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那個逆天改命考上北大的保安,畢業後濾鏡碎了……

直播預告
點選下方預約按鈕,觀看直播↓
作者|王耳朵
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2023年,4月。
廣東,某職業技校。
40歲的甘相偉,在課堂上聲情並茂地給學生授課。
但是一堂課剛剛過半,臺下就有學生開始東倒西歪。
那一刻,望著這群18歲上下的孩子,不知道甘相偉的思緒是否飛回到了16年前的未名湖畔。
那年,他考進北大成教院的中文專業。
而不久前,他的身份還是北大校園裡一名默默無聞的保安。
這是一場蛻變。
年少的甘相偉吃過很多苦。
父親早逝,好不容易在母親和叔父的拉扯下考上高中,又因為家境貧寒,選擇輟學打工。
上海繁華的十里洋場給了他一記當頭棒喝,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只能在工地上賣苦力。
好在家裡的長輩沒有放棄他,將他拉回了課堂。
不過高考他還是考砸了,只能上大專。
畢業後,甘相偉輾轉各地,始終沒能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直到一次因緣際會,他受親戚攛掇,去北京做生意。
因為心中的嚮往,他去北大參觀。
從上午逛到下午,本以為此後再也不會和這座校園有任何交集,沒想到就在他準備離開時,一個年輕的保安闖入他的視野。
正在當值時間,年輕保安手裡卻拿著一本厚厚的書籍,沉浸其中。
帶著好奇,他忍不住向人詢問,才知道在北大保安熱衷學習是一種傳統。
那一刻一道靈光在甘相偉腦中閃過。
幾天後,他成功入職北大保安隊。
接下來便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甘相偉在三班倒的工作之餘,拼命地蹭課,虛心地求教。
一年後,正式透過成人考試,成為北大學子。
之後幾年,他的名字頻頻登陸《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還被官方評選為“2011中國教育年度十大影響人物”。
甚至當時的北大校長周其鳳院士,還在他的那部《站著上北大》裡作了序。
這是甘相偉人生的高光時刻。
那時很多人,包括甘相偉自己也都篤定,他會一直追著這束光奔跑下去。
可現實相當骨感。
北大畢業後,甘相偉當過中學老師,不久後離職。
他給出的理由是:“與北大自由的學習方式不一樣,有點壓抑,就不去了。”
之後他又在校友的推薦下當了武漢傳媒學院的輔導員,一年後“難堪壓力辭職了”。
賦閒兩年後,他進入開頭那所廣東的職業技校,任教至今。
有人說,名牌學校出來的名人,不說飛黃騰達,再怎麼也要光鮮亮麗吧?
還有人說,離開北大是甘相偉的分水嶺,他“平庸了”,也“妥協了”。
說句老實話,咱別“癩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氣”。
比起當初那個在工地上日曬雨淋的少年,甘相偉已經向上走了很長很長一段路。
至少那個從未名湖畔走出來的年輕人,如今已經多了很多選擇的空間。
很多人站在甘相偉那個位置,真不見得有他做得這麼好。
多年以前,甘相偉在北大校園裡寫下“我人生奮鬥的三大動力”:
1、回報父母的恩情。
2、相信知識改變命運。
3、看我一生的道路能夠走多遠。
他做到了。
甘相偉在北大正式脫去保安服那年,中央美術學院一個剛剛穿上保安制服的湖南小夥進入了人生的至暗時刻。
他叫李城,5次高考失敗。
你可以說他“軸”,但是年輕人的這份毅力確實讓人欽佩。
從08年考中央美院折戟開始,出身湖南山村的他,半工半讀。
富士康的流水線他呆過,空調維修工也幹過……
因為體力的壓榨,在城市的漂泊生活裡,他差點就要把“考央美的夢忘了”。
也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李城經歷了一場和甘相偉相似的旅行。
2012年,打工途中,在北京轉車。
因為時間富餘,他不知不覺間就“溜達”到了央美。
看到心馳神往的學校,他想進去看一眼。
沒承想,門衛看他風塵僕僕的模樣,突然來了句:來找工作?要不要來央美當保安?
李城一愣神,立馬應下,這對李城而言,是意外之喜:反正在哪兒都是幹活,不如離夢想更近一點。
於是,之後的兩年,央美門口,你總能看到一個個頭不高,但是精神頭十足的保安小哥,一有空閒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本本,在值班室裡瘋狂地練習繪畫。
期間還有熱心的學生給他建議,鼓勵他參加高考。
眼瞅著逆襲之路馬上就要來了,可李城走得挺艱難的。
2013、2014,連續兩年文化課拖後腿。
最後他不得不殊死一搏,辭去工作,回到高中復讀,這才在2016年考取央美的中國畫專業。
不過無論李城之前有多麼狼狽,在踏入央美大門的那一刻,他光芒萬丈。
這個央美小保安,自帶光環,未來或許還有各大美術機構提供高薪厚職,似乎他和“成功人士”已經畫上了等號。
事實是,當李城走進央美的課堂,他困惑了:
入學考試專業第八,速寫92分,被院長誇讚的,真的是自己嗎?
練習量,不夠;專注度,不足;精確度,太差……
