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夥逃課退學,26歲才本科畢業,10年後逆襲成全球霸主,44歲坐擁350億

作者:CEO來信君
來源:CEO來信(ID:ceolaixin)
今年是蛇年,提到蛇,不少人在祈福的時候會說它是“昇卿”,這是古文中對蛇的“雅稱”,又或者叫它“小龍”。其實完全沒必要那麼裝,蛇就是蛇嘛。
另外,提到蛇,我首先想到的是蘇杭,是因為小時候看《新白娘子傳奇》留下的印象。今年春晚有關蛇的節目,也是白蛇傳的故事。

所以,今天CEO來信的主角,也是一個杭州人。

其實,“杭州創業三傑”系列我已經在年前寫完了,遊戲科學的馮驥深度求索(DeepSeek)的梁文鋒以及宇樹科技的王興興。另外,遊戲科學這家公司還延展出了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楊奇以及其投資人吳旦,其個人經歷也都非常精彩,歡迎去讀一讀。

但他們都不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馮驥是湖北荊州人,梁文鋒是廣東湛江吳川人,王興興是浙江寧波人,楊奇是江蘇南京人,吳旦是浙江溫州人。

今天我們就用1分鐘時間瞭解一位土生土長的杭州創業大佬——大疆無人機創始人汪滔(Frank Wang)的個人履歷和創業故事:
1980年10月,汪滔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的一箇中產家庭。汪滔的父親曾是一名工程師,後來下海經商,也成為一名創業者。他的母親則是一位學校老師。

從家境來說,汪滔的成長環境算是衣食無憂那一類的。

1987年,7歲的汪滔進入杭州市拱墅區大關小學讀書。這所學校始建於1910年,目前也是一所百年名校。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汪滔的小學數學老師楊俊文曾回憶,汪滔小時候還挺皮的,每天都要去學校的沙坑玩沙子,儘管老師們也想了很多辦法不讓他去沙坑玩,但汪滔總有辦法去玩。
在小學老師的印象中,汪滔是頑皮和執著的。從小學到大學,汪滔的學習並不拔尖,但他非常喜歡物理。
1990年左右,10歲的汪滔看到過一本名叫《動腦筋爺爺》的漫畫書,其中就提到過一個紅色直升機探險的故事,也在汪滔的心中種下對航模的好奇。
於是童年的汪滔開始痴迷於航模,家中也有不少航模相關的雜誌書籍。
小學3年級時,汪滔的父親下海創業,帶著全家一起去了深圳,汪滔因此從小學3年級到6年級是在深圳度過的。他也曾在2015年的深交所舉辦的活動中說自己“算是比較正宗的深圳人”。
因為汪滔的父母忙於創業,兒時的汪滔曾被“放養”,導致他還出現過逃學的情況,於是到初中時,汪滔的父母又強制將他送回杭州讀中學。
1993年,13歲的汪滔進入杭州外國語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值得一提的是,汪滔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同齡,而且中學都是就讀於杭州外國語學校,是校友。只不過黃崢是1998年畢業,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學,汪滔則是1999年正常畢業。
1996年,16歲的汪滔正值中考關鍵一年,父親為了激勵汪滔努力學習,就許諾他如果考得好,就給他買一架遙控直升飛機。

最終汪滔如願獲得了一架遙控直升飛機,是他父親花費1萬元在廣州給他買的。但有一次當汪滔玩的時候,遙控飛機摔到了地上,導致零件壞了。汪滔等了很久才從廠家那裡拿到新零件,而且價格不菲。

當時汪滔也在書上讀過美國有GPS技術,可以讓飛機穩定的懸停在空中,這在汪滔成長過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他日後萌生做一套飛機控制系統埋下種子。
1999年,19歲的汪滔從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中畢業,透過高考考入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電子系讀書。華東師範大學也是一所雙一流985高校。
不過,汪滔說他高考的第一志願填的是浙江工業大學機械系,但距離被錄取只差0.5分,所以最後就去了華東師範大學。高考時,語文是汪滔考得最差的一科,他說滿分150分,自己“運氣好”,才考到了80多分。

汪滔之所以報電子系,就是衝著日後想學與航模、飛行器、無人飛機相關的知識。

浙江工業和華東師範都失去了一位優秀校友

2002年左右,在華東師範大學讀大三的汪滔,一方面是學習平平,另一方面是感覺自己沒有學到太多無人機相關的知識,於是汪滔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退學。

