseek幫我統計一下2016-2025年春節檔電影,三番內女性角色佔比。
結果顯示,十年裡隨著女觀眾佔比上升,女主演不增反降,從35%下降至15%-20%(僅在2021年因《你好,李煥英》短暫回升),其中僅有的女性形象還多受限於刻板設定和工具化功能。
(注:dp資料只做參考,但我們也確能感知女性角色少而受限)

更別說女性一番+女性視角的電影,這十年也就賈玲的兩部。

連AI都感嘆:這是電影創作與觀眾需求的脫節。
24年明明有三部口碑與市場回報皆超出預期的女性視角作品,輿論也都在期待女性影人的春天要來了嗎?結果25年春節檔兜頭一盆冷水,讓人瞬間回到現實。
然而,也不用失望太早,女性影人的每一步都算數,後面還有很多人跟著腳印,正在慢慢走上來——
一批女性電影扎堆定檔三八婦女節,女性有自己的春節檔。
這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於是飄也追風,也趁著今天婦女節的熱鬧,推出這一特殊檔期的電影片單,希望更多人走進電影院支援她們,看見她們。
(部分涉及劇透,介意的可快速瀏覽全文電影海報瞭解有哪幾部作品~)
《初步舉證》
主演:朱迪·科默
上映:2025年2月28日
海報上朱迪·科默有兩副面孔。
一副是閉起眼睛的辯護律師泰莎。她不對客戶做價值判斷,不相信一面之詞,只相信法律下的真相,並得意於每一次成功為被告做無罪辯護,包括性騷擾嫌疑犯。
直到有一次與同事浪漫的約會演變成未經同意的強姦,她由辯護律師走向了證人席,不得不接受法律系統對性侵受害者的二次傷害。這是海報上的第二副崩潰的面孔。
這一身份的急遽轉變,顛覆了她曾深信不疑的法律正義。
她明知報警對方也會被判無罪,還是克服身心極大的恐懼,勇敢地站上法庭,在被圍追堵截、潰不成軍之際,憑藉專業素養,清晰有力地向法庭宣告:
有關性侵的法律根基是錯的!
因為女性受害經歷
與由男性主導制定的法律系統不符
法律需要性侵案的證言簡潔而富有邏輯,以此來證明可信。
但泰莎以親身經歷驗證這是不可能的。
這是針對人身本身的犯罪,不是交通肇事或者入侵住宅案,對受害者來說是一種腐蝕性的創傷——開始是身體深處的恐懼和痛苦,接下來會蔓延到思想和靈魂。
受害者會對施暴者和受害事實印象深刻,對侵害過程的記憶卻是不清晰、不連貫和缺乏條理的。
但在庭審時卻被要求反覆描述細節,以驗證到底有沒有反抗。
一旦受害者前言不搭後語,邏輯混亂,被對方律師抓住漏洞,就以證言不可信、證據不一致的指責而輸掉官司。
而侵害者只要證明他以為對方是自願的就能成功脫罪。
為此,泰莎發出質問:
當一個女性說“不”的時候,當她用行為說“不”的時候,這根本不是一件晦澀且難以理解的事。
荒謬的地方正在於此,一個被男性侵害的女人,要去證明男性定義下的“反抗”,玩一個他們制定規則的遊戲,如何能贏?
《初步舉證》是一部舞臺紀錄電影,沒看之前以為這樣的獨角戲會顯得沉悶,沒想到異常震撼,深知這樣的作品一定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那麼朱迪·科默在109分鐘的時間裡以身體和靈魂奉獻的表演怎麼不堪稱偉大。
《蒼山》
主演:郭柯宇
上映:2025年3月4日

郭柯宇自《再見愛人》復出後,飄會時不時地關注她的後續發展。
她之後除了在電視劇裡飾演一些鑲邊媽媽角色外,還傾向支援青年電影導演作品。
出演的三部電影都是導演首作,《家庭簡史》《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郭憑此還獲金雞獎女配提名),以及即將上映的她復出後首部女主作品《蒼山》。
電影故事很簡單,鏡頭對準一位與丈夫分居,離鄉去上海做家政的中年女人的生活,除了工作她還要應對患老年痴呆的母親和早戀叛逆的兒子。

作為全國藝聯上映的小眾文藝片,議題和表達上也沒什麼野心,估計大機率激不起什麼水花。
不過此類電影貴在於溫柔平緩的講述中,帶出日常生活、代際衝突、故鄉與他鄉的暗流,以及如何書寫出走之後又歸來的決心。
緩緩出招的化骨綿掌,別小看後勁。
《平原上的火焰》
主演:周冬雨、劉昊然
上映:2025年3月8日
《平原上的火焰》不是女性電影。
但因為周冬雨是一番主演,以及原著中最出彩的兩位角色是一組奇特的“母女”傅冬心(梅婷 飾)李斐(周冬雨 飾),戲眼都在這倆身上,男主莊樹(劉昊然 飾)只是觀察者和敘述者。
這在懸疑犯罪題材裡比較少見,遂放在此篇淺聊一下這對“母女”。
不過先打個預防針,這部埋了3年多才上映,據看過的網友評論推測,有將懸疑犯罪拍成青春疼痛之嫌。
也不抱期待對兩位女性角色有多好的塑造,傅冬心和李斐一個因運動,一個因下崗潮均被耽誤了一生,此類話題並不安全,只希望不要像劇版《平原上的摩西》一樣篡改原著。
劇版放大、美化了原著裡的背景板人物男主他爹,把一樁不幸婚姻描繪成老實厚道爹,無限包容文藝矯情媽,就這媽還不知足,沉浸在自己世界對家庭不管不顧(原著裡對家庭很盡責)。這改編一下讓輿論天平傾斜了。

