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大家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到原帖與作者交流討論哦!
咱國人特別喜歡給東西分級,大學有一本,二本,三本;城市有一線,二線,三線。
存在即合理,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分級制度能讓人以最短的時間找到最有效的資訊。
然而來美國那麼多年,發現沒有一個相對官方的城市分級(民間論壇上有一些,但也都是些五花八門的結論),那就讓鄙人來給排排序吧,廢話不多說,先上結論再聊細節。
美國一線城市
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灣區,芝加哥 (排名分先後)
美國新一線城市
華盛頓,達拉斯,休斯敦,波士頓,西雅圖,亞特蘭大,邁阿密,費城(排名分先後)
作為對比,以下是《第一財經週刊》釋出的中國城市排名
一線城市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
新一線城市
成都,杭州,重慶,蘇州,武漢,西安,南京,長沙,天津,鄭州,東莞,無錫,寧波,青島,合肥
這裡的美國城市分級/排名不是我自己拍腦袋決定的,而是參考了大量權威機構釋出的全球城市排名得出的綜合結果,當然這其中有我自己的理解,因為每一家機構給出的排名都不一樣。
以上的分級/排名主要是以城市的經濟,收入,人口來評價的,參考知名度,教育等因素。
其次要解釋一下由於中美行政區域劃分的差異,列表裡的美國城市指的都是都市圈,而不是行政區域本身(如芝加哥市本身不到300萬人,而芝加哥都市圈有900多萬人),這也更貼合實際。
關於美國一線城市,我相信紐約和洛杉磯大部分人都沒有異議吧,這倆分別是美國第一和第二大城市,位於東海岸和西海岸。

多說一句,擁有2000萬人口和$2.3萬億GDP的紐約像極了上海的高階和精緻;
而1800萬人口和$1.5萬億 GDP的洛杉磯更像廣州,更加接地氣。
紐約靠著金融業稱霸了上百年,而洛杉磯擁有全美最大的港口和好萊塢,以溫暖的氣候吸引全球富豪來定居。
同屬於一線城市的舊金山灣區算是美國的“深圳”,雖然人口規模上只有750萬,還不到紐約和洛杉磯人口的一半,甚至比不上芝加哥900多萬的人口。
但由於有矽谷的存在,直接把灣區的GDP拉到了$1.2萬億,遠超於芝加哥的$0.8萬億。
舊金山灣區的人均GDP在全球城市排第一,是美國平均的兩倍,比瑞士還多50%。所以從經濟,產業的角度上來說,灣區屬於一線城市也是實至名歸。
至於人口排名千年老三的芝加哥(在1960年之前人口一直排老二),雖然說在經濟規模和產業結構上都不如前面幾位,但900萬人口的規模和中部第一重鎮的區位優勢,以及教育,文化的加持,算是勉勉強強進入一線城市的行列吧。
其實受到美國鐵鏽帶的影響,芝加哥在21世紀就沒怎麼發展了,產業結構上也是一個問題,這裡更多的是傳統制造業,食品業以及少數的金融業。
除了以上這四個一線城市,美國還有一眾人口在400-800萬之間的新一線城市,這些城市都算得上是區域中心,也有各自的特色吧。
這其中,排名第一的當屬首都華盛頓了,人口在650萬左右,GDP $7千億,產業結構主要以政府機構為主。

雖然在人口規模上不及達拉斯和休斯頓,但由於其知名度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以及深厚的文化,排名第一當之無愧。全美最好的博物館都集中於紐約和華盛頓。
接下來的達拉斯,休斯頓,亞特蘭大和邁阿密都位於美國南部,索性就叫它們“南方四傑”吧!
新一線排名第二和第三的達拉斯和休斯頓像是國內的成都和重慶這種雙子城結構,都在德州而且離得不遠,開車三個小時多一點,有獨特的美國南方文化和美食,類似於川渝文化在國內的存在。
人口750萬,GDP $6.5千億的休斯頓其實比達拉斯更早發家,也是美國的石油中心,靠著墨西哥灣源源不斷的石油和衍生出來的精煉工廠來支撐著休斯頓的經濟。
而人口800萬,GDP $7千億的達拉斯地理位置更好,近十幾年靠著較低的生活成本吸引大量外來人口,很多大公司都會在這裡設立分部,主要是把不太重要的部門搬來這裡以降低員工成本。
先跳過第四和第五,同屬於“南方四傑”,排名老六的亞特蘭大在美國存在感不太強,它其實跟邁阿密難分伯仲,人口和經濟體量上都差不多。

亞特蘭大靠著自己優秀的地理位置運營著全球第一大機場並且在1996舉辦了奧運會,之後的20多年人口也是增長飛快,跟達拉斯有點類似,同處於亞熱帶氣候,生活成本較低,交通方便。
亞特蘭大人口有600多萬,GDP $5千億,有點像是美國的“武漢”或者“鄭州”。
排名第七的邁阿密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是一個集聚了度假,郵輪,商業,退休養老,多元文化為一體的大都市,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很難找到邁阿密這樣的城市。
這個人口600多萬,GDP $5千億的大都市在疫情期間也是火了一把,人口和房價都極速攀升,不過今年開始房價有了明顯下降的趨勢。
其實邁阿密跟國內的三亞在地裡位置和城市功能上都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三亞只能算一個三線旅遊城市,而邁阿密則依託旅遊業發展出了相當多的產業,幾乎所有的郵輪公司都會把總部設在邁阿密,這就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排名第四是美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波士頓,排名沒有那麼靠前的原因是波士頓的人口少了點,大概是500萬,GDP在$6千億左右。

從這倆資料就不難看出雖然在人口上波士頓不如邁阿密和亞特蘭大,但是GDP已經超過了,這也能反映出波士頓的產業更加高階,人均收入也更高。
事實上也是如此,波士頓不僅有哈佛,MIT這樣的名校,同時也是生物科技公司,藥企,基金公司和諮詢公司的聚集地。
從我身邊朋友的反饋來看,在波士頓生活很舒服,治安不錯,散發出歐洲古城的感覺。
除了房價有點高和冬天冷了點,沒啥大毛病,類似於六朝古都南京在中國的地位吧。
西雅圖其實有點難排名,因為從人口上來看可以排在最後,而GDP和產業又特別好。
我之前在這裡生活過1年多,對於西雅圖,會有兩種比價極端的看法,喜歡的人讚不絕口,不喜歡的人想趕快逃離,主要就是氣候。
這裡的冬天很漫長,雖然沒有紐約,波士頓那麼冷,但是長達半年的陰天確實會讓人感到抑鬱吧。

不過我作為一個南方人,還算是習慣這樣的氣候,到現在都很懷念那裡絕美的自然環境。
西雅圖人口400多萬,算是新一線城市裡人口最少的了,但是得益於亞麻和微軟這倆科技巨頭的存在,這裡的人均收入可以跟紐約,灣區看齊,GDP也有$5千億。可以類比於美國的“杭州”。
新一線的最後一名費城,歷史上有差不多100年的時間霸榜美國老二,可惜北有紐約,南有華盛頓,把人才都吸引走了,也沒有特別突出的產業,像極了天津在中國的處境,畢竟一山不容二虎。
不過人家人口600多萬,GDP也有$5千億,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費城暫時還是能在新一線城市裡面苟活著的。
好了,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美國城市分級和排名,也歡迎大家曬出自己心目中的名單~
大家如果還有相關的問題和看法,歡迎點選“閱讀原文”到一畝三分地討論
今日推薦
內容來源dailymail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