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觀察天地,會發現宇宙星體、四季交替、水和氣體的形成、生命的維持等等是按照某種規律而行。然而,為何宇宙的物體會如此有規律?為何這些規律能用如此優美和典雅的方程式(比如,E=mc²;E=能量,m=質量,c=光速)來形容?
這些方程式不是科學家發明的,他們只不過是發現早已存在的規律罷了。這些方程式從何而來?這些方程式顯示了智慧的存在,需要有高度智慧的科學家才能將它們推算出來,有如宇宙的軟體,容許科學家計算物體的表現。軟體能夠沒有軟體設計師嗎?沒有理性的物體(mindless matter)怎麼會有愛因斯坦所形容的「合理性」(rationality)? 若宇宙是偶然形成,怎會有這樣高程度的排序?
最合理的結論是:宇宙並非偶然形成,而是由一位有智慧的設計者創造。正如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所說:「優美的太陽、行星和彗星的系統,只能夠是從一位聰明的設計者的智慧和管理而來。」



愛因斯坦承認:「即使人提出科學理論的公理,這理論的成功需要客觀世界擁有高程度的次序,而這次序不是我們能夠預計的,這是『神蹟』,而這神蹟是不斷因我們知識的擴大而強化。」1
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波金霍爾解釋道:「科學家對於他們的研究所發現的理性之美感到驚奇……科學本身不能解釋為何宇宙應該是這樣,這不應該被視為只是快樂的意外……科學所觀察到的次序充滿思想的跡象,宗教信徒可以肯定,這是神藉著他的創造顯明他的思想。」2

再說,近代天文學家不斷發現宇宙有爆炸性的開始並繼續膨脹的證據。3 但這爆炸又是怎麼產生?為何爆炸能炸出有次序的宇宙?一個偶然的爆炸應該只會將東西越炸越爛。然而,當我們觀看宇宙的時候,我們發現宇宙裡有那麼多奇妙的系統,包括巨大型的系統,如行星如何繞太陽轉動,也包括極小型的系統,如電子和原子的核心組成的系統。
我們需要問,一個偶然的爆炸能炸出這些精密的系統嗎?爆炸若不是把東西愈炸愈爛,反而炸出許多精密的系統,除非各種條件(比如「熵」[entropy]和膨脹的加速)必須調合到極度準確,而這樣的微調必定需要有高度智慧和科技的爆炸專家負責設計才會發生。因此,宇宙的開始也必定不是偶然,而是由一位擁有超然智慧的設計師所設計。4
這些問題牽涉到「第一因」的問題。

凡有開始的東西,如生物、地球、恆星等都處於因果關係之中。比如,我的身體是從父母而來,他們的精子和卵子是「前因」,我的身體是「結果」。因果關係倒退一步,我的父親從何而來?是從我的祖父母而來;再倒退一步,我的祖父是從我的曾祖父母而來,我的曾祖父又是從何而來?歸根究底,一直追問下去,倒退到生命的開始,地球的開始,太陽系的開始,銀河系的開始,宇宙的開始……
這一切是怎樣來的?有沒有可能已經過去的因果關係是無限倒退?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跨越」實際無限(traverse an actual infinite)是不可能的。舉個例說明:如果我有三個孩子,他們是我的第二代。當他們結婚生子,他們的孩子將是第三代。一代接一代可以隨時間而增加,但不可能抵達實際無限代,就算達到1000代,還可以再新增一代至1001代,那還是有限的;就算達到10000代,還可以再新增一代至10001代,那還是有限的。
這說明了「無限」的本質,即無限太「大」了,不可能借著「一個接一個」的過程跨越。

從「現在抵達無限」和從「無限抵達現在」所需要跨越的距離一樣「大」。既然從「現在抵達無限」是不可能的(因為無限的距離太大了),照樣,從「無限抵達現在」也是不可能的。這意味過去的時間、事件、變化和因果關係不可能是無限的,而是有開始,並且有第一個「因」。5
這「第一因」是什麼?