據《商界》雜誌報道,在華東師範大學讀書期間,汪滔認識了他的妻子。

2003年,23歲的汪滔想要申請去美國讀斯坦福大學或麻省理工大學,並且也向香港科技大學遞交了申請。最終因為成績問題,汪滔向美國名校寄出的資料石沉大海,但香港科技大學卻將汪滔錄取。

2003年,汪滔正式進入香港科技大學讀電子與計算器工程學系讀書,專業是電機及電子工程學。
在香港科技大學,汪滔遇到了自己的恩師李澤湘,也是汪滔後來創辦大疆無人機的關鍵助力者。

李澤湘與汪滔在野外測試無人機

2004年和2005年,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學讀書期間,曾連續兩年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con。獲得的成績分別是香港冠軍和亞太區並列第三名。
2006年,已經26歲的汪滔面臨本科畢業,他向香港科技大學申請了1.8萬港元的研究經費,與另外兩位同學組成一個研究小組,著手做畢業設計,課題是“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
當時市面上雖然有玩具飛機,但根本沒有可控制懸停的直升機。汪滔說當時在全世界(把名校的研究室也算在內),其實能夠做出這個東西來的應該不會超過10個。
不過畢業答辯的演示環節,汪滔他們卻遇到了問題。其畢業設計在整整半個小時內也沒有讓無人機起飛。演示直接失敗。
負責答辯的三位老師中,李澤湘是汪滔的指導老師,沒有在演示環節去現場看,另外一位名叫丘立的老師也沒有去現場,第三位是王立新,他在現場等了半小時,依然沒有看到汪滔他們的飛機起飛,因此給汪滔他們評了個C,當時的評分體系是“A+,A,A-,B+,B,B-,C,D,F”,所以C是一個非常低的得分了。
汪滔因此也可能失去了去歐美留學的機會,因為國外對畢業設計的成績很看重。
2019年底,王立新還曾親自撰文《畢業設計給了個C,成就了大疆無人機汪滔——這事兒是我乾的》,描述了當時的具體情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搜看。
萬幸的是,汪滔的指導老師李澤湘,依然給了他機會,將汪滔錄取為自己的研究生。
據《商界》雜誌報道,李澤湘曾評價汪滔的畢業設計,他說:“汪滔的畢業設計是新工科教育的另一大核心:發現和定義問題,並整合各種技術和資源去解決問題。汪滔之後,我就再也不給學生布置畢業設計問題了,而是要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透過大量市場調研去發現和定義問題,並整合跨學科技術和供應鏈資源去解決問題。而在他之後,我指導畢業設計的十個學生裡,九個走上了創業之路。”

後來,汪滔也的確改進了自己的畢業設計,僅僅在答辯失敗3個月後,他就做出了可操控無人機的樣機,並且研發出可以讓直升飛機懸停的飛控系統XP1。

汪滔回憶說,印象中當時北航、清華、華南理工、浙大這些研究生、博士生的團隊都在研究類似的功能,但是隻有浙大的一個團隊,比汪滔早一兩個月做出了懸停功能,所以比較來看,汪滔拿到的結果還是蠻鼓舞人心的。

汪滔做出的無人機

李澤湘則順勢建議汪滔從香港到深圳去創業。
於是2006年11月6日,26歲的汪滔畢業不久就創辦了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大疆寓意是“大志無疆”。與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一樣,汪滔創業早期也是同時擔任公司的CEO和CTO。
汪滔創業的啟動資金是家裡給的20萬元,他們的第一個辦公室是汪滔的舅舅提供的,是一個雜誌社的20平米辦公室,位於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附近的陽光高爾夫大廈內。
儘管2006年大疆創新的第一個產品賣出了5萬元,成本只有1.5萬。但汪滔的兩名同學之後還是因為創業前景不明而離開。
汪滔於是又招募了大疆創新的第一個團隊,除了他自己外,還有陳金穎、盧致輝和陳楚強三人。
盧致輝對汪滔的評價是:“他是那種為了搞清楚一個東西,從來不放棄的人,不管是多麻煩。”

在汪滔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他們也終於實現了無人機控制系統的研發,並開始在航模論壇上銷售自己的產品。