“我曾經也努力練習,但是始終還是差一點,我認清了自己。”
這是李城的原話。
不過比起學業的磕磕絆絆,畢業後李城在職場更是撞得鼻青臉腫。
和朋友合夥開了家美術培訓機構,還沒什麼起色,就遇上了疫情,一年後黃了,收入變成了負數;
後來去私立美術學校當老師,因為和學校來的新校長“教學理念”不合,被辭退。
最後他乾脆開著一輛破舊的改裝電動車,做起了旅行博主,浪跡天涯。
曾經李城是很多人的勵志榜樣,現在有人又笑他是“逆天改命”失敗的模板。
可說真的,什麼勵志,什麼逆天改命,都是別人強加給他的。
這一路走來,他只是遵從自己的本心罷了。
做旅行博主半年多來,李城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
也許這和最初的期許,出入太大,但就像李城自己說的那樣:
這樣的收入對他來說完全夠用,繪畫他會一直堅持下去。
現在在路上的狀態是他最滿意、最舒適的。
如是,足矣。
時間回到2013年。
那時甘相偉的《站著上北大》已經風靡全國,李城還在保安亭對著央美的校園望眼欲穿。
而此時,距離北京千里之外的成都。
電子科技大學一位40歲保安大叔的家中,發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爭吵。
“現在的社會都講關係,學歷也沒那麼大用處,又不會漲工資……”
聽著妻子苦口婆心的絮絮叨叨,在電子科技大學工作了14年的張永輝沉默了。
5年前他邊工邊讀,從電子科技大學的繼續教育學院順利拿到成人本科的文憑。
如今他再次萌生考研的念頭,確實有點對不起妻子。
畢竟考研時間和金錢一樣不能少,家裡買房,還欠著外債,上有老下有小也不能全壓在妻子一個人身上不是嗎?
可是妻子刀子嘴豆腐心,看著丈夫眸光裡的憧憬,最後還是咬牙同意了老張繼續求學的打算。
有人不解,為何保安老張對學歷如此執著?
《中國新聞週刊》當年的那篇採訪裡,提到過兩個細節。
一個是電子科技大學保安隊長多年來的觀察:
“在985高校的服務崗位工作,大部分人會有種潛在的自卑感。張永輝不一樣,他做得很好,他內心是尊重老師的,覺得老師有魅力,希望向他們靠近。”
一個是一條流言蜚語:
有人說張永輝假兮兮的,“農村來的,就是個保安,保安就是看門狗。”
後來,張永輝在自己的論文裡寫道:
“保安,不只是站在那裡,看大門就行。”
2016年6月,43歲的張永輝拿到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
畢業典禮結束後,他脫下藏青色的學位袍,穿過大半個校園,走進電子科技大學的門衛室,將保安的大蓋帽扣到了頭上。
看到這裡有人要問,怎麼還在當保安?一個保安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老張的回答很誠懇:不是說讀了書就一定能逆天改命,是有知識才可能改變命運。
2019年央視紀錄片《教育強國》裡,老張有一段1分多鐘的單獨鏡頭,那時他已經走上管理崗,成為電子科技大學的保安隊長助理。
《新週刊》曾經發布過一篇文章:《北大保安:逆襲的蟻群》。
其中有這樣兩個非常耐人尋味的調查:
“絕大部分求學的北大保安有著如出一轍的‘前傳’,他們主要來自全國各地農村,多是初中學歷,是‘因為貧窮沒有圓大學夢的人’。”
“現在北大的保安人數常年維持在500人左右,來來往往,真正實現身份轉變‘逆襲’的只是少數。”
也就是說,以保安的身份,魚躍龍門,本來就是小機率事件。
他們努力過,綻放過,當勵志退潮,摘掉濾鏡去看,他們或銷聲匿跡,或歸於平淡,但並非就是失敗。
人這輩子,各有各的際遇。
所謂不負此生,無非就是在自己的時區裡,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完這一生。
參考資料:
新週刊:《北大保安:逆襲的蟻群》
南方都市報:《666!北大保安逆襲成北大學子!現為高校輔導員》
新京報:《北大保安哥五年圓了“教師夢”》
山東商報:《北大保安甘相偉的人生態度:抱怨不如好好努力》
澎湃新聞:《“站著上北大”的甘相偉:十一年後,“勵志”退潮》
揚子晚報:《對話7年前考上央美的保安:創業失敗,失去教師工作後“流浪”旅行做博主》
央視網:《“央美保安哥”沒有“逆天改命”就輸了嗎?》
九派新聞:《7年前考上央美的保安,畢業成為“流浪”旅遊博主:不後悔考學,在央美看清與他人差距》
新京報:《電子科大“保安碩士”:畢業還當保安不吃虧》
中國新聞週刊:《保安獲碩士學位仍做保安:讀書不一定改變命運》
還有幾天就是父親節了,你準備給爸爸送什麼禮物?
其實,送禮不在於貴重,重要的是送到心坎裡。一些簡單實用,增加生活樂趣的好物,就顯得格外有心意。
今天給你推薦一款中國景德鎮御器研究院打造的《手握江山》2024甲辰龍年典藏版感溫杯》
倒入60℃以上熱水,杯身的《千里江山圖》就會漸漸暈開。
當遇熱90℃以上,杯身圖案會迅速“全景開啟”。
這樣的《手握江山》2024甲辰龍年典藏版感溫杯,市場價要298元/個,現特惠99元起就能帶回家。
送給爸爸,不僅實用環保,有名家的加持還顯得非常高階,倍顯文化內涵。
# 購買方式 #

點選下方小程式即可購買


↓↓↓
作者介紹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