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裡的硬體技術總監CTO,天天都在幹些啥?

今天刷知乎看到個帖子,記錄了CTO的工作,大家可以瞭解一下。
01 


創業初期
在創業初期,我是那個親手做東西的人,而且全面負責,從理論到實現,從加工到除錯,什麼要做做什麼,什麼不會學什麼。第一代原型機就是在我手上誕生的。那時候我非常興奮,每天睡4-6個小時,不用鬧鐘,是興奮醒的。
我既是技術副總,又是技術總監,又是部門主管,又是一線員工。
02 


小團隊
後來,招了幾個人,就有了分工。
  1. 我給結構工程師講了我的想法,讓他去實現,他畫好了給我看,我定稿。
  2. 告訴電路工程師儀器原理,讓他改進我的電路,我幫他把關
  3. 告訴軟體工程師我想要什麼樣的功能,我設計構架,他來寫軟體。
  4. 告訴演算法工程師我想實現什麼效果,他實現了之後問我是不是這樣的。
  5. 告訴除錯工程師如何去除錯,因為我最懂原理。
  6. 告訴應用工程師客戶的需求,讓他去嘗試方法
這個階段,面臨的是切割工作介面、協調分工合作、解決工作之間的衝突。
我的做法是民主集中,討論暢所欲言,結束我來拍板
這個階段,一些工程師總是喜歡在我的設計上挑毛病。當然,只要他是想著把事情做好,這個我是包容的,就怕有的二逼在那裡砸鍋。
記得有個FPGA工程師,我給他講思路,他從一開始就懷著一種挑戰對抗心理,以找我的毛病為工作目標。甚至在私下說我不懂瞎指揮。好,砸鍋?那顯然不是我們隊伍裡的人,我們之間無緣,你去挑戰下一任僱主吧。
總之,那個階段,我帶領他們去完成我大腦中勾勒的那個藍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去完成我所沒有完成的那部分工作。
這樣。第一代研發樣機就做出來了。樣機比原型機要好很多了,既穩定又漂亮,畢竟是專業的人做的專業的事。
這個階段,我既是技術副總,又是技術總監,又是部門主管。參與和指導一線工作,但是不再負責一線工作,我褪掉了「一線員工」這個角色。
我的工作理念開始從管好自己向管好他人轉變。主要工作就是想好做什麼、做好規劃、帶領大家奔著一個目標努力。當然少不了還是要在一線指導。
這個階段我睡的更少,既要靠激情、責任,還要靠鬧鐘。
03 


分級
再後來,隊伍又大起來了,有了20多個人
基本上每個崗位有幾個人了。
這個時候的研發工作基於樣機了,我親手做的那臺醜陋的原型機已經被放到了展廳。經過第二階段,熟悉樣機的人已經有好幾個人了,而我卻不能熟悉到每個細節,我把那些有組織能力而且技術水平較高的人提拔為部門主管。
這個時候,我不再去參與每一個細節(太多了顧不過來),基本上就是開會和追進度,不去一線戰鬥了。只有遇到原理的問題,部門主管才來找我探討技術問題,找我支招。
我既是技術副總,又技術總監。我又褪掉了「部門主管」的角色。
我這個階段的工作理念就是物色合適的人來做部門主管,我和他們一起來設計產品,做工作計劃,監督實施。
我選拔的人越優秀,我參與具體研發工作就越少。我的計劃定的越合理,大家工作的越和諧。
這個時候結構工程師說結構是他設計的,電路工程師說電路是他開發的,軟體工程師說軟體是他寫的,演算法工程師說演算法是她研究的,除錯工程師發現也有很多我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他們自己去琢磨……新來的員工感覺,他們的部門主管和老員工比我厲害多了,我對樣機都不如他們主管熟悉。
他們除了覺得職務上我比他們高外,其他的我啥都不行。甚至在他們眼裡,這臺儀器的研製我作為技術老大什麼都沒做。面對這種想法,我很開心,說明我選的主管很優秀,我留下的員工很能幹
在部門主管們的努力下,α版本的儀器出來了!我開始組建測試團隊和生產團隊,溝通市場團隊去做客戶試用,和生產團隊對接試產。
這個階段我睡覺更少了,因為要想的事情很多,我的考慮不合適會累死三軍,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我不得不買了厚厚的一摞書,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經常我睡到半夜就醒了,起來點上一根菸,接著工作。
04 


保證流程運轉,物色優質人才,做甩手掌櫃
經過α版本的試用迭代,產品完善很快,隊伍進步也很快,轉產流程也走通了,整個工作流程可以完整的執行。
就這樣,β版本產品很快出爐!
面對這臺儀器,我已經不能像瞭解我的手一樣瞭解它了。員工們都認為這臺儀器不是我做的,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晶。當我感到大家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很高興,說明大家參與感很強,團隊很凝聚
我物色了一個非常靠譜,而且很機靈的員工,讓他做了測試部門的主管。儀器能不能過關,我只問他,他只對我負責。這樣我對產品的品質也不用自己親自去把關了。
我依然擔任著技術副總,兼任技術總監的工作,工作理念已經基本轉換到管人。等到物色到合適的人,時機合適的時候我再褪去技術總監的角色。
現在,我的工作就是和總經理開會制訂年度計劃,和產品經理們開會對接需求,和部門主管開會制訂工作計劃、聽彙報,和人事部門主管一起物色優秀人才。順帶作為公司技術負責人帶帶實習生,在適當的時候給大家鼓鼓勁。
只要工作流程能順利運轉,所有的開發工作都像水一樣在各部門流動,最終流出來就是合格的產品。我協調各方保證流通的順暢,就可以下班回家休息了。
實際上是可以這樣的,但是我沒有。我還在加班加點,很多時候是看書和想事情,完全是愛好和個人的工作態度。
我越來越多的在想如何能讓這個流程更有效、更簡潔、更順暢,還要思考如何讓團隊更有戰鬥力,那就是選對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崗位。
研發工作,好像工程師們普遍覺得我根本就沒幹,我已然成為公司中可有可無的那個人。無所謂,評價我的不是員工,而是總經理和董事會。
05 


科學化、新挑戰

上面是我野路子方式完成從0到1的CTO成長之路,整個過程不是從頂層設計開始的。
透過學習、實踐和思考,現在我已經能夠從頂層設計去實現一個團隊的組建和管理。
於是,去年我受邀加入一家新的初創公司,出任總經理,自己又是0號員工。
從公司成立,我就開始組建團隊,採用IPD研發管理模式。新公司,我一開始好像就沒有做具體的研發工作,很多新同事認為我什麼都不會,就會制定規則、開會和評審,然後就是寫寫文件、看看手機,以及喝茶和抽菸。
內容來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361601/answer/2344457559
-END-

往期推薦:點選圖片即可跳轉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