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得一批!加拿大放進來17500罪犯!幫他們“洗白”並移民!

迪士尼獅子王空降溫哥華 現場感受百老匯頂級絕美盛宴
最近,加拿大移民部(IRCC)的一份資料引發軒然大波——過去11年裡,超過1.75萬名有犯罪記錄的外國人被赦免,允許他們入境加拿大,甚至申請移民。這個訊息一齣,不少加拿大人都坐不住了:這些人到底犯了什麼罪?政府審查夠嚴格嗎?會不會影響社會治安?  
按照加拿大移民法,如果外國人在本國被判有罪,且該罪行在加拿大也屬於犯罪,那他們通常會被禁止入境。但移民部有一條特殊規定:如果犯罪或刑期結束已滿5年,並且申請人能證明自己“改過自新”(Rehabilitated),就可以申請豁免。也就是說,只要符合條件,曾經有案底的人也能拿到工籤、學籤,甚至移民身份。  
但問題來了——移民部至今沒有公佈這1.75萬人具體犯了哪些罪。官方只表示,最嚴重的案件會由移民部長親自審批,其餘的則由移民官員決定。這種模糊處理讓很多人心裡沒底,尤其是保守黨和部分移民律師,他們強烈要求政府公開更多細節,確保公眾安全。  
赦免人數逐年波動,審查標準引質疑
資料顯示,2023年有1505人獲得赦免,70人被拒;2024年則有1390人獲批,105人被拒。雖然整體透過率較高,但移民部強調,他們有一套嚴格的評估標準,包括罪行的嚴重性、犯罪次數、申請人改過表現,以及社群支援情況。  
保守黨移民事務評論員米歇爾·蘭佩爾·迦納(Michelle Rempel Garner)直言,公眾需要更透明的資訊才能對移民系統有信心。她甚至表示,國會秋季復會後,可能會在下議院移民委員會上提出這個問題,要求政府給出更詳細的解釋。  
哪些犯罪更容易被赦免?律師呼籲區別對待
溫哥華移民律師理查德·柯蘭(Richard Kurland)認為,移民部應該公佈被赦免的犯罪型別,尤其是涉及人身安全的案件。他舉例說,有些人因zz原因被定罪,或者幾十年前犯過輕微錯誤但再未重犯,這類情況赦免是合理的。  
但如果是性犯罪、家庭暴力這類“人身犯罪”,就必須嚴查。“如果這些人入境後長期無法被遣返,可能會對公眾安全構成威脅。”柯蘭警告道。更讓人擔憂的是,隨著美國加緊遣返有犯罪記錄的移民,部分人可能會轉向加拿大申請入境。  
移民部回應:赦免≠自動入境,仍需符合其他條件 
面對爭議,移民部發言人南希·卡龍(Nancy Caron)澄清說,赦免犯罪記錄只是第一步,申請人還得滿足其他簽證或移民要求。也就是說,即便犯罪記錄被抹去,如果學歷、工作經驗或資金證明不達標,照樣拿不到簽證。  
但公眾的疑慮並未因此打消。有網友吐槽:“正規移民要提供無犯罪證明,審了又審,結果罪犯反而更容易進來?” 還有人質疑:“自由黨政府是不是在拿加拿大人的安全做賭注?” 這些情緒的背後,反映的是對移民政策透明度和公平性的強烈訴求。  
國會或介入調查,政策可能收緊
隨著輿論發酵,加拿大政府可能面臨更大壓力。保守黨已表態要推動移民委員會調查此事,而移民律師團體也呼籲制定更清晰的赦免標準,尤其是針對暴力犯罪。  
與此同時,美國的移民政策也在影響加拿大。特朗普政府近期成功推動最高法院裁決,允許將非法移民遣送至第三國。如果美國繼續加大遣返力度,加拿大可能會成為部分有犯罪記錄者的“備選目的地”,這無疑會讓現有的爭議進一步升級。  
加拿大素來以包容的移民政策著稱,但這次的資料卻讓很多人開始反思:如何在給改過自新者機會的同時,確保公眾安全?政府是否應該在赦免程式上更透明?未來,移民部是否會調整政策,對某些犯罪型別設定更高門檻?這些問題,或許很快會在國會和公眾討論中找到答案。  
對於普通人來說,唯一能確定的是——移民政策的每一步變化,都可能影響無數人的生活。而這一次,加拿大是否能在寬容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politics/article-immigration-ircc-criminal-convictions-ottaw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