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訂閱,抓住風口
DeepSeek日活破3000萬、全平臺使用者突破1億,打破OpenAI創下的速度紀錄…
這個AI新秀繼續壟斷新聞熱點,還創造了一個現象級的增長:
官方APP常常用不了,第三方推出的服務也近乎上一個崩一個,以至於許多人都在討論DS官方是不是浪費了這波流量?
在我們看來DeepSeek官方的決策固然重要,但影響的還只是一家公司的成敗,這輪增長背後隱藏的是三個更為重要的產業訊號。
本週四晚八點,王煜全會帶來新專題【AI企業與應用全景掃描】,和大家詳細解讀這幾個訊號預示的新風口,看看哪些企業值得關注。
歡迎點選文首入口鎖定直播間,接下來我們繼續看看三個被忽視的產業訊號是什麼?
DeepSeek到底有多火?
QUEST MOBILE給出的資料,到2月3日DeepSeek的日活突破3000萬,還處在增長的過程中。
非凡產研給出的最新資料顯示:DeepSeek官方App上線兩週,全平臺使用者便突破1億,日活已經超過4000萬,超越ChatGPT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AI應用。
放眼全球應用市場,使用者增長速度最快的紀錄保持者是Threads,上線5天使用者破億。但Threads的爆發,很大程度上得益於Meta的生態加持。
DeepSeek沒有社交生態導流,也沒有刻意的商業投放,在短短兩週內征服了龐大 的使用者群體,更打破了位元組豆包劃下的AI應用上限。

訊號一:AI技術跨越“裂谷”
傑弗裡·摩爾在《跨越鴻溝》中提出“跨越裂谷理論”,高科技產品在市場化過程中,會面臨一個難以逾越的“死亡之谷”:早期使用者到大眾使用者的過渡階段。
能否跨越裂谷,是高科技產品商業化的關鍵。
回顧國內AI應用市場,作為AI領頭羊的豆包一度劃下了2000萬日活的上限。
難以突破這個平臺也成為字節跳動去年底戰略轉向的原因,這也是眾多國內AI企業選擇出海、ToB的一大參考因素。
當大家都在等待AI應用緩慢跨越裂谷時,DeepSeek用驚人增長完成了一場閃電戰。
這場現象級增長的價值絕不止技術炒作這麼簡單,它更為後來者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訊號二:中國AI市場得到驗證
DeepSeek的爆發,也再次驗證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坐擁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基礎,中國市場一直是應用創新的沃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誕生了微信、支付寶、抖音等超級應用。
AI時代中國還能產生超級應用嗎?過去一年大家對此打上問號。
DeepSeek在中國的迅速走紅,說明中國依然是那個最大的toC市場,中國龐大的使用者基礎會是AI應用爆發的基石。
下一個AI超級應用或許還會在中國出現。
訊號三:國產算力生態迎來契機
DeepSeek的流量爆發,對國產算力生態而言,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契機。
DeepSeek專注於研發,沒有預料到這輪潑天的流量,更沒有充分準備承接巨大的使用者需求。
這反而成為國產算力生態擴張的契機。眾多國產算力廠商積極適配 DeepSeek, 希望在這輪AI浪潮中分一杯羹。
這會不會是中國開發生態繁榮的開始?又會不會反哺底層硬體的最佳化?值得我們關注。
前哨特訓營PPT報告

AI 跨越裂谷,商業化的序幕
DeepSeek 的現象級增長,標誌著AI技術廣泛商業化的開始。
回顧過去,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計算機產業最初是大型機的天下,價格高昂,僅為少數大型企業和研究機構服務,哪怕後面PC機出現仍然是少數企業管理層才能使用。
直到1982年Commodore 64推出,透過標準化零部件降低成本,定價595美元遠低於市場售價,加上能夠運行遊戲和教育軟體,迅速成為歷史上最暢銷的家用電腦。
DeepSeek R1 或許就是AI時代的Commodore 64,它帶來的遠不止眼前的流量,更是應用創新的爆發期。
哪些應用值得關注?哪些企業會拿下一席之地?本週四晚8點,我們一起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