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去參加了一個行業會議,提及目前處於結構性調整期的下行通道,很多醫療機構都面臨著營收下降、成本攀升、信任危機等多重衝擊。確實可以看到行業正在進入一個深度調整期,需要有更強的韌性和創新與風控並行的策略才能應對和突破,從而穿越這個週期。
但值得慶幸的是,怡禾醫療從2018年建立開始,到現在已經7年的時間,即使中間有三年疫情期和兩年經濟下行週期,但無論是就診人次還是營收,我們門診都保持了每年持續增長的良好趨勢。
我個人認為這個結果並不是我們刻意追求的,而是我們堅持把醫療質量控制、把服務體驗、把使命和價值觀放在了追求營收之前,而增長的結果只是隨著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所帶來的副產品。
在這裡,代表怡禾醫療全體人員感謝所有使用者對門診的支援。而我個人更想感謝的,是怡禾醫療團隊中的每位成員,因為他們的努力工作,才讓門診配得上大家的真心,配得上大家每一次的醫療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呢?
事實上實體門診的管理難度並不小,精細化管理需要落實到方方面面。大到醫療安全與質量,包括醫療品控、護理安全、放射和院感質量、檢驗與藥品質量、患者隱私保護等等,小到裝置維護、診所形象環境、員工儀容儀表、團隊配合度和使用者滿意度等等,都需要形成標準化檔案並不斷完善,所以我們門診一共有379份SOP和81份專業文書對全流程進行標準化指引及質量管控。
同時門診實行“週期檢查+動態抽檢”的質控模式監控服務質量,並對毒麻藥品、玻尿酸等高風險產品進行即時的監測機制。我們形成了5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和15個三級指標,這些質控標準保證了我們為大家交付的醫療產品和服務體驗是優秀的,所以門診7年來的總投訴率為0.07%,醫療事故率為0,NPS使用者淨推薦值為94.08%。
除了業務層面的深耕和精益求精,我對團隊的文化和價值導向是更看重的,一線人員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機構的運營理念,他們擁有更好的狀態才能更好地服務使用者。我們門診團隊的穩定性極高,其中核心醫護人員近3年留存率達91.7%。事實上,只有當醫護團隊保持高度穩定時,醫療服務的連續性才得以保障,使用者的歸屬感和品牌認同度才會更強。
不得不說在各個機構都會有運營和業績的壓力,但我們始終堅持把循證和合規放在第一位,我們也清楚給想要增高的小朋友打生長激素、給想要減重的成人打司美格魯肽是可以大幅增加門診現金流,但在沒有達到治療指徵且弊大於利的情況下,我們就是會堅定的選擇醫療理念而放棄這部分收入,這從長遠來講也保證了使用者的長期健康收益。
說了這麼多,核心還是想告訴大家我們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我也堅信怡禾門診所交付的醫療產品和醫療服務,配得上大家的認可和選擇。
醫療的本質是人與人的託付,我們維護患者主權,希望打破資訊壁壘,我們堅持長期主義,希望超越短期收益。接下來的日子裡,希望能跟所有使用者攜手並進,我們一起為好的醫療服務做出自己堅定的選擇。
怡禾醫療,7歲生日快樂。






