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預約直播)
時間:北京時間2月21日(週五)19:30-20:30
題目:高精度靶向特定組織和細胞的mRNA-LNP遞送體系的開發和應用
主講人:
程強老師,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研究員
方式:影片號直播
透過脂質奈米顆粒傳送mRNA,被福奇博士稱為新冠疫苗取得突破的兩個核心技術之一。
因其高度特異性、高穩定性、易於生產等優勢,mRNA-LNP(信使核糖核酸-脂質奈米顆粒)技術在基因治療領域獲得越來越廣泛應用,尤其在精準醫療、罕見病治療等方面有巨大潛力。
北京大學的程強研究員首創的器官選擇性mRNA-LNP遞送技術(簡稱SORT)在學術界和產業界均獲得高度關注,並被Nature雜誌“2022年值得關注的七大技術之一”文章高亮報道。
一直以來,LNP易在肝臟積累的特性讓mRNA-LNP技術在肝外應用面臨較大挑戰,目前已有針對肝外組織的LNP技術開發嘗試,但大多停留在器官層面,無法有效區分同一組織中的不同細胞型別,限制了精準治療的應用。
為了分享該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促進國內
mRNA-LNP技術推廣和進步,
我們邀請到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研究員程強研究員
帶來線上直播分享。
本次分享將聚焦靶向特定組織中特定細胞的mRNA-LNP遞送體系的開發與應用。歡迎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臨床醫生、患者、企業參會交流,尋求合作契機,推動LNP遞送技術在更多疾病中的應用。
點選預約:

· 當前靶向mRNA-LNP的研究現狀;
· 如何理性設計和研發靶向LNP遞送體系;
· 如何利用靶向mRNA-LNP治療相關疾病?
講者簡介:
程強,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研究員,瑞鷗科學創新聯盟成員
長期從事新型mRNA藥物研發,以脂質奈米顆粒(LNP)為技術平臺,致力於透過精準靶向遞送mRNA實現疾病的治療和預防。
相關論文以第一/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等雜誌上20多篇(含5篇ESI高被引論文)。
截至目前,共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被引6,700餘次,H指數為37,申請授權國內外專利10餘項。
國際上首創的器官選擇性mRNA-LNP遞送技術(簡稱SORT)在基礎研究和產業界均獲得高度關注,該論文(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0)已被引用超1400餘次,曾被Nature雜誌“2022年值得關注的七大技術之一”文章高亮報道,相關一系列國際專利已獨家許可ReCode Therapeutics公司完成超4億美元融資進行臨床轉化,並推動至少2項管線進入到臨床1期階段。
更多醫生職業發展故事,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