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一條龍!00後小夥攻克行業難題,一畢業就獲2億融資

作者:沉煙
不得不說,杭州真是人傑地靈。
最近,“杭州六小龍”刷爆朋友圈的同時,杭州又一個小夥也火了。
當同齡人還在為找不到工作發愁,或者在職場上默默打拼的時候,這個杭州的00後小夥剛畢業就拿到了近2億的股權融資。
這個初出茅廬的男孩,到底憑什麼?
近些年,機場無人機“黑飛”事件頻發,嚴重威脅機場安全和航班正常執行,給旅客出行和機場運營帶來巨大困擾。
什麼是“黑飛”?
簡單來說,就是未經許可或違反相關飛行規定的飛行活動。
這種“黑飛”一般都有一定的危險性,比如可能會威脅到軍事安全,潛在暴恐威脅,或者擾亂航空秩序等。
如此棘手的問題,連全球的航空巨頭都頭疼,可他在沒有接受過任何無人機培訓的情況下,硬是解決了這個難題,並重塑天空規則。
他叫蔣正豪,杭州富陽人,2002年生人。

● 蔣正豪
小時候他就喜歡汽車和飛機,高中的時候接觸無人機,還參加了學校的航模隊。高三的時候因為一次無人機趣味賽,拿了第一名,從此開始憧憬起無人機行業。
高考畢業後,蔣正豪報考了溫州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專業。雖然專業跟無人機毫無關聯,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對無人機行業的熱情。
課堂上學不到關於無人機的知識,他就透過網路自學,從B站影片教程到SCI文獻,都是他學習的渠道。
為了更快了解無人機,蔣正豪還想到了一“巧辦法”,去無人機公司打工。從雜工開始,他跟著公司測繪、建模、巡檢,還時常給老闆打下手,整理資料、製作PPT。別人眼裡的雜活累活,蔣正豪從來沒有小瞧過,他把這些當成寶貴的學習機會。
老闆手邊的散亂資料,他也會當成“寶藏”,因為其中有別的地方查閱不到的資訊。為了深入瞭解無人機,他甚至厚著臉皮跟老闆參加無人機研討會,邊聽邊學。
就這樣,蔣正豪的技術日益進步,逐漸成為老闆的得力干將和公司的技術骨幹,順利進入無人機極客圈。
在公司偷師期間,蔣正豪還帶領學校裡航模愛好者一起組建了WUTP工作室。
● 大學期間,蔣正豪(中)和團隊成員一起工作
2021年冬天,是蔣正豪WUTP工作室發展的關鍵階段。
那年冬天,溫州山區的一位老人在山林中迷了路,當地救援隊藉助蔣正豪團隊研發的無人機熱成像技術,幾個小時就找到了老人。正是這次的成功救援,讓團隊看到了技術報國的意義。
隨後,他將工作室的業務定位在無人機的整機研發,搭建高動力機動性的無人機負載平臺,並且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實現定製化開發。
工作室曾經做過的專案,包括在新疆喀納斯自然保護區,利用特種無人機進行高精度拍攝;幫助溫州消防部門開發載重無人機,用於應急救援和物資運輸;協助亞運會場館的部分割槽域透過無人機進行空中拍攝,獲取全景影像;利用無人機技術,在衢州九華山地區泥石流災害後,進行應急防治和災情評估等等。
就這樣蔣正豪的工作室成立僅1年,就實現了年營收破百萬。
大學四年,蔣正豪團隊共設計研發了1000架無人機。
2024年7月,蔣正豪畢業。8月,他們就拿到了第一筆融資。由此蔣正豪開始了創業,並將公司開在了南湖未來科技園,與一眾科研機構、科技公司做起了鄰居。
在不斷拓展業務的同時,蔣正豪團隊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機場“黑飛”事件。
針對這一業界難題,蔣正豪團隊研發了“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精準識別“黑飛”無人機,然後把違規的無人機請回地面。“反無人機”系統透過相控陣雷達和紅外熱感應的協同工作,並結合先進的演算法,在超視距範圍內發現“黑飛”無人機,自主跟蹤並調整飛行軌跡,利用誘捕網或繩索實現無損捕獲。
● 蔣正豪
相控陣雷達的電子掃描速度遠超傳統機械雷達,能同時跟蹤數百個目標,能很好的適應複雜的空域環境,而且還能高效應對高速移動目標,適應目標的機動行為,從而將攔截成功率從原來的80%左右提高到99.7%。
蔣正豪已經透過這套“反無人機”系統,與中國某航空公司達成了合作。
一般“反無人機”系統的應用場景包括運動會安保、山區救援、機場防黑飛等。
傳統的反制手段比如訊號干擾/雷射打擊等,僅適用於特定頻段的無人機,無法應對跳頻或加密通訊的無人機,對無人機的定位和追蹤能力有限,而且很容易受限於天氣條件和目標距離,適用場景有限,對高速移動目標的攔截成功率低。