第一因沒有開始
首先,這第一因必定沒有前因(uncaused),因為若有前因,這第一「因」就不是「第一」了。
沒有前因的第一因有開始嗎?如果第一因有開始,又沒有東西產生它,就意味第一因是從「全然無有」而來,但這是不可能的。「全然無有」(non-being)是什麼都沒有,沒有物質,沒有能量,連產生東西的潛能都沒有。因此,不可能有東西能從「全然無有」而來。
所以,一切「有開始」的東西都有前因(causal antecedent)。6 然而,一個無開始的東西不需要有前因,因為「無開始」意味它一直都存在,因此不是從「全然無有」而來,也不是從別的東西而來。既然是無開始,也就不需要有別的東西使它開始存在。所以,第一因必定是沒有開始的。

第一因是有位格的
既然過去的時間、事件、變化不可能是無限的而是有開始,而時間的第一刻、第一個事件、第一個變化不可能是從「全然無有」而來,因此必定是從一個原本無開始、無時間和沒有變動(initially changeless)的第一因而來。「原本沒有變動」不代表「不能動」。我們要問,第一因是怎樣從原本沒有變動的狀態產生了第一個事件?時間的第一刻怎樣從無時間裡開始?不可能有別的東西使第一因這麼做,因為它是「第一」因。
要能夠從原本沒有變動的狀態中產生第一個事件,第一因必須有:(1)自己能發起第一個事件的能力;(2)能防止自己發起第一個事件的能力,以至能夠是「原本沒有變動」。
這兩種能力所形容的是「自由意志」,即第一因能自由選擇不發起第一個事件,也能自由選擇發起第一個事件。正如克雷格在回覆康德的二律背反時指出的:有自由意志而且原本無時間的第一因能夠自由選擇開始時間的第一刻,並且只有一個有自由意志的第一因才能解釋為何第一個「果」不是與第一「因」一樣永存。7 擁有自由意志意味著第一因是有位格的(personal)。
再者,上文所提到的自然界規律也表明,第一因是有智慧,因此也是有位格的。

第一因超乎整個宇宙
最後,第一因必定有超乎宇宙一切的能力,才能產生整個宇宙。
一位沒有別的來產生他、沒有開始、無時間、擁有自由意志和超然智慧及巨大能力的第一因,我們稱之為「創造者」。因此,宇宙有創造者。
總的來說,對於「如果宇宙是從創造者而來,那麼創造者又是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可以如此回答:在時間裡有開始的東西(如宇宙)才需要有前因開始它,才有可能被設計,一個無時間、無開始的第一因是不可能被設計的,也不需要有前因,因為他一直存在。上文所提出的論證證明這樣的第一因存在,也證明這第一因是創造者。因此,創造者是不可能被設計或被創造的。
既然這位創造者是整個宇宙(包括我們每個人)存在的原因,只有認識他,我們才可以認識到宇宙和自己存在的真正意義和目的。我在其他著作中指出,有很好的理由和證據讓我們相信,這位宇宙的創造者已經藉著耶穌基督顯明自己,讓我們可以藉著耶穌認識他。8「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1
2
3
https://www.nasa.gov/subject/6890/the-big-bang/
4
有關科學家所說的「微調宇宙」(fine-tuned universe),請參考Geraint Lewis and Luke A. Barnes, A Fortunate Universe: Life in a Finely Tuned Cosmo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5
6
7
8
有關這些理由和證據,請看駱德恩與林大衛,《星空背後的真理》(香港:中信,2016)。
本文作者駱德恩(Andrew Ter Ern Loke)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博士,美國拜尤拉大學(Biola University)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學士,現今在香港浸會大學任教。他的研究範圍包括系統神學、宗教哲學、科學與宗教、歷史鑑別學,曾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討論一些關鍵課題,如「宇宙是否有創造者」,「耶穌是否從死裡復活」等。他的著作包括The Origins of Divine Christology (Cambridge)、God and Ultimate Origins (Springer)、Investigating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Routledge)、A Kryptic Model of the Incarnation (Routledge)、《神學大哉問》(天道)、《星空背後的真理》(中信)和《愈辯愈明:從哲學,科學,歷史論證基督信仰》(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