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天才少年被谷歌高薪聘請卻遭16所大學拒絕……父親出手了!

19歲華裔天才少年小鐘(Stanley Zhong,音譯),是個不折不扣的“別人家的孩子”。
高中還沒畢業,他就拿到了谷歌的博士級工作offerSAT考了1590分(滿分1600),全美每年200多萬考生中,只有不到2000人能拿到這個分數;高中GPA高達4.42(滿分4.0)。
他甚至還自己創業,開發了一款電子簽名平臺Rabbit-Sign。
這樣的履歷,任誰看了都會覺得他穩進哈佛、麻省理工(MIT)這樣的頂尖名校。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2023年,小鐘申請的18所大學中,竟有16所將他拒之門外。
眼看自己天才兒子遭遇不公,小鐘的父親鍾南(Nan Zhong,音譯)決定拿起法律武器,將那些拒絕他兒子的學校告上法庭。
“沒有什麼比這更不符合美國精神的了,”鍾南憤慨地說,“這些學校根本不在乎他們對這些孩子造成的傷害。”
在小鐘申請的18所大學中,只有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馬里蘭大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這兩所學校的錄取率分別為31%和44%。
斯坦利的父親鍾南看到這結果,腦袋都炸了。他是個從中國移民過來的軟體工程師,平時也聽過“亞裔申請大學門檻更高”的傳言,但一直覺得這可能只是都市傳說。
直到一封接一封的拒絕信砸過來,他從震驚到懵圈,再到徹底怒火中燒。“18所學校只錄了2所,這還能說是巧合嗎?我只能想到一個解釋——種族歧視!”
亞裔學生長期以來在美國大學招生中處於不利地位。2023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大學招生中的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違法,認為亞裔學生被系統性地忽視。
由於小鐘在該裁決前不久申請入學,鍾家決定將矛頭指向那些位於已有禁止招生種族歧視法律的州內的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自1996年以來,平權行動就已在小鐘的家鄉加州的公立大學被禁止。
目前,鍾家已對加州大學系統和華盛頓大學提起訴訟,指控這些學校“進行了歧視高素質亞裔申請者的種族歧視性招生做法”。
訴訟書中指出:“小鐘的錄取結果與他收到谷歌一個需要博士學位崗位的全職工作邀請形成鮮明對比,這一經歷正是加州大學系統對高素質亞裔申請者進行種族歧視的典型例證。”
他們要求獲得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不久前,他們還向密歇根大學提起了類似訴訟。
對此,華盛頓大學發言人表示:“我們堅持自己的招生流程,我們長期認識到我們的容量有限,無法錄取一些非常有才華和能力的申請者。我們正在審查這起訴訟。”而密歇根大學則表示尚未收到相關訴訟。
面對大學的集體拒絕,小鐘選擇接受谷歌的工作邀請,自去年10月起成為一名全職軟體工程師。
有趣的是,谷歌最初在他僅13歲時就想招募他,因為他的線上程式設計技術如此出色,以至於公司以為他已經是成年人了。
雖然小鐘沒有排除未來重返校園的可能性,但在網上因訴訟面臨不少反對聲音,有人覺得他“太矯情”,有人覺得他爸“愛出風頭”,小鐘決定暫時遠離公眾視線
“我們之所以發起這場訴訟,不僅僅是為了小鐘,也是為了包括我16歲小兒子在內的所有亞裔孩子,甚至是為了我未來的孫輩,”鍾南解釋道。
他對小兒子即將面臨的大學申請過程感到擔憂,“我不希望他也遭遇同樣的不公。”
面對法律戰的挑戰,鍾南選擇自己代表家人出庭。他藉助人工智慧幫助起草訴狀,並表示沒有AI的協助,這些訴訟將難以實現。
“左派律師不願接這個案子,右派律師則認為加州法院會存在偏見,”他坦言,目前正在尋找“更多原告和大學內部的舉報人”來支援他的案件。
鍾南表示,推動他堅持戰鬥的最大動力,是為那些儘管努力工作卻因被拒而感到迷茫的亞裔孩子爭取心理健康。
“這種無助和絕望,會讓孩子們覺得再努力也沒用。”他希望透過這場官司,能讓更多人看到亞裔學生面臨的困境,也讓這些大學好好反思。
活動預告:
分享知識獲取快樂
獲取北美最新、最快、最純正資訊!
如果文章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請分享給更多朋友
參與留言與更多粉絲進行互動!
點選下方快速評估你是否適合移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