● 荷蘭警方甚至訓練老鷹捕捉無人機
與傳統反制手段相比,蔣正豪的“反無人機”系統在成本、風險和技術優勢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其多感測器融合、智慧演算法驅動和模組化設計,不僅提升了反無人機技術的效能,也為空域安全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和應用場景的拓展,“反無人機”系統將在行業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重隼科技研發的反制系統,十公里就能發現目標,0.3秒完成鎖定,可以抵禦十級颱風,最高時速300km/h,攔截成功率高達99.7%。
可以說他們研發的反制系統是絕對的黑科技,只要有他們的系統在,那些想搞事的“黑飛”插翅難逃。
正是憑藉這套“反無人機”系統,蔣正豪獲得了近2億的股權融資。
作為投資圈的資深人士,陳濤見到蔣正豪第一面,就決定要投資他了。
“不僅懂技術,還很懂市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複合型人才”。
而且陳濤發現,重隼科技團隊與他以往投資的團隊最大的不同在於,這個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年輕團隊,對無人機的熱愛是骨子裡的。公司才成立一個月,人手都還沒有招齊,技術團隊的無人機研發已經迭代到第三代了。
● 南湖未來科技園內的重隼科技
陳濤說,重隼科技正在作為低空經濟的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什麼是低空經濟?
簡單來說就是指利用低空空域(通常指地面以上1000米以下的空域)進行的經濟活動,涵蓋無人機物流、空中交通、應急救援、農業植保、娛樂觀光等領域。
近年來,隨著政策支援、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低空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舉個例子,去年3月份,從深圳到珠海的跨海無人駕駛空中計程車試飛成功,原來這段路需要3個小時,如今縮短到20分鐘即可到達。

●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盛世龍”試飛成功。圖片來源:央視網
除此之外,物流、農業、安防等領域對低空應用的需求快速增長,也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比如在物流配送領域,無人機可以實現“最後一公里”快速配送,提升配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貨運無人機還可以解決很多複雜場景下物資運送的路程難題。比如地貌陡峭的黃山風景區,以前靠索道+人力的運輸方式,物資運送十分不便。
現在的無人機還能克服天氣的影響,據資料顯示,在旅遊旺季的時候,黃山的無人機,日均物資運輸量可達15—20噸,效率超傳統索道10倍。

● 黃山開闢無人機運輸新模式。圖片來源:黃山交通旅遊廣播
無人機還可以實現醫療用品輸送,有效地縮短路程時間。還有農林領域,無人機植保、巡查等等無不是低空經濟的產物。
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經濟正在蓬勃發展,引領全球新興產業的飛昇。
2024年,我國工信部聯合三部門印發了《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明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要全面融入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推動低空經濟增長,並有望形成萬億市場規模。
● 無人機運用到農業場景。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此有誘惑力的商業前景,杭州的“中國飛谷”南湖未來科技園早就做好了產業佈局。
去年12月,南湖未來科技園開園,致力於形成以低空經濟為主的新興產業賽道,打造新質生產力。
● 重隼科技在南湖未來科技園成立
而重隼科技作為低空經濟領域的安全衛士,入駐南湖未來科技園,及時佈局無人機反制系統,為低空經濟的發展解除了後顧之憂。
00後蔣正豪為低空經濟保駕護航,衝鋒陷陣的則有80後汪滔。
汪滔,用大疆征服了全球70%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在全球無人機領域,大疆是當之無愧的領軍者,它用自己的實力改變了“中國製造”在全球的形象。(關於汪滔的文章,詳見《美國製裁8年仍是全球第一:他打造了外媒眼中“最可怕的中國製造”》
● 大疆創始人汪滔
不止汪滔,致力於科技創造的中國新青年,正在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驚豔全球,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科技的實力。
90后王興興的宇樹科技搶佔全球60%的四足機器人市場,讓國外的同行豔羨不已;(關於王興興的文章,詳見《英偉達年會上,坐在黃仁勳旁邊的90後小夥,什麼來頭?》

● 王興興和它的XDog
85後梁文鋒用OpenAI十分之一的成本開發出了媲美GPT-o1的DeepSeek R1模型,被譽為“國產AI之光
這些年輕人的驚豔亮相,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技的耀眼光芒,也讓我們看到了新青年不服輸的精神。
他們仿若哪吒在世,當世人產生懷疑時:“難道你還想改變世界?”
他們發出胸中的吶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參考資料:
[1] 都市快報丨杭州00後獲近2億元融資!去年剛剛畢業,大二業務就遍佈全國
[2] 溫州人物丨23歲獲近2億融資!去年剛從溫州理工畢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