據華夏時報報道,“大疆早期的盈利模式就是研發和製造航模規格的零部件,然後組裝整機,向B端市場出售,當時的使用者主要是國企。‘他們買一架機器,我們出一群人去給他演示,然後領導看完之後就束之高閣,他們給我們20萬。’”
不過,汪滔最終還是決定不再賺這些easy money,他說:“我們堅決不做小批次的這些需要搞關係的單,我們希望可以做一些大眾買得起的產品。”
2006年,26歲的汪滔還開始在香港科技大學讀研究生,專業是電子及計算器工程學,但他一度很長時間不去學校,就在深圳忙活創業,甚至偶爾一次回學校,竟然發現自己的卡都刷不開門了,讓汪滔以為自己是被導師掃地出門了。
後來才發現是汪滔自己忘了交大學的學費,門禁卡被系統自動登出了。李澤湘還是非常包容汪滔的,默許了他的“曠課”折騰創業,而且還提供了不少技術支援,包括推薦人才。
原本2年制的研究生,最後汪滔花了4年多才碩士畢業。

汪滔學生時期與Jianyu Song製作的無人機

2007年,汪滔帶領大疆公司釋出直升機飛控系統XP2.0,他們的飛控第一次達成超視距飛行。
也是在2007年,汪滔的創業面臨資金困境,此時,汪滔父親的好友陸迪向大疆投資了9萬美元(也有說是人民幣50萬元),並且陸迪順勢加入大疆做財務和行政管理。
2007年,汪滔還面臨員工出走,甚至有人拿著大疆的產品自己去外面銷售,當時大疆的團隊只剩下一個出納,於是汪滔再次找到恩師李澤湘。
李澤湘當時在為哈工大深圳研究院的學生上課,他幫汪滔認真梳理了當時面臨的問題,此後李澤湘也積極鼓勵他的學生們加入大疆公司。
2008年,李澤湘和朱曉蕊一起投資了大疆公司100萬元,當時大疆公司的估值是300萬元。朱曉蕊當時是哈工大深研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副教授,後來還在大疆創新做過一段時間的首席科學家。
汪滔後來曾說:“2008年政府資金的扶持政策,讓我們第一次搬進了寬敞的辦公室。”
大疆創新搬進的辦公室是深圳市南山區西麗創業園的辦公大樓。
這一年,大疆的無人機還曾參與汶川地震救災。
2009年,汪滔的早期團隊成員陳金穎、盧致輝和陳楚強三人已經全部離開大疆,並且這一年盧致輝還比大疆公司早兩年就做出了多旋翼航拍無人機,但盧致輝受限於當時的眼界和當時他的老闆的決策,最終錯失良機。

盧致輝現在是科位元航空科技董事長

其實汪滔早期的管理也確實有些問題,有報道稱他曾不分晝夜,只要有想法就給員工打電話探討研發問題,甚至要求員工寫“時報”——每小時彙報一次,儘管這側面反映了汪滔自己對無人機研發的全情投入狀態,但任何老闆在職場上這麼做,的確會讓人抓狂。

2010年,有報道稱汪滔的高中中學同學謝嘉在這一年曾賣掉房子投資大疆公司,並加入大疆負責營銷。這個投資行為讓謝嘉如今身價百億!

2010年,汪滔30歲,這一年他帶領大疆在創新創業大賽上第一次正式獲獎。並且公司釋出了第一款基於飛控技術面向消費者的產品Ace One;釋出了全自動導航的地面站系統DJI XP3.1地面站。公司的營收規模在數百萬級別。

2010年,汪滔從紐西蘭代理商的口中瞭解到國外多旋翼飛行器的發展趨勢,於是汪滔帶領公司正式從生產航模零部件轉為研發多旋翼航拍無人機。

此後,大疆創新的銷售額開始大幅增長。據南方日報報道,2011年至2015年,大疆創新的銷售額增長了近100倍。

汪滔說:“年輕人不該忘記一個事實:只有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才能把它做得好,只有懷揣崇高的理想才能走得更遠。”
2011年,大疆創新發布首款民用高精度雲臺“禪思”,大受歡迎。
同年,31歲的汪滔在美國參加無人機行業峰會時認識了科林·奎恩(Colin Guinn),後者就是大疆產品的使用者,兩人一拍即合,推進大疆北美公司的成立,科林·奎恩擔任北美分公司CEO,並擁有北美分公司48%的股權。