劇版畫面‍‍‍
實際上傅冬心代表一代知識分子的遺憾,從小理想和抱負無法施展,長大被逼著跟一個不喜歡,且沒有任何共同語言的人結婚,後來發現丈夫正是當年運動中打死自己叔叔的兇手。
傅冬心無力抗拒歷史的作弄,卻也從未放棄超越庸碌的希望,這一信念也延續給了遭遇厄運的李斐。
這麼看,的確是一對少見的揹負厚重歷史感的“母女”。
《想飛的女孩》
主演:劉浩存、文淇
上映:2025年3月8日
《嘉年華》導演文晏新片,劉浩存、文淇雙女主,絕境姐妹互相救贖等Buff,以及輿論對女性電影的高期待,都促使這部片未上映先走俏。
遺憾的是柏林電影節上映口碑不佳,有評論甚至對標那部噱頭大於內容的《喬妍的心事》。(文晏倒也罪不至此吧?)
電影裡,一對天坑開局的表姐妹。
表妹身陷毒窟,17歲生女;表姐,拿命掙錢的武替演員,在替家庭還債和原生家庭桎梏裡苦苦掙扎。
兩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表妹因誤防毒販,走投無路投奔了早已斷絕關係的表姐。表姐妹也由衝突到融合,共同策劃反抗,爭取各自的自由。
由姐妹倆的身份和關係走向,大概能窺見評論所說影片“失真”的緣由。
跟毒品有關的設定,在中國的土壤顯然不夠典型。
再加上未成年單親媽媽、女性困境、原生家庭桎梏,逃亡、救贖、反抗、治癒,甚至武替這一職業特殊性等等邊緣buff要如何融在一起,想想都不簡單。
不管怎樣,雙女主電影至少給了女演員表演機會和發揮空間,還能在大銀幕欣賞文淇這張深邃的臉和她超越年齡的表演,甚至存子的發揮看起來也不差。
如果女性電影的發展註定是一條漫長的路,那麼就讓它從量變開始吧。
無論是女性話題、女性故事還是女性角色、女性影人的數量,多多益善。‍‍‍‍‍
這不,連清明檔都有兩部全女影片上映。
一部是馮小剛執導,趙麗穎、蘭西雅、啜妮、王菊、程瀟全女主演,講述刑滿釋放的女囚,迴歸社會後,如何困境求生的《向陽·花》。
預告裡,好狠的趙麗穎:

“老孃是從大牢裡出來的,你不弄死我們,我就捅死你”。

不是對趙麗穎沒信心,是對馮小剛拍女性電影沒信心,這部按下不表。
另一部則是——
《下一個颱風》
主演:張子楓、張偉麗、李心潔、姚晨
上映:2025年4月4日
對這部非常期待,不光因為李玉女性題材新作,張子楓、姚晨、李心潔的實力派全女陣容,格鬥女王張偉麗跨界出演。
更重要的是本片聚焦校園性侵。校園一直是性侵重災區,這是一個受害隱秘而持久,急需被看到的龐大群體。
此片目前沒有披露太多資訊,也沒有提前看片的反饋,因此做不了太多介紹,目前只出了貼片預告。
預告裡張子楓咬牙切齒地重複“我一定要把他給殺了”“我一定要把他給殺了”,很有穿透力感染力,目測會是不一樣的張子楓,另外她跟張偉麗這對組合也新鮮感拉滿。
《還有明天》
導演&編劇&主演:寶拉·柯特萊西
上映:2025年3月8日
有高達9.5分,票房超出預期的《初步舉證》打頭陣,再有9.2分,拿下23年義大利票房冠軍的《還有明天》斷後,才讓“三月是女性春節檔”的說法有了依託和底氣。
為保留觀影的懸念感,對這部只側面推介,不劇透。
《還有明天》是義大利國寶級女演員寶拉·柯特萊西的導演開山作,而她拍此片起因於女兒對義大利婦女曾經的遭遇感到驚訝,於是她想透過一部電影告訴女兒們如今的權利是如何得來的。
於是“還有明天”,也是為了“我們的女兒”去創造充滿希望的明天。
(與《好東西》裡給下一代小女孩創造“我們的遊戲”理念、母女之間的獨立意識傳承,以及背景路人唱著“明天會更好”的歌詞遙相呼應)‍‍‍‍‍‍‍‍‍

有這樣的意旨,註定基調厚重而不沉痛,切題私人而表達公共。
丈夫的暴力,沉重的家務和零工,與樓頂上晾曬床單的婦女們的議政笑聲,花牆下閨蜜一起抽美國大兵的香菸的愜意,一起組成二戰後底層女性生活切片。
被女兒認為逆來順受的母親,像《三塊廣告牌》裡的科恩嫂充滿不可置信的力量,本以為私人的結局結果導向更廣闊的未來。
如果說《初步舉證》有對系統的修正,《還有明天》則藏著對歷史的進取心——
以1946年義大利女性第一次被允許全民公投為背景,串起二戰後的種種歷史印記,終於女性的歷史書寫在沒有情史的參與下,也成了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有個好訊息,本片導演已來華交流,只是座談會可以有,嘉賓和主持要慎重(你懂的)。

雖然三月女性電影月,跟現實中的女性處境一樣,冷門而小眾,於大熱檔期的夾縫中求存。
但是誰也不能阻止應旺盛需求而正在發生的改變。
這改變微弱,進步緩慢,卻在輿論場如此扎眼,只因還不夠稀疏平常。
一切都像文淇說的那樣:
(女性電影)還不夠,遠遠都不夠。
P.S.次條有驚喜給各位姐妹哦~
Women很強,我們很棒,節日快樂!


若喜歡本文,還請三連支援!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