科林·奎恩後來還曾加入大疆的競對

不過後來兩人分道揚鑣,因為科林·奎恩在美國自居大疆公司CEO,還擅自代表大疆與運動相機廠商GoPro簽訂了不平等的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的7成利潤由GoPro拿走,這讓汪滔十分不滿,最終大疆北美分公司在2013年末進行了一輪洗牌。

汪滔曾想以0.3%的大疆全球股份兌換科林·奎恩手中北美分公司48%的股份,結果遭拒,雙方對簿公堂,最終在2014年和解,有報道稱和解費用是1000萬美元。

這也是汪滔在股權分配方面踩到的一個坑了。

2012年,32歲的汪滔帶領大疆創新推出了“大疆精靈”系列首款產品,一款一體化消費級航拍無人機,將飛行器、相機、雲臺集合在一起,正式開啟了消費級無人機的新時代。

汪滔也曾對《中國企業家》雜誌說:“自從推出大疆精靈起,大疆的銷售數字每年都會實現至少3倍的增長。”

2013年,大疆公司推出大疆精靈2.0版。汪滔在這一年還獲得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大疆創新公司估值達到了15億美元。

2013年,大疆創新的營收是1.3億美金,年底,汪滔帶領大疆創新向優秀員工發放了10輛賓士汽車作為年終獎。
2013年秋天,汪滔還曾與小米創始人雷軍見面,但可惜雙方理念並不一致(一個主張高附加值,一個主張高性價比),並沒有達成實質性的合作。
2014年,大疆無人機越來越受矚目,被媒體廣泛稱為“中國無人機元年”。
2014年,紅杉資本全球合夥人莫里茨曾訪問大疆公司,汪滔見到他後曾透露自己想舉辦一個全球性的機器人比賽。這就是大疆創新從2015年開始舉辦的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
2014年底,汪滔又帶領大疆創新給員工發了30臺特斯拉汽車作為年終獎,這一年大疆創新的營收規模接近30億元。
2015年,35歲的汪滔再次帶領大疆創新推出爆款產品“御”Mavic系列無人機。
2015年2月7日,在明星章子怡生日派對上,歌手汪峰曾使用大疆無人機進行浪漫求婚,引發廣泛關注。
同年3月份,汪滔在接受新浪財經採訪時被問到大疆創新與蘋果公司的比較,汪滔當時表示:“我們跟蘋果的理念還是有一些相似和共鳴。喬布斯為了把產品做好不惜跟別人翻臉,他的觀念救了我,我看了他的傳記之後發現有些地方跟我很像,這對我有非常大的啟發。”
汪滔非常自信,他曾說過“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讓我佩服”。
但汪滔也非常欣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聰明才智,他曾對媒體說:“任正非從做銷售起家,最後可以把技術做得那麼牛逼,團隊管得那麼好,而且他的方法論、價值觀又不是為了錢。現在這些為了錢和名的人,都是蠻low的。”
2015年3月,汪滔還曾受深交所的邀請去參加創業家交流活動。
在演講中,汪滔分享了自己對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認識,他說:
北京,文化底蘊還是很深的,他們那邊可能是小資的、文藝的,再加上比較官本位的文化,很多人喜歡去忽悠,還是有這麼一小部分人他忽悠的東西居然還是真的,還真的賺到錢了。所以整個環境比較抽象一點。
上海,我自己在那邊讀過幾年書,那個時候很多外企都在上海聚集,有一點類似於“洋買辦”的文化,大家畢業以後都爭先恐後地往外企去湧。最近幾年我感覺這個光環逐漸散去了。
深圳,傳統來講大家都認為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地方,覺得深圳沒有歷史負擔反而是更好,我們在比較純粹,大家比較實幹、比較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這麼一個環境裡面,其實可以長出一種全新的文化,那麼這種全新的文化也許可以領導我們全中國走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對於網際網路模式,汪滔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對媒體說:
輕易走進“海量”、“地板價”這樣的網際網路怪圈和濫用網際網路思維會遏制整個中國的產業升級。網際網路模式有時候是忽悠你放棄自己應該得到的合理利潤,用一種破壞性的方法獨霸整個行業。

2015年,汪滔為大疆創新公司定下了“激極盡志,求真品誠”的座右銘。

汪滔還說過“這個世界笨得不可思議”。

2016年2月3日,汪滔曾在朋友圈寫道:

“善、惡、蠢,三股勢力,本質上是善對決惡蠢聯軍,惡蠢之間是SM關係。善的定義為有力量之美。人類的最大敵人是愚蠢,愚蠢是萬惡之母,要消滅惡,先消費(滅)愚蠢,S沒了M是活不下去的。”
2016年,36歲的汪滔創業第10年,同年3月份,他帶領大疆創新推出了大疆精靈4,這也致使大疆無人機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一度高達90%。
2016年9月1日,36歲的汪滔獲得2015年度深圳科技獎市長獎。2006年同樣是36歲的馬化騰也曾獲得這一獎項。
2016年,36歲的汪滔還入選了胡潤百富榜,以240億元財富排名第77位。
2016年,大疆創新的營收突破100億元大關,其中8成營收來自海外市場。
也是從2016年開始,美國曾多次以各種名義嘗試制裁大疆創新,但美國也多次禁售失敗,汪滔也一直帶領大疆創新反擊了美國的不合理制裁。
2017年,37歲的汪滔帶領大疆創新發布首款支援手勢操控及人臉識別的掌上無人機“曉”Spark。
大疆創新還入選了《機器人商業評論》評選的“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機器人公司”榜單,排名第9位。
這一年,大疆創新的員工已經達到1.1萬人。
2018年,38歲的汪滔已經在管理1.4萬人的公司,在全球7個國家設定了18個辦公室。這一年大疆釋出了摺疊隨行無人機“御”Mavic Air。
2018年,大疆創新獲得10億美元戰略融資,而這筆融資背後的奇特一景是,投資方是透過競價方式入局的,以往都是創業者向投資者索求投資,結果這次因為大疆創新非常搶手且並不缺錢,變成了投資方擠破腦袋也想要投進去。
2019年,美國《時代週刊》列出一份近10年來最佳電子產品榜單,汪滔的大疆精靈無人機與蘋果公司的iPad、蘋果手錶、馬斯克的特斯拉Model S等產品一起入選。大疆創新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國科技公司。
2019年,大疆創新創始人汪滔和其導師李澤湘教授獲得了2019 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大獎,這是機器人學術界的頂級榮譽之一。
2019年,汪滔還帶領大疆創新發布了首款教育機器人機甲大師RoboMaster S1。

RoboMaster S1

2020年4月,40歲的汪滔入選《財富》中文網釋出的“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位列第23名。與他同齡的校友黃崢在這份榜單上排名第32位。
2020年,汪滔還成立了大疆教育分公司。

2021年,41歲的汪滔帶領大疆創新在農業領域拓展,釋出了農業無人飛機T40和T20P。

2022年,汪滔帶領大疆創新搬進了他們在深圳建造的新總部“天空之城”,佔地面積1.76萬平米,建築面積約24萬平米。這塊地是2016年大疆花費7.1億元買下來的。

中間這兩座就是深圳天空之城

2023年,43歲的汪滔帶領大疆創新發布了首款運載無人機,角逐低空運載領域。並且還發布了戶外電源DJI Power 1000和DJI Power 500。

2024年,公開資料顯示,大疆創新計劃再次在深圳拿一塊地,總建築面積約18.8萬平方米。

2024年,44歲的汪滔在胡潤百富榜上以35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128位。2023年他在同一榜單上的財富值是500億元。

小結:

汪滔是一個足夠執著,對無人機技術狂熱的創客。他也是一個應試教育下追求素質教育的典範。
如果單從汪滔的求學經歷看,他的每一段在校學習的經歷都不是特別愉快,小學的逃課屬於是疏於管教的原因,但長大以後從華東師大退學以及在香港科技大學曠課的情況,則是他有自己更喜歡的研究專案要做,是他逐夢的開始。
所以曠課也要有價值創造才行。不然就真的是學渣了。
汪滔說過,他雖然成績沒有拔尖,但經過努力也能達到班級的前20%。所以汪滔不是一個學渣,而是一個略微有點偏科,又更強調學以致用的學生。
另外,一個人如果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願意全情投入,敢於追求,真的是一件幸運的事。汪滔的家庭和導師都對他很包容,這也是他的運氣。
如今,汪滔和他的大疆創新,已經成為中國技術向全球輸出的門面擔當之一。
(完)
THE END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
可以點選右下角的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